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作品数:28 被引量:164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霄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对策的思考 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大型仪器在共享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提高我国高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共享率,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起到关键作用。 胡成祥关键词:共享管理 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探讨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变化特征和来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白洋淀湖水中离子、营养盐(氮、磷)和重金属(Cd、Cr、Cu、Ni、Pb及Zn)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水水化学类型包括HCO3-Ca·Mg和SO4·Cl-Ca·Mg,湖水总氮、Cd、Cr、Cu、Pb及Zn的平均值均高于V类水质限值。近20年来湖水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值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而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淀内湖水营养盐和重金属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流域府河携带的污染物质是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其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淀内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湖水中N、P、Pb及Cr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赵黔伟 汪敬忠 魏浩 李金涛 张益淼关键词:氮磷 重金属 影响因素 开放实验室平台下ERP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4 201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实验室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以河北地质大学企业管理类专业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课程为教改研究示范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开展的可行性,在教材选择、教学流程优化、授课方式和考核形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并化解当前实验教学中的多重矛盾。经调查分析表明:该教学模式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并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该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也为该模式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参考。 杨建朝 韩亚飞 王生力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在创业基础普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高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但从传统教学到网络教学,再到混合式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加以重新认识和运用。Blended Learning为当前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基础普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了中国大规模普及创业基础与创业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提出了基于创业认知学派理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线上通过观看知识点视频、进行测试与讨论来学习创业知识关键技能,线下则通过学生实践创业活动完成各个模块的任务,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完美的结合,从而实现翻转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孟佳 初汉芳 马罡关键词:创业基础 偏光显微镜和XRD在南非Postmasburg锰矿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2024年 根据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BIF型矿体中的矿石分带和品位差异,识别出了富锰型矿石、砾岩型矿石以及铁质岩型矿石。为确定各类矿石的矿物成分,了解矿石类型与其矿物成分间的对应关系,以各类矿石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鉴定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基于矿物偏光特征和特征衍射峰,对矿石中的矿物进行了定性。结果表明,富锰型矿石中的主量矿物为方铁锰矿和褐锰矿;砾岩型矿石中金属矿物几乎全为赤铁矿,黏土矿物以钠珠云母为主;含砾铁质岩中黏土矿物居多,以白云母为主,金属矿物多为赤铁矿。由此可见,偏光显微鉴定和XRD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尤其是对厚层的沉积型矿床,岩性和岩相具有一定变化序列的情况下,更适合二者相结合进行精确定性分析。 常洪伦 李甘雨 韩美伶 杜俊 魏浩 赵东芳 时毓 杨大勇关键词:XRD 岩矿 资源型区域生态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资源型区域低能效和高污染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严重相悖。为此,文章以典型的资源型区域为例,从环保创新投入、环保创新产出和环境绩效视角出发,利用结构方程对资源型区域生态创新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环保资本投入和环保基础设施投入直接提升环境绩效,而环保人力投入并未对环境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环保人力投入和环保资本投入直接导致环保新产品产出和环保专利产出数量增加,而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对环保新产品产出和环保专利产出数量并未产生直接作用效果;环保新产品数量直接提升环境绩效水平,而环保专利产出并未直接增强环境绩效水平。 李素峰 严良关键词:资源型区域 生态创新 环境绩效 富有机质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系统演化特征及模式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系统演化特征及其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完善页岩油气微纳米储层地质理论,进一步揭示页岩油气富集成藏机理,并促进页岩油气综合地质评价与勘探开发。通过综述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系统特征及发育演化影响因素,简述了泥页岩复杂孔隙系统研究发展历程,分析了自然成熟序列泥页岩和模拟序列泥页岩孔隙系统演化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系统演化模式,并对泥页岩孔隙系统演化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富有机质泥页岩系统孔径较小、连通性差、结构致密,较常规油气储层的孔隙更难分类与识别鉴定,其常见于石英、长石、方解石、黏土矿物等矿物基质,也可大量形成于有机质中。复杂泥页岩孔隙系统的研究经历了科学探索阶段、理论成型阶段、飞跃发展阶段。页岩微纳米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内因外因共同影响,其发育也受热成熟生烃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在外部控制因素中,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共同决定了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系统发育的物质基础条件,在内部影响因素中,岩性与矿物组成的变化控制了页岩压裂性能和孔隙结构特征,使得泥页岩孔隙空间一定程度的增大或减小,TOC含量和干酪根类型则影响着有机质孔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而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则制约着不同类型孔隙的演化趋势,有机质成熟度与页岩微观储层孔隙并不是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纳米孔隙随着热演化程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此外,本文综述了自然成熟序列和模拟成熟序列泥页岩孔隙系统演化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总结了自然成熟序列和模拟成熟序列泥页岩典型的孔隙系统演化模式,分析了这些孔隙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应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沉积环境和不同有机质类型的样品进行深入研究,应加强泥页岩微纳 徐良伟 徐良伟 鲁文婷 杨克基 魏浩关键词:页岩油气 物理模拟 形成演化过程 罗布泊地区晚冰期至中全新世气候特征及气候波动事件 被引量:34 2017年 本文对罗布泊深220cm的DHX剖面沉积物元素、粒度、TOC (总有机碳)、C/N (总有机碳/总有机氮)分析。利用AMS 14C测年结果建立年代框架,探讨了晚冰期至中全新世环境演变特征及气候快速变化事件。结果显示气候环境经历了5个演变阶段:1)晚冰期(12.8~11.4cal.ka B.P.)罗布泊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气低温,流水携带外来有机质少,湖泊水动力小。这可能是太阳辐射低、热带辐合带(ITCZ)纬度位置较低形成的。2)全新世11.4~9.6cal.ka B.P.期间,罗布泊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流水携带外来有机质增加,气温升高,气候暖湿。这可能是夏季太阳辐射高,冬季太阳辐射低,热带辐合带位置北移,导致全年冰雪融水或山地降水增加、蒸发少,全年水分盈余,气候湿润。3)9.6~8.2cal.ka B.P.期间以化学风化为主,流水携带外来有机质减少,各指标指示湖泊水位波动明显,这可能是热带辐合带位置波动的结果。4)8.2~6.7cal.ka B.P.期间气候暖湿,以化学风化为主,此时段热带辐合带北移,季风仍较强,罗布泊源区昆仑山受其影响降水多,罗布泊来水增加气候相对湿润。5)6.7~5.5cal.ka B.P.期间水动力增加,气候逐渐变干,这可能是热带辐合带南移,夏季太阳辐射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冬季太阳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加引起的。其中,罗布泊大约在11.0cal.ka B.P.、10.0cal.ka B.P.、9.3cal.ka B.P.、8.4cal.ka B.P.、7.0cal.ka B.P.和5.8~5.5cal.ka B.P.期间出现了一系列气候干旱事件。罗布泊DHX剖面记录的这些气候事件在本区及其他地区也被广泛记录,并与格陵兰冰芯及北大西洋地区降温、热带辐合带南移、季风减弱一致,反映了此区在响应全球变化过程中既有区域特点,也有广泛的一致性特征。说明罗布泊地区对全球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并受控于全球变化。 贾红娟 汪敬忠 秦小光 陈丽红关键词:全新世 化学元素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23 2017年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初汉芳 张可 孟佳关键词:协同创新 粒度指标指示的坝上御道口地区8000 a B.P.环境变化 被引量:3 2020年 承德坝上御道口地区是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认识本区气候变化对未来增温背景下采取应对措施有重要意义。粒度是气候环境变化敏感代用指标,粒度分析结果可推测沉积物形成条件和环境。文章对御道口地区YDK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测试。通过对粒度数据进行组分分离和敏感粒级的提取,利用AMS14C测年结果建立年代框架,探讨了坝上御道口地区8000 a B.P.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结果显示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8000~6100 a B.P.,粒度指标指示此时段动力较大,粉尘距源区较近,风沙活动较强,携带较多粗颗粒物质造成粒径较粗,估计此时段气候干燥,区域植被较差。(2)6100~1700 a B.P.,此时段粒度指标指示动力较小,粉尘距源区较远,粗颗粒物质减少,估计此时段气候湿润,区域植被较好,风沙活动减弱。(3)1700 a B.P.至今,动力较大,粉尘距源区较近,估计此时段气候变干,区域植被较差,风沙活动强。 黄劭康 贾红娟 武俊叶 张昊 殷志强关键词:全新世 粒度 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