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4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机构:东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淀粉
  • 4篇多酚
  • 4篇板栗
  • 3篇乳液
  • 3篇体外消化
  • 3篇棕榈硬脂
  • 3篇板栗淀粉
  • 2篇顶空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质谱联用
  • 2篇湿热
  • 2篇湿热处理
  • 2篇青稞
  • 2篇小麦
  • 2篇酶法
  • 2篇晶型
  • 2篇抗氧化
  • 2篇回生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干热处理

机构

  • 2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东莞理工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广东中轻枫泰...

作者

  • 2篇李琳
  • 1篇陈洁
  • 1篇王金梅
  • 1篇张业辉
  • 1篇张友胜
  • 1篇杨晓泉
  • 1篇朱惠莲
  • 1篇郭健
  • 1篇陈智毅
  • 1篇潘建平
  • 1篇邱继水
  • 1篇常晓晓
  • 1篇陈雅君
  • 1篇陈小威

传媒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5篇粮油食品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热处理对青稞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分析、小角X射线散射、X射线衍射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研究不同碱性条件下干热处理前后青稞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干热处理降低了淀粉糊的黏度和回生值,但提高了淀粉糊稳定性,这是由淀粉有序化程度和结晶度的增加以及淀粉分子断链后的重排引起的。此外,干热处理后淀粉的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消化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增加。当淀粉分子断链后其分子摩尔质量低于2×10^7g/mol时,淀粉的螺旋结构含量增加,结晶度提高,结晶片层更加有序,促进了SDS和RS的形成。研究结果为干热处理加工技术调控青稞淀粉及淀粉基食品的消化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基础数据。
卞华伟郑波陈玲朱惠莲
关键词:干热处理糊化特性
贮藏模式对脂肪结晶O/W乳液的结晶行为与宏观性能影响
2021年
本研究探讨了恒温(分别在4℃、25℃、37℃贮藏6 h)和温度波动(在37℃贮藏1 h后,转移至4℃贮藏6 h)贮藏模式下乳液的结晶行为与宏观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恒温贮藏模式,不同贮藏温度下结晶乳液的SFC及脂肪晶体结构不同,恒温(4℃)、恒温(25℃)、恒温(37℃)贮藏的乳液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值分别为28.31%、22.75%和17.21%;恒温(4℃)贮藏的乳液中β’晶型含量最高(97.68%),脂肪晶体颗粒相对较小,而恒温(37℃)贮藏的乳液中β晶型含量最高(61.65%),脂肪晶体颗粒最大。对于温度波动贮藏模式,温度波动(37℃~4℃)贮藏的乳液的SFC值与恒温(4℃)贮藏乳液的SFC值相同(28%),但是脂肪结晶结构(脂肪晶体尺寸及β晶型含量)不同。恒温(25℃)贮藏乳液的表观粘度值最大、而温度波动(37℃~4℃)的表观粘度值最小。综上所述,对于相同贮藏时间,低温(4℃)贮藏易形成高SFC、脂肪晶体颗粒小的结晶乳液;高温(37℃)贮藏易形成低SFC、脂肪晶体颗粒大的结晶乳液。在恒温贮藏模式下,调节贮藏温度可以形成具有不同SFC及脂肪晶体结构的结晶乳液体系,采用恒温与温度波动贮藏模式结合可以形成具有相同SFC及不同脂肪晶体结构的结晶乳液体系。
焦文娟李冰李琳昝胜杰苏爽陈智毅张霞
关键词:晶型
壳聚糖对氧化淀粉凝胶热挤压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
2024年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_(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_(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_(f))最小、屈服应力(τ_(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壳聚糖添加量增加变化趋势愈加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性能改善及适合热挤压3D打印加工需求的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材料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陈玲吕嘉宇邱志鹏
关键词:壳聚糖凝胶强度
食用油脂与加热方式对小麦淀粉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研究了常用食用油脂和加热方式对小麦淀粉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首先将黄油、棕榈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与小麦淀粉按1∶5的比例(质量比)共混,然后对其分别进行恒定高温和持续升温两种热处理,制备淀粉-脂质复合物,并测定了复合物的脂质含量、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热力学性质及体外消化性.结果表明:淀粉与脂质复合后,结合脂质含量显著增加,其结晶结构由A型转变为A+V型,其中棕榈油更易与小麦淀粉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恒定高温相比,持续升温热处理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且复合物的慢消化淀粉(SDS)及抗性淀粉(RS)含量均显著增加;恒定高温热处理后,小麦淀粉-大豆油复合物的SDS含量最高,为15.8%;持续升温热处理后,小麦淀粉-棕榈油复合物的SDS含量最高,达16.4%.
黄强丁丽舒琴李萍关楠楠张斌
关键词: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食用油脂小麦淀粉
挤出过程中板栗全粉-瓜尔胶-阿魏酸复合体系的加工特性变化
2023年
板栗产品的营养与品质可由板栗全粉的加工及消化特性决定,该研究提出利用挤出处理协同常见食品添加剂瓜尔胶及阿魏酸对板栗全粉进行改性,对其冻融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流变学特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系统探究。结果显示,挤出协同瓜尔胶提高了板栗全粉的冻融稳定性、吸水性及水溶性,降低了吸油性、起糊温度,增大了崩解值并可调控其糊稳定性。在流变性质方面,挤出协同瓜尔胶作用有助于提高板栗全粉储藏过程中的凝胶刚性,但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刚性减弱。而进一步向体系中引入阿魏酸会增大峰值黏度、起糊温度、崩解值,但对板栗全粉的冻融稳定性、吸水性、水溶性、吸油性影响较小。同时挤出协同3 wt.%瓜尔胶及3 wt.%阿魏酸可使板栗全粉的抗消化组分增加27.00%~32.10%。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协同瓜尔胶及阿魏酸处理可有效改变板栗全粉的加工特性,可为新型板栗食品的创制提供基础数据。
李蕊郑波饶晨露陈玲
关键词:瓜尔胶阿魏酸
‘早丰黄皮’和‘鸡心黄皮’果实糖、酸和多酚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分析
2023年
以甜黄皮类代表品种‘早丰黄皮’和酸黄皮类代表品种‘鸡心黄皮’作为试材,对幼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总酚及酚类单体化合物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用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和细胞抗氧化法(CAA)对总抗氧化活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两品种可溶性糖不断积累,成熟期‘早丰黄皮’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鸡心黄皮’蔗糖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幼果期两品种相差不大,‘早丰黄皮’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几乎检测不到有机酸,‘鸡心黄皮’转色期柠檬酸含量急剧增加,成熟期降低;两品种总酚和酚类单体化合物的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鸡心黄皮’幼果期的总酚含量是‘早丰黄皮’的13.6倍,转色期和成熟期约为‘早丰黄皮’的8倍;在黄皮果实中检测到6种酚类单体化合物,其中芦丁为主要组分,紫丁香苷是差异组分。ORAC法和CAA法分析结果均表明,两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幼果期最高,随着果实发育成熟不断降低,‘鸡心黄皮’显著高于‘早丰黄皮’。
常晓晓郭新波叶宇童彭程陈慧琼潘建平邱继水陆育生
关键词:黄皮果实多酚抗氧化活性
棕榈硬脂颗粒结晶结构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2023年
固体脂质颗粒(solid lipid particles,SLPs)的结晶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稳定性,棕榈硬脂(palm stearin,PS)作为理想的SLPs原材料,其结晶结构变化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采用0.5%~5%的吐温40(Tween 40,T40)和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SC)制备具有不同结晶结构(大小、晶型、形态)的PS基SLPs(T40-PS-SLPs和SC-PS-SLPs),并成功构建由其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考察PS基固体脂质颗粒(solid lipid particles,SLPs)结晶结构与其制备的O/W型Pickering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40-PS-SLPs粒径介于124.1~370.1 nm,颗粒形态大多为板条状,晶型大多以β’型晶体为主;SC-PS-SLPs的粒径介于309.7~346.2 nm,为β’型不规则球形颗粒。经超声处理后,T40-PS-SLPs和SC-PS-SLPs均可包裹10%玉米油形成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T40-PS-SLPs制备的乳液液滴平均粒径介于0.76~2.23μm,其中脂质晶体以β型为主,而SC-PS-SLPs制备的乳液液滴平均粒径介于0.81~1.27μm,其中脂质晶体以β’型为主,并发现在Pickering乳液制备过程中,T40-PS-SLPs晶型会发生从亚稳态β’型向稳定β型的转变,而SC-PS-SLPs在形成乳液过程中晶体晶型无明显变化。经过60 d贮藏稳定性实验发现当SLPs中T40和SC添加量大于1.0%时,T40-PS-SLPs和SCPS-SLPs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均呈现至少30 d贮藏稳定性,整体来说由较小粒径的β’型为主不规则板条状T40-PSSLPs所制备的乳液表现出更好的贮藏稳定性。本研究明确了PS基SLPs结晶结构对其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为脂质基固体颗粒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依据。
罗鑫苏爽刘苑李冰李琳梁可欣张霞
关键词:棕榈硬脂贮藏稳定性
茶多酚、抹茶对鲜湿米粉储藏过程中老化行为与消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探究了茶多酚、抹茶对挤出型鲜湿米粉在180 d储藏期内老化行为和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茶多酚与抹茶均能显著降低鲜湿米粉的硬度,抑制老化程度。在室温环境中,茶多酚在储藏前期(0~60 d)抑制鲜湿米粉老化的效果较为显著,而抹茶在储藏中后期(90~180 d)的效果较好;在4℃冷藏环境中茶多酚与抹茶的老化抑制效果受到限制,不同种类鲜湿米粉老化程度接近。与对照鲜湿米粉相比,添加茶多酚与抹茶均能提高鲜湿米粉的慢消化成分(slowly digestible components,SDC)和抗消化成分(resistant components,RC),其中茶多酚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室温和4℃储藏过程,茶多酚与抹茶对鲜湿米粉中RC含量增加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营养健康鲜湿米粉的创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唐煜括郑波徐捍山陈洁李琳陈玲
关键词:茶多酚抹茶老化行为
核桃油与棕榈硬脂复配体系在涂抹脂基料油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对棕榈硬脂与核桃油复配体系的相容性及结晶性质变化进行探究,考察复配体系在涂抹脂基料油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核桃油含量达到20%以上时,复配体系的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变化趋势符合涂抹脂的最佳SFC曲线特征,适合用作涂抹脂基料油;在温度高于33.3℃时,核桃油与棕榈硬脂在复配比例(1∶9、2∶8、3∶7、4∶6)下可以完全相容;在核桃油比例达到3∶7以上时,复配体系的屈服值符合涂抹脂的最佳屈服值范围;在温度低于30℃时,棕榈硬脂及复配体系具有较强的晶体网络结构,能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维持稳定的形态,在接近体温时也能快速熔化,产生涂抹脂类似的口感,复配体系中晶体以β′晶型为主。该结果为棕榈硬脂及核桃油复配体系在涂抹脂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毛琳璐李冰张霞焦文娟李琳
关键词:棕榈硬脂核桃油流变性质
五种制油工艺对花生油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为了探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花生油风味物质种类的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市售的古法、冷榨和热榨花生油与自制的未烘烤和烘烤水酶法花生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比分析不同制备工艺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古法、冷榨、热榨、未烘烤水酶法和烘烤水酶法测得的花生油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41、39、41、56和56种,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多。根据各种物质相对含量分析,发现醛类物质在五种花生油中种类及相对含量均较高,对其风味的影响均较大;醇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冷榨和未烘烤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吡嗪类和含苯环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古法、热榨和烘烤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中,对其风味有较大贡献;酯类物质主要对古法压榨和未烘烤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风味有一定的影响;酸类物质在热榨和烘烤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占比较高,对其风味影响较大;酮类、醚类、烷烃类、烯烃和炔烃类物质占比较小,并且呈味阈值高,对五种花生油的风味贡献均较低。
董林均刘国琴李琳
关键词:水酶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醛类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