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作品数:28 被引量:136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子宫
  • 3篇胶质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反应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血管生成素
  • 2篇血管生成素1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腺
  • 2篇应激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折叠
  • 2篇少数民族
  • 2篇生成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内质网

机构

  • 27篇吉首大学
  • 6篇湘西自治州人...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吉首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罗雪梅
  • 3篇杜建林
  • 3篇程秋蓉
  • 3篇杨明艳
  • 2篇李高峰
  • 2篇张钰华
  • 2篇魏仁国
  • 2篇钟飞
  • 2篇黄珊珊
  • 2篇陈艳
  • 1篇林彤
  • 1篇肖志凌
  • 1篇刘云贵
  • 1篇向敏
  • 1篇陈民敬
  • 1篇沙永红
  • 1篇罗家顺
  • 1篇孟晓军
  • 1篇李继红
  • 1篇王福军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青少年近视是导致青少年眼部问题和视力健康受损的关键因素。近视的成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它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了近视的形成和进展。至今,近视的具体成因尚未被完全解释清楚,也无法完全治愈。各种治疗手段和效果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关键。最佳的应对方法是提高近视疾病意识、明确危险因素,培养个人是保护眼健康第一责任人,同时也需要家长、学校、医生及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减少青少年近视发病率。Adolescent myopia is a key factor leading to eye problems and impaired visu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The cause of myopia is complex, fundamentally speaking, it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wo aspects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together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progress of myopia. So far, the specific causes of myopia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ained, nor can they be completely cured. All kinds of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s are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yopia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The best response is to improve myopia awareness, clear risk factors, and cultivate individuals as the first responsible person to protect eye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parents, schools, doctor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yopia in adolescents.
夏欣宇杨杰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
颅内多发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1例及文献分析
2022年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主要特征是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视力下降、行走不稳,累及鞍区的SHML还可表现为垂体功能下降。影像学表现多为累及硬脑膜的实质性肿快,没有特异性,MRI常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该例患者MRI表现与SHML一致,存在甲状腺功能降低、皮质醇分泌不足,病变累及脑膜及周围组织,范围广,累及几乎整个静脉窦、鞍区、部分颅骨,既有结节状又有条索状硬膜强化。患者经过手术、激素与免疫治疗后,2个月随诊时患者的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及影像学表现均较治疗前好转。
张娇黄纯海徐凤成周立宇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脑膜瘤鞍区IGG4
子宫内膜息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细胞质,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核,IGF-Ⅰ和PCNA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细胞。(2)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06,P<0.05),PC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P<0.05);进入分泌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P<0.05),而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3)研究组IGF-Ⅰ阳性细胞与PCNA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结论 IGF-I和PCNA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IGF-I和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GF-I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罗雪梅程秋蓉陈民敬杨明艳肖志凌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增殖细胞核抗原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1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次、绝经、口服避孕药、近期激素治疗史、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将以上因素做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明显影响(P<0.05),其OR值分别为8.38、0.19、8.79和2.94。结论绝经、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均为E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
罗雪梅程秋蓉孟晓军杨明艳杜建林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病理学LOGISTIC模型
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鉴定IDH突变型弥漫性胶质瘤的预后标志物被引量:1
2022年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存在于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细胞瘤中,免疫逃逸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免疫治疗在胶质瘤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利用生信手段分析TCGA、CGGA、GEO数据集中IDH突变胶质瘤的770个免疫相关基因及其临床相关数据,从而获得每个患者的免疫风险评分(IMRS);结合IMRS和临床信息,筛选出6个差异表达基因(TRAF3、ATG10、BID、TAB1、MAP3K1、RPS6)组成IMRS模型并生成诺莫图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发现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高风险组均明显延长。此外,签名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评分(TAM)与肿瘤相关T细胞浸润评分(TIS)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高IMRS富集了促肿瘤免疫浸润,而低IMRS则富集了相对较多的抗肿瘤免疫浸润。
张娇黄纯海王钊
关键词:免疫微环境
胰腺癌患者的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胰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Ephrin A型受体2(Exo-EphA2)、羧肽酶A1(CPA1)和CA19-9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该院的6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组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Exo-EphA2、CPA1、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的表达水平均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化、Ⅲ~Ⅳ期和有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表达水平分别高于高/中分化、Ⅰ~Ⅱ期和无远处转移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xo-EphA2表达水平与血清CPA1、CA19-9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00;r=0.610,P=0.000),血清CPA1表达水平与血清CA19-9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03,P=0.000)。血清Exo-EphA2高表达、CPA1高表达、CA19-9高表达及糖尿病史是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AUC分别为0.756(95%CI:0.721~0.836)、0.752(95%CI:0.714~0.811)、0.682(95%CI:0.634~0.732)和0.862(95%CI:0.822~0.889),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胰腺癌患者的血清Exo-EphA2、CPA1和CA19-9表达水平较高,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胰腺癌诊断价值。
袁姣姣余洋向仍运
关键词:胰腺癌糖类抗原19-9
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HRT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中老年妇女综合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520例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和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HRT的认知现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HRT认知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对HRT认知率为13.2%,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社区、职业、年收入、是否具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已有6.7%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HRT,对HRT的接受意愿为16.2%,获取HRT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媒体(7.5%),咨询医生(78.6%),医学书籍(8.7%)其他途径(5.2%)。结论湘西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对HRT的认知率及接受程度低,迫切需要加强HRT知识健康宣教,提高围绝经妇女生活质量。
唐雷英张钰华林彤田莉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HRT
瘢痕成熟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取雌雄不限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均>2.0 kg,在每只兔子双侧耳腹侧中部相同位置制造瘢痕模型,观察瘢痕的大体形态,并分别在创面上皮化后1、2、4、8、12周切取兔耳瘢痕组织标本。在上皮化12周瘢痕组织标本收集后,于兔耳腹侧正常皮肤处收集正常皮肤组织,分别液氮保存行HE染色及Western印迹观察兔瘢痕的组织学变化及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瘢痕成熟过程中,瘢痕Ang-1表达趋势是先升高,自上皮化后1周0.22±0.04至上皮化后2周最高0.29±0.11;之后逐渐降低,上皮化后4周0.12±0.06,上皮化后8周0.05±0.01,至上皮化后12周最小0.00±0.00,接近正常皮肤Ang-1表达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瘢痕的变化表现为瘢痕的表皮层及真皮层逐渐增厚,至上皮化后4周左右最厚,细胞排列密集,以后瘢痕逐渐变薄,细胞密度进一步降低。结论Ang-1在瘢痕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瘢痕形态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吴子涵李高峰
关键词:瘢痕血管生成素-1病理学模型动物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进展
2023年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消化不良疾病,识别参与消化蛋白酶/抗蛋白酶途径的基因突变,使胰酶在胰腺内激活,从而导致胰腺自身组织消化水肿,甚至出血、坏死的炎性损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可减通过少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内源性炎症递质生成及瀑布式释放的作用,调节免疫反应。我国大量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的浸润作用,改善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肝脏及肾脏、肺、肠黏膜功能,进而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指标、淀粉酶、脂肪酶,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该文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贺蛟龙聂芳菲(综述)胡龙(审校)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急性胰腺炎
HLA基因系统与反复自然流产被引量:1
2007年
反复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病因极其复杂,其中不明原因者约占37%~79%。近几年研究表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而同种免疫型则主要与HLA的相容性有关。该文对近几年来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与HLA基因系统的关系作以综述。
罗雪梅程秋蓉杜建林钟飞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HL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