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作品数:797 被引量:2,395H指数:18
相关作者:唐小兰罗志刚刘威郑文旭赵慧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1篇期刊文章
  • 13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8篇化学工程
  • 137篇理学
  • 135篇文化科学
  • 124篇农业科学
  • 1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8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医药卫生
  • 19篇电气工程
  • 19篇建筑科学
  • 13篇生物学
  • 9篇经济管理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艺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6篇教学
  • 72篇复合材
  • 71篇复合材料
  • 37篇木塑
  • 37篇课程
  • 36篇木塑复合
  • 35篇木塑复合材
  • 34篇木塑复合材料
  • 32篇乙烯
  • 31篇性能研究
  • 31篇纳米
  • 29篇生物质
  • 29篇催化
  • 27篇改性
  • 26篇活性
  • 24篇力学性能
  • 24篇木材
  • 24篇力学性
  • 22篇
  • 20篇丙烯

机构

  • 785篇华南农业大学
  • 35篇华南理工大学
  • 34篇东北林业大学
  • 29篇中山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 8篇西南林业大学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岭南现代农业...
  • 5篇广东轻工职业...
  • 5篇五邑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广东东方麦田...
  • 4篇广东始兴县华...
  • 3篇长沙学院
  • 3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8篇蒋恩臣
  • 19篇杨卓鸿
  • 18篇王明峰
  • 17篇倪春林
  • 14篇袁腾
  • 14篇姜洋
  • 12篇周武艺
  • 12篇董先明
  • 12篇王清文
  • 11篇刘英菊
  • 11篇李伟振
  • 10篇李华平
  • 10篇李世博
  • 9篇聂燕芳
  • 9篇涂伟萍
  • 9篇张世军
  • 8篇谢君
  • 8篇关丽涛
  • 8篇李鑫
  • 7篇简秀梅

传媒

  • 49篇广东化工
  • 32篇林产工业
  • 26篇实验技术与管...
  • 25篇广州化工
  • 22篇林业工程学报
  • 18篇实验室研究与...
  • 1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家具与室内装...
  • 1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1篇可再生能源
  • 10篇太阳能学报
  • 10篇化学通报(中...
  • 10篇大学化学
  • 9篇包装工程
  • 9篇木材工业
  • 8篇家具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8篇木材科学与技...
  • 7篇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

  • 10篇2025
  • 64篇2024
  • 79篇2023
  • 63篇2022
  • 90篇2021
  • 72篇2020
  • 81篇2019
  • 70篇2018
  • 85篇2017
  • 104篇2016
  • 67篇2015
7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涂液浓度对IrO2-Ta2O5/Ti阳极涂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Ir与Ta的物质的量比为7:3,Ir和Ta的总浓度分别为0.20、0.25、0.30、0.35和0.40 mol/L的涂液,以热分解制备了IrO2-Ta2O5/Ti阳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极化曲线测试了涂层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微镜观察了涂层的表面形貌,通过强化寿命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涂液浓度的升高,涂层的电化学活性有所提升,但泥裂状表面使得涂层加速失效。涂液中Ir和Ta的总浓度为0.25 mol/L时制备的阳极具有最优的电催化活性与寿命。
陈志斌徐海清曾繁波胡耀红赵国鹏温青
关键词:表面形貌电催化活性电化学
稻壳炭基肥的制备及其释放特性和机理探讨被引量:6
2020年
文章以稻壳炭和尿素为原料,以改性醋酸酯淀粉溶液为粘结剂,进行制备生物炭基缓释肥料的研究。通过抗破碎压力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制炭温度、炭粉粒径、粘结剂浓度和尿素与生物炭比例对成肥抗破碎压力和缓释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3种温度热解的稻壳炭所制得的炭肥抗破碎性能无显著差异,抗破碎压力均大于14 N;炭粉粒径越小、生物炭与尿素比越小,炭肥抗破碎压力越大,且最大值均大于14 N;淀粉粘结剂浓度从6%增加到14%时,炭肥抗破碎压力先增大至20 N再减小至7 N,淀粉粘结剂浓度为10%时抗破碎压力最大;制炭温度和炭粉粒径对炭肥中尿素的释放速率影响不大,而粘结剂的浓度和肥炭比对尿素的释放速率影响显著;随着生物炭比例的增大,尿素的释放周期可延长1倍,初期释放速率可降低至1/3;随着粘结剂浓度的升高,初期释放速率可降低至1/6。
王微王明峰姜洋李伟振蒋恩臣钟旋戚日莹陈志文
关键词:生物炭尿素缓释肥料
生物质灰分修饰的NiV/Hβ催化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文章以稻壳灰分(RA)及其主要碱(土)金属为添加剂,研究了改性NiV/Hβ催化剂对愈创木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结合催化反应和多种表征手段(BET,XPS,H_(2)-TPD,NH_(3)-TPD等)揭示了RA和碱(土)金属改性处理对Ni V/Hβ催化剂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RA和碱(土)金属的添加均有利于芳香烃的生成,在Ni V/Hβ+12.5%RA催化剂上获得了最高的芳香烃得率(38.9%);RA和碱(土)金属的加入导致更多的Ni^(0)物种暴露在催化剂表面,而Ni^(0)物种的暴露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对H_(2)的吸附和活化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活性;RA改性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表现出了较高的芳香烃选择性。
杨争光沈志韬孙焱蒋恩臣许细薇任永志
关键词: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灰分芳香烃
基于挤出成型的木塑家具制造技术与优化设计被引量:12
2020年
挤出成型是木塑复合材料(木塑)成型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分析,明确了挤出成型技术在木塑家具制造中的应用优势;阐述了挤出成型技术对木塑家具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木塑家具制造中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案例,对基于挤出成型技术的木塑复合材料在家具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了挤出成型木塑家具设计新思路,并进行设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木塑家具造型和结构进行设计,可充分发挥挤出成型技术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该研究对木塑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具有参考意义。
李嘉敏易欣王清文
关键词:挤出成型技术优化设计
新型多孔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储能应用
开发简单高效的工艺路线,设计合成出具有发达孔结构的炭材料是当前储能炭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1]。本文以SiO2/高分子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原料,提出一种普适的免活化、免后处理简易制备高比表面积炭材料的新方法[2-5]。该方...
梁业如张伟财郑明涛肖勇董汉武胡航刘应亮
关键词:多孔炭高比表面积能量存储
融合思政元素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探索
2025年
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氧化还原与原电池”章节为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基本原理-拓展延伸-实际应用”三梯度教学设计思路,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分析、翻转课堂和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策略,不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教学探索,本文展示了如何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型人才,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杨思源刘英菊蔡欣张声森刘海峰高琼芝
关键词:创新思维无机及分析化学
小球藻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及其胶合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小球藻蛋白具有可再生、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制备蛋白基胶黏剂。采用氢氧化钠(NaOH)、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TE)改性处理小球藻蛋白后制备胶黏剂。多种方式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处理破坏了小球藻蛋白的球形结构,提供了更多的交联位点,从而提高了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及耐水性能。在优化工艺参数:双面涂胶量400 g/m2,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8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三层桉木胶合板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1.78、1.11 MPa,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II类胶合板的要求。
CHEN KATE BOYI百明阳顾继友甘卫星陆美莲高振忠
关键词:胶合强度
佛山剪纸艺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19年
简述了佛山剪纸艺术内涵、表现手法与工艺特色。在分析佛山剪纸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对家具设计中装饰纹样与色彩的应用、材料搭配、艺术效果及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总结提炼。对佛山剪纸中的设计灵感和创新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相融合进行了尝试,进行了一系列家具设计实践,可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提供思路。
余香怡胡芳园郭琼
关键词:家具设计佛山剪纸岭南文化
芋螺毒素lt1c的重组表达及镇痛功能被引量:2
2018年
lt1c是从信号芋螺毒管中发现的一种A超家族毒素多肽,为深入研究其功能,采用pTRX表达系统将lt1c与硫氧还蛋白基因进行融合,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后,通过超声破碎、亲和层析、酶切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最终得到目的蛋白。组织水平的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活性研究表明,重组表达的lt1c在6μmol/L浓度下,30 min内完全抑制肌肉的收缩,且其作用可逆。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发现,lt1c能够抑制热板疼痛模型小鼠的舔足反应,提示A超家族芋螺毒素lt1c可能具有一定的镇痛活性。该研究为筛选新的多肽镇痛药物奠定了基础。
王磊曾夏芸强媛媛任政华
关键词:芋螺毒素镇痛
微生物治理铬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随着工业的发展,铬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铬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并且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铬污染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微生物)治理铬污染成本低,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本文从铬的性质及污染现状、主要治理手段及微生物治理的主要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莫槟华黄慧敏刘素婷王磊
关键词:铬污染微生物吸附微生物还原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