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1,093 被引量:2,976H指数:18
相关作者:黄秀平周雯刘兰刘珈伲许超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4篇医药卫生
  • 78篇文化科学
  • 77篇理学
  • 45篇化学工程
  • 27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1篇细胞
  • 124篇活性
  • 107篇学成
  • 107篇化学成分
  • 96篇色谱
  • 82篇相色谱
  • 67篇高效液相
  • 65篇液相色谱
  • 64篇高效液相色谱
  • 56篇教学
  • 49篇活性研究
  • 47篇色谱法
  • 43篇液相
  • 43篇提取物
  • 42篇制剂
  • 41篇指纹
  • 41篇指纹图
  • 41篇指纹图谱
  • 38篇药物
  • 34篇体外

机构

  • 1,084篇贵州医科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教育部
  • 20篇贵州中医药大...
  • 16篇贵州省人民医...
  • 15篇贵州师范大学
  • 1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0篇贵州省食品药...
  • 10篇贵阳市妇幼保...
  • 8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贵州瑞和制药...
  • 7篇贵州大学
  • 7篇贵阳中医学院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7篇贵州维康子帆...
  • 6篇黔南民族医学...
  • 6篇贵州远程制药...
  • 5篇贵州省疾病预...
  • 5篇贵阳市妇幼保...
  • 4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204篇李勇军
  • 97篇王永林
  • 84篇王爱民
  • 80篇刘亭
  • 74篇黄勇
  • 73篇郑林
  • 73篇孙佳
  • 69篇陆苑
  • 63篇巩仔鹏
  • 62篇李月婷
  • 61篇刘春花
  • 48篇潘洁
  • 48篇马雪
  • 41篇沈祥春
  • 36篇廖尚高
  • 32篇陈思颖
  • 32篇兰燕宇
  • 26篇徐国波
  • 26篇杨畅
  • 24篇董莉

传媒

  • 110篇贵州医科大学...
  • 80篇中国药房
  • 70篇中药材
  • 41篇中国中药杂志
  • 40篇中成药
  • 38篇化学试剂
  • 3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2篇中草药
  • 27篇中国药理学通...
  • 25篇天然产物研究...
  • 22篇中国药业
  • 21篇中国新药杂志
  • 20篇中国药学杂志
  • 20篇化学研究与应...
  • 18篇广州化工
  • 16篇化学通报
  • 16篇贵阳医学院学...
  • 14篇中国医药工业...
  • 14篇中国民族民间...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8篇2024
  • 147篇2023
  • 142篇2022
  • 122篇2021
  • 120篇2020
  • 132篇2019
  • 147篇2018
  • 93篇2017
  • 111篇2016
  • 32篇2015
1,0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稳定表达CYP2A13和CYP2A13/POR的Flp-In CHO重组细胞系的构建
2022年
目的分别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A member 13,CYP2A13)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CHO)和稳定表达CYP2A13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POR-CHO),并从中筛选代谢活性较好的细胞系。方法课题组前期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了稳定表达POR的Flp-In CHO细胞系(POR-Flp-In CHO)。该文构建了pcDNA5/FRT-CYP2A13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2A13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Flp-In CHO细胞和POR-Flp-In CHO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和黄曲霉素B1(AFB1)/4-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NNK)细胞毒实验来检测CYP2A13的表达及其活性,并比较了CYP2A13-CHO和CYP2A13-POR-CHO两种重组细胞系的代谢活性。结果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CYP2A13-CHO和CYP2A13-POR-CHO的CYP2A1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且与CYP2A13-POR-CHO相比,CYP2A13-CHO细胞对AFB1、NNK的敏感度更高。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CYP2A13且代谢活性较好的CYP2A13-CHO细胞系,为后续筛选能被CYP2A13代谢活化的前致癌物提供了工具。
孙莉陆定艳刘欢何俊奇孙佳孙佳王永林李勇军杨畅
Lnc-MEG3调控miR-10b-5p/CD82轴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lnc-MEG3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取垂体瘤HP75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si-MEG3组、pcDNA3.1-NC组、oe-MEG3组、oe-MEG3+mimic-NC组、oe-MEG3+miR-10b-5p mimic组。转染后,检测细胞中lnc-MEG3、miR-10b-5p和CD8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中CD82、PCNA、E-cadherin、N-cadherin、MMP-9蛋白表达。结果Lnc-MEG3过表达可降低miR-10b-5p,上调CD82和E-cadherin水平,降低PCNA、N-cadherin、MMP-9水平,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上调miR-10b-5p可抑制CD82,减弱lnc-MEG3过表达对垂体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0b-5p mimic后,细胞中MEG3-WT和CD82-WT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MEG3过表达可能通过靶向下调miR-10b-5p,进而上调CD82的表达,抑制垂体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郑锴罗秀玲张玮豪刘宇利李玉明廖尚高
关键词:垂体瘤CD82
相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优化——以凉山州为例
2020年
本文以相对贫困地区凉山州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分析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原因,从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执行主体执行效力、提高政策目标群体重视度、优化政策执行环境、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优化相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尹晗昕王卓
关键词:教育扶贫凉山彝族扶贫政策
苗药赤胫散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苗药赤胫散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管碟法,以氯霉素和氟康唑为阳性对照,测定赤胫散的水提物和95%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氏菌、伤寒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等9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赤胫散95%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对敏感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赤胫散的水提物几乎无抑菌活性;95%乙醇提取物对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2种真菌;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且乙酸乙醇萃取部位强于正丁醇部位,但对真菌均未见抑制作用;95%乙醇提取物对上述6种细菌的MIC、MBC分别为6.25~12.5、12.5~25 mg/mL,其乙酸乙酯部位的MIC、MBC分别为3.13~6.25、6.25~12.5 mg/mL,其正丁醇部位的MIC、MBC分别为6.25~12.5、12.5~25 mg/mL。结论:苗药赤胫散的95%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对伤寒杆菌等6种常见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刘兰黄家宇陈俊母艳华周贤霞潘柳岑郭雨柔李莉
关键词: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
苗药黑骨藤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黑骨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理化分析及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黑骨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1-O-咖啡酰基奎宁酸(1)、杠柳苷L(2)、21-O-methyl-5-pregnene-3β,14β,17β,20,21-pentol(3)、胡萝卜苷(4)、臭矢菜素B(5)、丁香树脂醇(6)、8-羟基松脂醇(7)、丁香醛(8)、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9)、丙三醇(10)、异莨菪亭(11)、尼古丁酸(12)、表丁香树脂醇(13)、3-O-咖啡酰基-4-O-芥子酰基奎宁酸(14)。结论:其中,化合物1、10、12、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何燕玲李小双马雪王广成郑林赵珊李勇军
关键词:黑骨藤化学成分
基于BP神经网络的Cole-Cole模型参数预测
2023年
由于Cole-Cole模型的频谱参数可以用于区分引起激电异常的极化体和寻找深部矿(化)体,国内外学者采用复电阻率数据对频谱参数的确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传统正演方法存在计算量大,面对复杂地形正演困难等,同时为了更好的准确识别矿体,减少误判。本文根据BP神经网络训练可直接通过输出预测值来代替传统正演算法,这可大大减少传统正演的时间,提高计算效率。预测结果验证了BP神经网络学习在理论上Cole-Cole模型参数反演是可行的、有效的,可为下一步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性意义。
岑海波罗润林李亚南冯彪汪芳
关键词:COLE-COLE模型BP神经网络
A型肉毒毒素轻链抑制剂苯并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合成一系列含芳香基、直链取代基苯并硒唑,抑制A型肉毒毒素(BoNT/A)轻链活性,获得A型肉毒毒素(BoNT/A)的解毒剂。方法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酰氯化合成中间产物2-硒化苯甲酰氯,再与含不同取代基的芳香胺、直链胺反应合成一系列依布硒啉(ebselen)类及其他苯并硒唑衍生物。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测定各苯并硒唑衍生物对BoNT/A轻链的抑制活性,测定它们与谷胱甘肽(GSH)的反应性,以考察其与体内其他蛋白或含巯基分子的反应性,最后测定各抑制剂的体内解毒活性。结果 4-甲酸基、4-乙酸基取代依布硒啉的抑制轻链活性(IC_(50)分别为0.81、0.42μmol/L)高于依布硒啉(IC_(50)=1.31μmol/L)1~2倍;含丙酸基、甲基、乙基、氟、氯、溴、胺基、甲氧基、3,5-二甲氧基依布硒啉硒唑衍生物以及喹啉基、直链丁酸基及己酸基苯并硒唑活性降低(IC_(50)为4.16~7.18μmol/L);而依布硒啉邻羧基衍生物、苯并咪唑硒唑的抑制剂活性显著下降(IC_(50)>10μmol/L)。GSH与含苯并咪唑硒唑、依布硒啉邻羧基衍生物反应较慢,其余均较快。2LD_(50)的BoNT/A给毒1 h后,单次或多次给予20 mg/kg依布硒啉或其他苯并硒唑衍生物,苯并咪唑硒唑组可显著提高小鼠在72 h内的生存率。结论在依布硒啉右侧苯环上连接甲酸基和乙酸基后能提升其对BoNT/A轻链抑制活性,并增加了水溶性,但不能提高体内活性,苯并咪唑硒唑可显著提高小鼠在72 h内的生存率。
刘佳沈锦涛黄超余硕黄秋园余云舟戴秋云孙黔云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轻链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芳基二硫醚作为自由基硫试剂构建C—S键研究进展
2023年
含硫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天然产物和有机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而引起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开发高效、绿色的含硫化合物的构建和转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稳定、低毒的芳基二硫醚类化合物作为刺激性强、毒性大的硫醇类化合物的理想替代物,为各种含硫化合物的构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光催化、非金属参与和过渡金属催化三个方面分类综述了芳基二硫醚作为自由基硫试剂构建C—S键的研究进展.
程飞孙琪雯卢江溶王兴兰张吉泉
关键词:自由基
苗药芭蕉根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苗药芭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层析、Toyopearl HW-40F、Toyopearl HW-40C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对芭蕉根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芭蕉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el-(3S,4aS,10bR)-3-(4′-hydroxyphenyl)-8-hydroxy-9-methoxy-4a,5,6,10b-tetrahydro-3H-naphtho[2,1-b]pyran(1)、4-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2)、trans-phydroxycinnamic acid ethyl ester(3)、dibutyl phthalate(4)、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5)、ethyl ferulate(6)、2-(4′-hydroxyphenyl)naphthalene-1,8-dicarboxylic anhydride(7)、香草酸(8)、leonuriside A(9)、腺苷(10)、uridine(11)、2-hydroxy-9-(4-hydroxyphenyl)-1H-phenalen-1-one(12)、(1S,2R,3S)-(-)-2,3-dihydro-1,2,3-trihydroxy-4-(4′-hydroxyphenyl)phenalene(13)。结论:其中,化合物1~3、6、8~11为首次从芭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7、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蒋礼雷艳黄勇巩仔鹏付思红李勇军林昌虎
关键词:芭蕉根化学成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潜在相关蛋白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总结现阶段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潜在相关蛋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潜在相关蛋白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既往研究显示,许多生物学指标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相关,如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趋化因子受体7、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1、Rho相关蛋白激酶1、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等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迁移与转移,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治疗靶点。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相关蛋白在肿瘤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转移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蛋白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
赵雨郁林娜高庆军赵代伟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蛋白
共10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