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教务处
- 作品数:162 被引量:1,146H指数:19
- 相关作者:夏滨王元良刘冬宇周晓岩李晓芬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加快地质教育改革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针对地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和论述了学生品格的塑造、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 周伟高彦伟
- 关键词:地学专业教育改革
- 基于B/S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以吉林大学实践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化建设为例,阐述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内容,探索设计实现基于B/S结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使得该项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有力支撑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王守佳胡亮高淑贞赵军付坤
-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信息化建设B/S结构
- 浅议学科群建设被引量:10
- 1995年
- 在未来的教育学辞典中将会出现两个新的概念——学术集团(Academic bloc)和学科群(Subject Group)。二者都是一种组合,不过前者是研究人员的组合,后者是学术领域的组合。 前者的发展脉络是:学术细胞——学术梯队——学术集团。所谓学术细胞是围绕某个研究课题,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由一些科研助手所形成的研究集体。
- 王元良
- 关键词:学科群建设学术领域学术梯队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发展脉络
-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以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为例
- 2025年
- 开放性创新实验是以解决复杂问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课外实验,其难度高于课内实验,是课内实验的拓展与延伸。针对开放性创新实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系统设计,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 宫晓宇张晓君杨晓帆
-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改革
-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以吉林大学为例
- 2020年
- 2020年1月,我国全面爆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国家防疫要求,高校暂缓学生返校开课,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吉林大学即时响应国家要求,积极开展在线教学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相关培训成为面临的最大困难.通过对此期间我校各阶段培训工作的效果的对比和反思,结合工作实践得出几点思考,希望对广大在线教学培训工作者有所启示.
- 蒋拓金祥雷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设计之我见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培养医疗大数据整合、分析与利用的专业人才,提出针对医学信息专业本科阶段技术类课程的培养方案优化措施。以"大信息观"理念为培养目标,"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体系为理论指导,构建以数据的存储、开发、挖掘和架构设计为核心的融合型教学模式,形成合纵连横的课程群,优化医学信息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知识网络,逐步培养学生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知识服务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信息专业人才社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
- 牟冬梅赵丹宁王萍戴文浩琚沅红吴运涛
- 关键词:大数据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 创新及工程能力提升的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改革被引量:4
- 2022年
- 在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将工程实践能力融入专业教育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食品分析作为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其实验课程进行大学生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通过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思路的改革探究,设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明确改革方案,采取“智慧课堂”引入、研究生协助实验教学、邀请一线专业人员开展讲座、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等措施,多环节完善教学改革内容;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形成闭环运行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体系。此次研究为培养学生专业科学思维、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毕业后胜任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教育、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等多方面均奠定坚实基础。
- 李红霞袁媛冯慧慧时晓磊张铁华孙春燕
-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工程实践能力
- 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08年
- 吉林大学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改善教学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初步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并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付景川李新宇姚岚
-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被引量:35
- 2010年
-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足。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等。为不断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建设立足本土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培育大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设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 付景川姚岚
- 关键词:本科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及其信息化建设探究被引量:20
- 2019年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是本科培养方案中首要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其教学目标是达成专业培养要求的关键任务。因此,从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论文课题的科学把关、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到训练成果的验收检查、论文原创性检测、答辩成绩规范管理等事项,都必须有科学的管理规则,构成闭环管理体系。该体系的运行还必须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合制度实施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管理制度的线上线下落实,构成"三位一体"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平稳运行,实现了各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提升了学生学术诚信,提高了教学质量。
- 王守佳胡亮高淑贞郭东伟赵军付坤
- 关键词:本科教育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