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

作品数:71 被引量:313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威马华东朱炳玉杜晓飞邵行来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矿床
  • 19篇成矿
  • 15篇地质
  • 11篇找矿
  • 9篇地质特征
  • 9篇金矿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金矿床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岩浆
  • 5篇山金
  • 5篇铜矿
  • 5篇金山金矿
  • 5篇矿化
  • 5篇火山
  • 5篇
  • 4篇山岩
  • 4篇盆地

机构

  • 71篇新疆维吾尔自...
  • 25篇新疆自然资源...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新疆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新疆金川矿业...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南省地矿局
  • 2篇青海省国土资...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作者

  • 22篇王威
  • 22篇马华东
  • 15篇王成
  • 13篇杜晓飞
  • 12篇朱炳玉
  • 9篇薛春纪
  • 9篇邵行来
  • 7篇邱林
  • 5篇杨富全
  • 5篇周耀明
  • 4篇赵晓波
  • 4篇朱亿广
  • 4篇李月臣
  • 3篇陈正乐
  • 3篇顾雪祥
  • 3篇赵云
  • 3篇刘家军
  • 3篇周耀明
  • 3篇杨子江
  • 2篇马忠胜

传媒

  • 14篇新疆地质
  • 9篇新疆有色金属
  • 6篇矿床地质
  • 4篇西部探矿工程
  • 3篇中国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有色金属(选...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6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1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山早二叠世超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25年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角闪石岩SiO_(2)含量为39.00%~45.48%、TiO_(2)(1.60%~3.01%)、Mg^(#)在50~60之间,轻稀土相对弱富集((La/Yb)_(N)=1.34~2.25)),铕异常不明显(δEu=0.76~1.1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角闪石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3件角闪石岩样品的LA-MC-ICPM_(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8.4±1.7 Ma、297.7±1.6 Ma、295.5±1.6 Ma。全岩Sr-Nd组成表明,岩石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7~0.7051之间,εNd(t)变化范围在-2.63至+1.81之间。结合对区域地质、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等资料的全面分析,认为沁城早二叠世角闪石岩原岩的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同时,暗示哈尔里克山地区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之前闭合。
杜晓飞杜晓飞王威马华东马华东邱林
关键词:角闪石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对区域成矿的限定被引量:10
2022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先后新发现白龙山锂铍多金属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矿等一系列锂铍矿床。现有矿床勘探成果显示,大红柳滩地区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巨型锂多金属矿集区。前人主要从锆石、铌钽铁矿等矿物开展了大红柳滩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时代测定(220~200 Ma),然而伟晶岩的高精度定年是一个难题,需要运用不同的同位素定年进行综合研究。
李永王威杜晓飞杜晓飞陈正乐马华东刘伟邱林霍海龙
关键词:矿床勘探西昆仑多金属矿集区白云母锂矿床区域成矿
方向导数在重力梯度带异常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台阶是重力梯度带异常解释的主要物理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证实台阶布格重力异常Δg的一阶水平方向导数V xz极大值位置与台阶上沿的地面投影位置相一致,而与倾角关系不大。因此,利用V xz极大值可以方便地确定台阶上沿的地面投影位置。根据V xz曲线极大值两侧的对称性可以判断出台阶的倾向。同时推导出应用1/2与3/4V xz极值点位置反演台阶模型参数的计算公式,并证明这个公式比应用1/2与1/4V xz极值点反演精度更高。
邵行来周耀明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方向导数
秦-祁-昆成矿域主要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谱系
2024年
秦-祁-昆成矿域近东西走向产在中国大陆中部,北与古亚洲成矿域相邻,西抵塔里木克拉通,东达华北陆块,南邻特提斯成矿域。中国南、北陆块群复杂长期拼合与复合造山历史,使秦-祁-昆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最主要的造山系和成矿域之一。通常将秦-祁-昆成矿域自东到西划分为秦岭-大别、祁连和昆仑3大成矿省。秦-祁-昆成矿域先后经历了结晶基底形成、秦昆洋形成演化、秦祁洋形成演化、古特斯洋形成演化、滨太平洋印支-燕山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期的叠加改造等6大旋回区域构造-成矿演化。秦岭-大别成矿省内包括3个成矿带:①北秦岭早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银-锑-钼成矿带;②桐柏-大别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非金属成矿带;③南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金-银-铜-镍-铁-汞-锑-重晶石成矿带。祁连成矿省划分出4个成矿带:①走廊古生代、新生代铁-锰-萤石-盐类成矿带;②北祁连元古宙、古生代金-铜-锌-铁-铬-铅-钨成矿带;③南祁连古生代铜-铅锌-银-镍-磷成矿带;④拉脊山早古生代铜-金-镍成矿带。昆仑成矿省划分出6个成矿带:①柴达木新生代锂-硼-钾盐-钠盐-镁盐-芒硝-石膏-天然碱卤盐(水)成矿带;②阿尔金早古生代铜-金-石棉成矿带;③东昆仑前寒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铅锌-铁成矿带;④公格尔前寒武纪、晚古生代金-铜-铅锌-宝玉石成矿带;⑤塔什库尔干前寒武、晚古生代金-铜成矿带;⑥喀喇昆仑中生代铜-铅锌-金成矿带。整体而言,秦-祁-昆成矿域的区域成矿作用具有过渡性,加里东旋回、华力西旋回是区域成矿作用的高峰期,燕山期成矿旋回主要出现在秦岭-大别成矿省。
陈毓川薛春纪赵晓波赵晓波
关键词:成矿地质环境成矿系列成矿谱系
新疆中亚造山带铁矿床地质特征、时空分布和找矿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在前人研究和野外调查基础上,文章综述了新疆中亚造山带铁及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构造环境和找矿方向。铁及铁多金属矿主要为岩浆型、海相火山岩型、矽卡岩型、IOCG型、岩浆热液脉型、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其中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是主要类型,主要分布于南阿尔泰、东天山和西天山,少量分布在准噶尔、北山和西南天山。6个主要成矿期:新元古代青白口纪、中-晚志留世、泥盆纪(376~411 Ma)、石炭纪(301~337 Ma)、早-中二叠世(262~295 Ma)和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其中泥盆纪和石炭纪为主要成矿期。新疆中亚造山带在前寒武纪陆块、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后造山伸展和陆内等地质过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铁矿床。泥盆纪—石炭纪为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大洋岛弧和陆缘弧环境,主要形成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二叠纪为后碰撞环境,主要形成岩浆型和矽卡岩型;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为陆内伸展环境。今后的找矿部署是主攻西天山阿吾拉勒,深化南阿尔泰、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和梧桐沟-天湖矿集区,加快评价准噶尔北缘、伊什基里克和莫托沙拉-库米什矿集区。
杨富全耿新霞杨成栋张志欣王成李守能李强
关键词:铁矿床地质特征中亚造山带
盆地深层火山岩位场分离与边界识别方法概述
2024年
当今盆地深层火山岩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通过位场分离和边界检测获得火山岩的重磁异常和分布情况,是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首要环节。本文首先基于各种位场分离方法的分离能力,将它们归于二分法和多分法2类,并对能够胜任盆地深部火山岩重磁异常提取的多分位场方法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认为匹配滤波受垂向上不同场源可能的频谱重叠影响,位场分离效果欠佳;小波分析通过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功率谱分析,可有效分离不同深度层次的位场并确定场源埋深;由于切割半径和异常体中心埋深具有等量关系,插值切割法可实现明确地质意义上的位场分层分离。因此,相较于匹配滤波,小波多尺度分析和插值切割法具有更好的位场分离效果。其次,对局部异常的边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对比,认为直接导数计算类方法可有效确定浅部场源边界,但对于深部场源边界反应不灵敏。导数比值计算类方法可以将深、浅部场源引起的异常归一到同一水准,实现深、浅部场源边界的准确识别,因此,导数比值计算类方法是盆地深部火山岩边界检测的优先选择。此外,讨论了导数比值计算类方法的解析奇点和导数计算时引入的噪声对边界识别精度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周耀明邵行来王建强朱广
关键词:重磁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
天山-兴蒙成矿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动力学背景被引量:2
2010年
天山-兴蒙成矿域是中亚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亚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超镁铁岩石和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自西向东主要有菁布拉克、喀拉通克、黄山东和红旗岭等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构成重要内生金属矿床富集区.含矿镁铁-超镁铁岩带成岩成矿时代由西至东逐渐变新,暗示古亚洲洋盆由西向东剪刀式构造迁移过程,其岩浆作用记录了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
颜启明潘成泽李月臣敖松坚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代
西昆仑阿克塔斯北锂铍稀有金属矿相学研究及可选性分析
2024年
阐述了西昆仑大红柳滩阿克塔斯北锂铍稀有金属矿地质分布规律,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进行了可选性分析和选矿探索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北西边缘-昆仑造山带南缘的裂陷盆地内,主体属西昆仑古生代-中生代造山带,特提斯成矿域大红柳滩RM-Fe-Mn-Pb-Cu-白云母矿带,也是大红柳滩锂成矿远景区范畴,主要分布的矿产有锂、铍、钽、铌、锡等金属;通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槽探及钻探工作,在区内圈定4条锂铍矿体;该资源属于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主要有价金属锂的矿物种类较多,包括锂辉石、锂白云母、白云母、羟磷锂铝石等,以锂辉石为主,铍主要以绿柱石,钽、铌以钽铌铁矿等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包括钠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等;锂、铍是回收的主要有价金属,由于锂辉石嵌布粒度较粗、比重相对较大,适宜采用重介质预选与浮选相结合的联合工艺进行综合回收,当重液介质密度控制为2.6g/cm3时,重产品中Li2O品位达到5.33%、回收率为71.49%,重选尾矿和细粒级原矿通过浮选能进一步提高选别指标,锂、铍矿物的可浮性相近,采用混合浮选获得精矿锂、铍作业回收率分别达到66.07%和68.66%,采用重—浮联合工艺,锂总回收率预计可突破90%。研究结果对锂多金属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永张嘉麟刘伟杜晓飞杜晓飞李波李沛伦
关键词:锂辉石矿相学稀有金属
东昆仑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2024年
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是东昆仑造山带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锑矿床,目前浅部矿体开采殆尽,亟待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本文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12号和20号勘探线采集原生晕样品,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W。通过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参数计算和原生晕异常分析,发现12号勘探线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与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均呈现前缘晕与尾晕叠加的特征,地球化学参数在深部具有一定“反转”特征,近矿晕元素向深度500 m以下仍有延伸趋势;20号勘探线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和异常特征均呈现出明显的“反分带”特征,深部发育较强的前缘晕、近矿晕和较弱的尾晕,地球化学参数在已知矿体尾部发生了明显的“反转”,指示已知矿体向深部仍有延伸。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生叠加晕模型,推测20号勘探线400 m以下深度很可能存在盲矿体,建议在下一步勘探工作中高度关注。
高俊宝满荣浩时浩赵晓波马福韩宝成朱伟薛春纪余亮孙彦佰段报瑞金正斌张征峰
关键词: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隐伏矿体东昆仑
叶碲金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2025年
叶碲金矿[Pb_(3)(Pb,Sb)_(3)S_(6)](Au,Te)_(3)是一种极为罕见的Pb、Sb、Au硫碲化物,1845年以发现地特兰西瓦尼亚Nagyag地区(如今的罗马尼亚Sacarimb地区)正式命名为“nagyagite”,至今在我国尚未报道。北秦岭杨斜金矿床是陕西省近年来勘查的一处典型脉状金矿,本文以新识别的叶碲金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显微鉴定、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及元素面扫描等方法,查明我国首次发现的叶碲金矿矿物学特征,探讨叶碲金矿的成因及其与岩浆热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叶碲金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产于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碲铅矿及方铅矿等共生。化学组成为w(Pb)值为55.10%~56.61%、w(Sb)值为7.31%~7.67%、w(S)值为10.39%~11.63%、w(Au)值为10.42%~11.24%、w(Te)值为13.47%~14.21%,计算的平均化学式为[Pb3.00(Pb1.81Sb1.09)2.90S6.12](Au0.98Te1.95)2.93,属于化学成分稳定且接近理想组成的正常叶碲金矿,存在微量的Sb替代Pb、S替代Te。北秦岭杨斜叶碲金矿形成于中低温(160~200℃)、低硫逸度(–16.5
葛战林章永梅顾雪祥范光范光郑艳荣刘明马承魏立勇郝迪
关键词:电子探针矿物学特征北秦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