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4,252 被引量:12,844H指数:35
相关作者:刘宁刘全坤汤文明陈文琳宣天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88篇期刊文章
  • 75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5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6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5篇化学工程
  • 273篇理学
  • 213篇机械工程
  • 191篇电气工程
  • 170篇冶金工程
  • 1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1篇文化科学
  • 96篇交通运输工程
  • 74篇电子电信
  • 44篇建筑科学
  • 37篇经济管理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0篇核科学技术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天文地球
  • 17篇矿业工程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03篇合金
  • 377篇值模拟
  • 375篇数值模拟
  • 340篇复合材料
  • 340篇复合材
  • 277篇力学性能
  • 277篇力学性
  • 275篇纳米
  • 241篇显微组织
  • 221篇铝合金
  • 210篇有限元
  • 206篇金属
  • 166篇陶瓷
  • 123篇性能研究
  • 122篇汽车
  • 117篇电池
  • 105篇化学镀
  • 94篇粉末冶金
  • 90篇凝固
  • 90篇金属陶瓷

机构

  • 4,24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23篇中国科学院
  • 76篇中国科学技术...
  • 41篇安徽职业技术...
  • 38篇安徽建筑工业...
  • 36篇中国科学院等...
  • 32篇中国电子科技...
  • 30篇合肥汽车锻件...
  • 26篇合肥学院
  • 24篇南洋理工大学
  • 23篇安徽省电力科...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1篇北京工业大学
  • 21篇安徽江淮汽车...
  • 21篇国网安徽省电...
  • 20篇教育部
  • 19篇河南城建学院
  • 19篇燕山大学
  • 18篇九江学院
  • 17篇南通福乐达汽...

作者

  • 545篇吴玉程
  • 474篇薛克敏
  • 387篇李萍
  • 226篇刘宁
  • 167篇郑治祥
  • 156篇汤文明
  • 151篇陈文琳
  • 147篇程继贵
  • 142篇刘全坤
  • 120篇苏勇
  • 111篇黄新民
  • 107篇祖方遒
  • 106篇陈翌庆
  • 101篇杜晓东
  • 97篇凤仪
  • 95篇李先芬
  • 90篇丁厚福
  • 88篇程和法
  • 82篇尤显卿
  • 82篇王文芳

传媒

  • 25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5篇精密成形工程
  • 157篇金属功能材料
  • 15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29篇热加工工艺
  • 115篇塑性工程学报
  • 96篇中国有色金属...
  • 86篇热处理
  • 66篇现代焊接
  • 61篇功能材料
  • 58篇硬质合金
  • 53篇铸造技术
  • 49篇特种铸造及有...
  • 47篇模具工业
  • 45篇锻造与冲压
  • 44篇锻压技术
  • 42篇粉末冶金工业
  • 41篇合肥工业大学...
  • 41篇机械工程材料
  • 41篇铸造

年份

  • 5篇2024
  • 107篇2023
  • 111篇2022
  • 126篇2021
  • 116篇2020
  • 148篇2019
  • 154篇2018
  • 166篇2017
  • 176篇2016
  • 197篇2015
  • 271篇2014
  • 182篇2013
  • 232篇2012
  • 374篇2011
  • 286篇2010
  • 213篇2009
  • 221篇2008
  • 239篇2007
  • 199篇2006
  • 165篇2005
4,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YNAFORM的隔热板冲压工艺分析与优化设计
利用DYNAFORM软件先对零件模型的成形进行初步数值分析,从成形后的成形极限图(FLD)与厚度分布图确定合理的拉延筋分布位置与对应的锁死率;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冲压工艺参数:压边力、锁模力和摩擦系数对隔热板成形过程中拉裂...
闻瑶薛克敏李萍王成国袁宝国
关键词:隔热板DYNAFORM数值模拟正交试验
汽车隔热板冲压成形模拟及参数优化
2012年
汽车覆盖件主要指覆盖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构成驾驶室和车身的一些零件,相比较一般冲压制件,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空间曲面多且曲面之间连接要求高、结构尺寸较大、表面质量要求高及刚性好等特点。拉深工艺是拉出合格覆盖件的关键,影响拉深件质量的因素主要是起皱、开裂、拉毛和回弹等缺陷。按照传统的"试错法"不仅使模具制造周期过长,而且成本过高,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而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能够在模具制造之前从理论上认证成形的可行性,减少模具设计方案的风险,同时可以实现工艺参数的优化。
孔炎薛克敏田庄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参数优化隔热板汽车覆盖件
直拉杆臂锻造工艺的分析与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对于需要锻造威形的零件来说.传统的锻造工艺设计方法.坯料计算不准确,工艺参数凭经验确定.金属充填型腔的过程不直观等造成的锻件质量缺陷、锻件成本难以控制.常常需要多次试模才能得到合理的毛坯和制坯工艺。
王欣芳陈文琳杨栋郑明玉
关键词:锻造工艺直拉杆汽车零部件汽车行业
熔体混合与T6热处理对多元高硅铝硅合金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熔体状态的改变,文中研究了熔体混合与T6处理对多元过共晶Al-18%Si合金组织与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熔体混合处理后初晶硅显著细化,金属型凝固条件下其晶粒尺寸由36μm减小到10.3μm,并且棱角钝化。添加Sr元素可同时变质共晶硅为纤维状,热处理后共晶硅球化。合金经过熔体混合与T6热处理后,磨损量降低38.9%,耐磨性能与磨损形貌得到显著改善,其主要与熔体混熔引起初晶硅的细化及热处理弥散析出相引起合金强度的提高有关。
梁超刘保串祝攀拓王小宇祖方遒
关键词:过共晶铝硅合金T6热处理耐磨性能
两种TiC基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与刀具切削性能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纳米TiN加入微米TiC混合粉末(A)和纳米TiC0.7N0.3固溶体粉末(B)两种配料,用无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和B两种金属陶瓷材料及其相应刀具,对材料的组织和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陶瓷相由黑色的芯和灰色的壳构成;而B陶瓷相兼有黑白两种芯和灰色的壳结构。分布于陶瓷相晶界处的纳米颗粒具有增强陶瓷基体的作用。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刀具A的切削性能比刀具B更好;高速切削时,氧化和扩散磨损加速了刀具的失效进程。
韩成良管航敏高大明胡坤宏刘宁
关键词:TIC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磨损
多元非线性回归的铝合金覆盖件成形模拟优化设计被引量:16
2008年
使用3参数Barlat-Lian屈服准则,通过Dynaform软件模拟铝合金覆盖件保护梁的拉深成形,获得拉深筋截面凸筋圆角半径、拉深筋的高度与最大等效应力、最大变薄率之间的关系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数据,分别建立拉深筋的凸筋截面尺寸与最大等效应力、最大变薄率的目标函数数学模型。通过加权将多目标函数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优化求出凸筋截面尺寸的优化解。模拟验证覆盖件的成形,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果。
赵茂俞薛克敏李萍
关键词:铝合金车身覆盖件拉深筋数值模拟
局部加载冷锻成形圆柱直齿轮仿真被引量:4
2012年
圆柱直齿轮冷锻成形载荷大,模具寿命低。提出整体预锻齿坯与局部加载终锻齿形两步冷锻成形圆柱直齿轮的工艺。用三维造型软件Unigraphics NX建立了圆柱直齿轮锻件及模具模型之后,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Deform3D数值仿真圆柱直齿轮冷锻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工艺在保证齿形充填完整的同时,可以显著地降低成形载荷。
许锋龚冬梅石文超薛克敏
关键词:圆柱直齿轮冷锻局部加载仿真
ZnO掺杂对纳米氧化铝相变及其产物的影响
以醋酸锌为原料制备ZnO溶胶,将ZnO作为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的籽晶,制备出不同ZnO掺杂浓度的纳米氧化铝样品。XRD分析结果表明:ZnO掺杂对氧化铝的α相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ZnO的掺杂样品在1150℃焙烧全...
薛茹君吴玉程刘家琴王文芳李广海张立德
关键词:ZNO掺杂纳米氧化铝相变
文献传递
水工混凝土材料与磨损被引量:6
2006年
结合混凝土材料的缺陷分析,探讨了含沙高速水流冲击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冲蚀磨损特性与机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呈现典型的脆性材料磨损特征,冲击角度较低时,硬质磨粒的切削作用对磨损起主导地位,磨损程度相对较轻;随着冲角的增大,磨损表面主要承受硬质磨粒垂直方向作用力的影响,裂纹产生、扩展和交叉进而产生脆性断裂与剥落的过程对磨损起主导地位,磨损程度相对较为严重。混凝土材料表层及亚表层的多种缺陷,成为组织结构中的薄弱环节,裂纹易于从缺陷处生成并扩展,促进了混凝土的冲蚀磨损。
尹延国焦明华俞建卫解挺刘焜郑治祥
关键词:混凝土冲蚀磨损
高性能Fe-Co合金有序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磁性研究
2008年
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有序多孔氧化铝模板,通过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模板中合成了线间距约为62nm、直径约为25nm的Fe48Co52合金纳米线阵列,细致研究了阵列的晶体结构与磁性能.研究表明:沉积态阵列具有体心立方结构.氢气退火处理对阵列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是会显著提高阵列的磁性能.退火后,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显示了较高的永磁性能,其易磁化方向的矫顽力、矩形度以及单根纳米线的最大磁能积分别约为3.63kOe、0.971以及33.7mol/dm3GOe.
吴宏东苏海林
关键词:纳米线阵列晶体结构磁性能
共4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