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2,107 被引量:5,901H指数:24
相关作者:蔡念徐杜韩国军郝禄国蒋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78篇期刊文章
  • 133篇会议论文
  • 35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96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80篇电子电信
  • 181篇文化科学
  • 119篇电气工程
  • 116篇机械工程
  • 59篇理学
  • 5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9篇交通运输工程
  • 33篇医药卫生
  • 28篇经济管理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天文地球
  • 17篇建筑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哲学宗教
  • 9篇社会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2篇网络
  • 160篇图像
  • 105篇通信
  • 91篇传感
  • 90篇无线
  • 87篇教学
  • 82篇神经网
  • 82篇神经网络
  • 79篇传感器
  • 78篇感器
  • 73篇嵌入式
  • 57篇计算机
  • 49篇课程
  • 46篇光纤
  • 44篇信号
  • 42篇放大器
  • 40篇卷积
  • 38篇控制器
  • 35篇教育
  • 32篇无线传感

机构

  • 2,047篇广东工业大学
  • 73篇华南理工大学
  • 42篇中山大学
  • 19篇太原理工大学
  • 11篇清华大学
  • 11篇河北工业大学
  • 8篇广州大学
  • 8篇东莞理工学院
  • 8篇怀集登云汽配...
  • 8篇中国电子科技...
  • 8篇中炬高新技术...
  • 7篇暨南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7篇信息产业部电...
  • 7篇河源广工大协...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上海电力学院
  • 6篇香港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01篇吴黎明
  • 93篇戴青云
  • 80篇徐杜
  • 74篇唐露新
  • 71篇骆德汉
  • 68篇李扬
  • 63篇郑胜林
  • 62篇潘保昌
  • 59篇蒋永平
  • 58篇蔡念
  • 57篇王桂棠
  • 49篇陈健
  • 46篇文元美
  • 44篇朱铮涛
  • 40篇张广驰
  • 39篇崔苗
  • 39篇刘立程
  • 38篇潘晴
  • 34篇郑莹娜
  • 33篇王峰

传媒

  • 129篇广东工业大学...
  • 75篇广东工业大学...
  • 49篇计算机工程与...
  • 47篇电脑知识与技...
  • 39篇微计算机信息
  • 37篇电视技术
  • 35篇计算机技术与...
  • 34篇自动化与信息...
  • 32篇电子技术应用
  • 32篇机床与液压
  • 31篇计算机应用研...
  • 29篇机电工程技术
  • 28篇现代计算机
  • 23篇计算机工程
  • 23篇计算机工程与...
  • 23篇信息通信
  • 19篇激光与光电子...
  • 19篇电子产品世界
  • 18篇现代电子技术
  • 16篇计算机与现代...

年份

  • 14篇2024
  • 79篇2023
  • 97篇2022
  • 96篇2021
  • 63篇2020
  • 81篇2019
  • 69篇2018
  • 75篇2017
  • 88篇2016
  • 87篇2015
  • 98篇2014
  • 97篇2013
  • 83篇2012
  • 94篇2011
  • 107篇2010
  • 135篇2009
  • 118篇2008
  • 115篇2007
  • 93篇2006
  • 112篇2005
2,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抽屉导轨宽度自动在线检测
2002年
0 导言 在抽屉导轨生产线上,对导轨宽度的检测是导轨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要求导轨的宽度在其基本尺寸的某一容许误差内(对于我们研究的检测装置,其容许误差为±20 μm以内),既可以检测导轨外侧的宽度,也可以检测导轨内侧的宽度.在现有的生产线上, 要等到整条导轨从生产线上下来后用卡尺来测量导轨宽度,不能实时检测,效率低.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及及时预报导轨宽度的超差情况,我们设计并制造了导轨宽度自动在线检测并及时报告宽度超差情况的检测装置,提高了生产作业的效率.在现场的实际应用表有: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重复性好,具有2μm的分辨率.
陈健黎勉周琦
关键词:在线检测
一种基于非分离小波的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分离小波的图像压缩算法,构造了不同性质(正交性,对称性,消失矩等)的小波滤波器,利用这些滤波器实现了非分离小波域的图像压缩,比较研究了在采用不同性质的小波函数的情况下非分离小波变换和张量积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非分离小波在性质接近时,在很多情况下要优于单小波与多小波,是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维小波。
张军高协平
关键词:图像压缩
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复杂非线性系统控制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常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和学习算法的特点,给出了模糊神经网络用于复杂系统的辨识、建模以及控制的应用案例和效果;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柔性物料加工建模设计,并对绗缝加工的建模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和仿真,取得了显著效果。
宾斌唐露新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网络模型
基于国外教学背景下的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20年
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为双语教学规划了结构框架,而且为教学模块的组织提供了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具体实施方法。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重点讨论双语教学中基于国外语言背景的双语教学模式与实践。
刘伟骆德汉邹大鹏陈益民
关键词:双语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统一标签矩阵的快速多视图聚类
2023年
在多视图聚类领域,众多方法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学习相似矩阵,但是这忽视了原始数据中的噪声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必须对图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这导致可解释性的降低且需要k-means等后处理。为解决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统一标签矩阵的快速多视图聚类。首先,从松弛的归一化切割和比率切割的统一观点出发对目标函数增加非负约束;然后,通过指示矩阵对相似矩阵进行结构化图重构,确保获得的图具有强簇内连接和弱簇间连接;此外,通过设置统一的标签矩阵降低迭代次数,从而进一步提升该方法的运行速度;最后,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策略对问题进行优化求解。算法通过随机选择锚点地址的方法对多视图数据集进行对齐,对齐视图能够大幅提升聚类的精度。在迭代过程中通过使用奇异值分解来替代特征分解,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谱聚类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通过按行索引指示矩阵的最大元素的列标直接获得标签。在4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表明其聚类性能优于现有的9种基准算法。
刘怡俊王嘉达钟仕杰杨晓君叶武剑
关键词:可解释性
基于外挂式通用数据库辅助设计程序的实现
以离散制造业MES系统为软件设计背景,针对Oracle、SQL、Access等数据库设计中可视化程度不高、数据库表格字段难以管理、数据库更改波及程序改动较大的情况,利用"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思想,提出外挂式数据库辅助设计概...
钟润阳戴青云周科
关键词: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MES
文献传递
多速率滤波器组的研究进展
2020年
多速率滤波器组(Filter Banks,FBs)在众多信号处理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优化设计最佳的多速率滤波器组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详细回顾多速率滤波器组设计的最新进展,并基于文献分析,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刘庆杨俊杰
关键词:优化设计
适应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22年
面对新一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广东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分析归纳传统人才培养弊端及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牵驱引导、多维并举、分层融合”三者有机融合、彼此支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经实践检验,该模式有助于提高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效。
孙粤辉韩一石原玲
关键词:课程体系
多小区协作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资源分配被引量:1
2022年
在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由于通信与感知两者的目的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通信和感知之间的性能折中问题尤为关键。本文研究多小区协作联网无人机网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问题,其中基站作为通信感知收发器与无人机用户通信,同时估计感知目标的位置。基于此,联合优化多个基站协作发射功率控制以及无人机用户的轨迹来平衡感知和通信性能,在满足无人机用户的信干噪比需求和感知目标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需求基础上,最小化基站的能量消耗。该问题是一个非凸优化问题,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求解。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交替优化的联合基站功率控制与无人机轨迹优化方案,分别利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和连续凸近似技术对基站功率控制和无人机轨迹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联合优化方案的性能。
李培铭吕忠昊方园许杰
关键词:无线通信资源分配
基于AI技术的FMC优化调度控制策略
本文结合GMI-FMC系统,研究FMC调度控制策略,建立基于AJ技术的实用的FMC生产作业优化调度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FMC的调度控制优化目标,提高FMC 的运行水平。
吴黎明薛向东陈建平唐露新阳林
关键词:FMC人工智能调度策略
文献传递
共2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