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品数:1,101 被引量:4,400H指数:25
相关作者:王兆胜刘华初周学军孙麾冯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83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3篇经济管理
  • 189篇文学
  • 169篇政治法律
  • 156篇哲学宗教
  • 154篇文化科学
  • 114篇社会学
  • 111篇历史地理
  • 11篇语言文字
  • 8篇艺术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军事
  • 2篇理学

主题

  • 114篇主义
  • 103篇社会
  • 86篇文化
  • 74篇哲学
  • 62篇文学
  • 58篇学术
  • 58篇散文
  • 50篇社会主义
  • 48篇社会科学
  • 40篇马克思主义
  • 29篇唯物
  • 27篇政治
  • 2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5篇史学
  • 22篇小说
  • 21篇马克思主义哲...
  • 21篇民主
  • 19篇媒体
  • 19篇国文
  • 18篇教育

机构

  • 1,032篇中国社会科学...
  • 4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1篇南开大学
  • 11篇南昌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外交学院
  • 4篇安徽大学
  • 4篇对外经济贸易...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戏曲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45篇王兆胜
  • 41篇林跃勤
  • 32篇晓亮
  • 28篇孙麾
  • 21篇李红岩
  • 19篇冯建华
  • 18篇孟宪范
  • 16篇赵剑英
  • 16篇许建康
  • 15篇刘亚秋
  • 14篇郑飞
  • 14篇王海锋
  • 13篇魏长宝
  • 12篇匡钊
  • 12篇王广
  • 10篇梁华
  • 10篇晁天义
  • 10篇朱成甲
  • 9篇徐宗勉
  • 9篇宋元强

传媒

  • 61篇中国社会科学
  • 24篇哲学研究
  • 23篇历史研究
  • 19篇江汉论坛
  • 18篇学术研究
  • 17篇国际社会科学...
  • 15篇中国文学批评
  • 13篇社会科学战线
  • 12篇哲学动态
  • 11篇学习与探索
  • 1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0篇求是学刊
  • 10篇学术界
  • 10篇社会科学辑刊
  • 9篇经济纵横
  • 9篇文艺争鸣
  • 9篇江海学刊
  • 9篇福建论坛(人...
  • 9篇天津社会科学
  • 9篇海南师范学院...

年份

  • 21篇2024
  • 36篇2023
  • 27篇2022
  • 37篇2021
  • 37篇2020
  • 44篇2019
  • 46篇2018
  • 48篇2017
  • 49篇2016
  • 30篇2015
  • 31篇2014
  • 35篇2013
  • 37篇2012
  • 48篇2011
  • 33篇2010
  • 38篇2009
  • 29篇2008
  • 33篇2007
  • 25篇2006
  • 21篇2005
1,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上的三次大萧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被引量:6
2009年
大萧条是经济长波收缩期的谷底部分,大危机是谷底的震中。大萧条、大危机和经济长波收缩期是三个相互联系但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不应彼此混淆。本文以这样的分类为基础,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1837~1844年、1873~1895年和1929~1938年三次大萧条时期的论述。
许建康
关键词:大危机大萧条
劳动收入差异、婚姻风险与基于家庭的社会保障被引量:3
2020年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性别分工与养育子女导致女性劳动参与率、性别收入和收入增长速度显著低于男性。由于女性的劳动价值被大幅低估,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加上预期寿命相对更长,因而更容易陷入贫困。健全基于家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于家庭的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体系、遗属津贴或养老金分割等社会养老保险保护机制,鼓励配偶为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以同等权益参加社会保险,可以为女性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风险防护。
刘翔英陆明涛
关键词:社会保障性别平等社会保护
莫言是一个奇特的存在被引量:1
2012年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仅仅是莫言个人的人生盛事,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件盛事,中国文化的一件盛事。长期以来,中国的作家和学者们对于外国文学乃至外国文化,总是积极拥抱,如数家珍;大量域外优秀作家的作品和文化著述,不仅很快引进版权译成中文,而且还不止一两种译本;而当我们与域外一些作家或学者聊天时,却发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知之甚少。
洪治纲
关键词:诺贝尔奖中国当代作家《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檀香刑》姑姑
要从战略学的高度研究农民战争——从《唐未农民战争战略初探》谈起
1986年
一在历史研究中应该怎样提出问题,能否在问题的提出中包含着问题的解决,这不只是文章写作方法,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方法、思想方法.因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无论历史研究的具体对象是什么,都得从它实际存在的诸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提出来,并以此为前提,再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有可能使问题获得正确的解决.白天于1973年遗下提纲。
杨柄
关键词: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学政治战略革命战争黄巢起义
2008年中国人的欧洲观被引量:13
2009年
2008年10-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课题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国情调研项目的指导和资助下,在2007年的"中国公众对欧盟及中欧关系看法"调查的基础上,在北京、上海、福建、贵州、湖北、江苏、江西、内蒙古和陕西等九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77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对欧盟和中欧关系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一,中国民众对欧盟的了解程度依然偏低,对欧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都在半数以下,而且比2007年的调查结果略有降低;二,虽然中欧双方长期致力于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但是在中国民众心中,最能体现中欧关系重要性的还是经贸关系;三,在对欧盟缺乏总体了解的情况下,中国民众对中欧之间存在的冲突却有着相对明确的认知,他们认为欧盟对华军售禁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中欧贸易摩擦和文化与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是中欧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四,中国民众认为欧盟的国际影响力高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仅次于美国,但是对欧盟国际影响力的评价比2007年稍有下降;五,虽然中欧关系在2008年经历了一系列摩擦,中国民众对欧盟依然抱有善意,但对中欧关系现状的消极性评价比2007年有所上升;六,中国民众感觉最亲近国家依次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等,而认为对华态度最友好的国家却依次是丹麦、瑞典和英国,德国居第四,法国居第六;中国民众对英、法、德三国重要性的评价都比2007年有所下降。虽然中国民众对欧盟及其成员国仍持比较积极的看法,但是2008年中欧经历一系列摩擦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受损。欧洲人只有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处理对华关系,才能改变中国民众对欧洲积极看法下滑的趋势;七,从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
周弘刘作奎范勇鹏
抓住机遇,开创学术期刊事业的新局面——在第九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2010年
高翔
关键词:综合类学术中国社会科学
在历史的深处展开未来的想象——“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高级研讨会述评被引量:2
2011年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性质、特点、道路及其历史前提?这是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得出科学的认识,不能求助于远离中国实际、中国问题的西方理论。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结合新的理论资源和新的研究方法,凸显社会形态理论与历史价值观的当代意义和学术立场,是具有基础理论和思想深度的研究路径。
李潇潇
关键词:历史价值观社会形态理论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唯物史观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对国际合作的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爆发、难以预料、有必然原因、后果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需紧急处理的事件。(一)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其与全球化的关联研究显示,在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都卷入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国际交流中,现代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
林跃勤郑雪平米军
关键词:生态环境破坏公共安全一带一路重大突发事件
社会价值观的破和立
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利他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中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林彪事件"后,个人的、利己的、竞争的社会价值观成了主流,中国的内部关系受到严重伤害。今日,社会风气可能转向更多地强调互利利他、怜贫济困,此...
黄纪苏
鉴定曹操高陵的各项证据被引量:2
2012年
对于曹操高陵的鉴定,具有多项证据。在明确的历史背景之下,其主证与佐证之间形成牢固的证据链,而且旁证的指向都是一致的。经过两年的反复锤炼,既无法否定主证,又难以打破证据链,表明西高穴二号墓为曹操高陵的结论确凿可信。
李凭
关键词:曹操高陵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