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作品数:251 被引量:770 H指数:13 相关作者: 吴进平 谢明 王一茹 程玲 胡明道 更多>> 相关机构: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大理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冠脉慢血流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2021年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心绞痛患者有冠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现象发生,CSF可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目前,评估患者CSF状况的方法较多,本文就CSF常用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 李月秋 孙林关键词:血管内超声成像 心脏磁共振 舟大小关节炎病因与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总结舟大小关节炎(scaphotrapeziotrapezoid osteoarthritis,STT OA)病因及临床诊疗方法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STT OA的相关文献,总结研究进展。结果 STT OA是一种常见骨关节炎,绝经后女性是高发人群,通常经腕部X线片检查即可诊断。目前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两类。其中,保守治疗能缓解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不理想。手术治疗中,关节融合术能较好地缓解患者腕部疼痛,但牺牲了腕关节部分活动度和握力,且有融合失败的风险;舟骨远端切除术和大多角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便、对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小、术后固定时间较短等优点,但容易导致腕骨排列改变及腕背侧镶嵌不稳定;关节置换术能在恢复握力与保留腕关节活动度的基础上缓解疼痛,但有假体脱位风险。结论 目前STT OA治疗方式尚无金标准,关节假体置换术和关节镜下舟骨远端切除术早期疗效满意,但是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必欢 蔡兴博 王斌 张悦 徐永清关键词:关节融合术 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提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大量国内外研究已证实糖尿病足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变化,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脂联素、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集落刺激因子等,且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作为DF发生的预防以及评估预后的监测指标。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重要的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抗凋亡、抗炎、抗氧化、促进血管生长等作用,目前已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且对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探索细胞因子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吴民松 杨莹 彭辉 袁媛关键词:糖尿病足 细胞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云南省部分聋生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和C1494T的突变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部分特教学校聋生携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相关基因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 A1555G和C1494T的突变率.方法采集413名耳聋学生及232名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含mtDNA 12S rRNA A1555G和C1494T的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位点的鉴定.结果在413名耳聋学生中有10例携带mtDNA 12S rRNA A1555G均质突变,携带率为2.42%.对照组中未检测到该位点的突变.2组人群中均未检测到mt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结论云南省部分特教学校聋生携带mtDNA 12S rRNA A1555G的突变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本研究为明确该地区耳聋的病因、防治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李雪涛 刘德胜 撒亚莲 左荣霞 贺军栋 严新民 孙俊关键词:耳聋 线粒体DNA RRNA基因 常规器械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左叶切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微创化是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微创外科并未改变外科学的本质,但使外科手术理念不断转变。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的各个分支,尤其在肝脏外科。近年来肝脏外科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大胆的尝试和拓展。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完成28例常规器械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唐建中 孙志为 莫一我 费振浩 康杜甫关键词:单孔腹腔镜 探讨同一椎弓根内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通道螺钉的可行性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同一椎弓根内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通道螺钉的可行性,为腰椎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翻修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双螺钉固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的40例患者腰椎CT数据,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57.9±17.4)岁。通过数字化技术分别进行三维重建,根据腰椎不同节段椎弓根皮质骨通道参考宽度(trajectory reference width,TRW)、椎弓根宽度(pedicle width,PW)及椎弓根松质骨宽度(spongy bone width,SBW)来选择合适尺寸的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通道螺钉。本研究基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皮质骨通道螺钉和同时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通道螺钉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模拟置钉。置钉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刺破通道皮质或置入的双螺钉间存在耦合部分均视为置钉失败,根据置钉情况分别统计出两种置钉方式的置钉成功率,并根据TRW分组了解各区间的置钉成功率情况。结果腰椎各节段椎弓根内基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的置钉成功率为L1:47.50%,L2:62.50%,L3:57.50%,L4:70.00%,L5:47.50%,平均置钉成功率为57.00%。椎弓根内同时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CBT螺钉的置钉成功率分别为L1:61.25%,L2:76.25%,L3:77.50%,L4:91.25%,L5:82.50%,平均置钉成功率为77.75%。同时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皮质骨通道螺钉组的置钉成功率明显高于基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皮质骨通道螺钉组;随着TRW的增加,两组的置钉成功率也逐渐提高。结论椎弓根内同时置入传统椎弓根螺钉和CBT螺钉的成功率明显大于基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置入CBT螺钉组,术前测量TRW对同一椎弓根内双螺钉固定的安全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赵永辉 王龙 陆维 韩公海 马林 梁金龙 滕兆伟 罗浩天 徐永清 陆声关键词:腰椎 椎弓根螺钉 数字化技术 FRMD7基因所致X连锁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特发性先天性眼球震颤(idiopathic congenital nystagmus,ICN)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常有明显的特征性的眼部异常,多伴有学习、社交障碍,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大。ICN遗传倾向明显,多表现为X染色体连锁(显性或隐性),目前研究发现以FRMD7基因突变致病较为显著。近1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在遗传学方面针对ICN和FRMD7基因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本文就2006年以来研究者们在FRMD7基因所致X连锁ICN的突变类型及位点作一总结,归纳并探讨FRMD7突变可能的致病机制,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以往研究结果的查证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参考。 段文华(综述) 胡敏关键词:X连锁 遗传学 数字重建技术虚拟规划游离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面 2024年 目的探讨数字重建技术虚拟规划游离胫前动脉(ATA)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足踝创面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创面位于足背5例,足底3例,内踝2例,缺损面积3.0 cm×2.5 cm~5.5 cm×4.0 cm,均伴有骨骼或肌腱外露。患者术前行腹主动脉至双足CTA检查,使用Mimics软件进行骨骼、血管及皮肤三维建模,筛选合适穿支设计ATA穿支皮瓣,使用手机图像融合软件Sina将虚拟皮瓣以半透明状叠加到患者供区并标记。术中按设计切取皮瓣,皮瓣面积3.5 cm×3.0 cm~6.0 cm×4.0 cm,沿途解剖穿支并记录起源、直径、走行、定位和长度,将皮瓣穿支吻合于创面近端血管,缝合皮瓣覆盖创面。皮瓣供区2例植皮,8例直接缝合。出院后定期门诊或网络随访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及供区恢复情况,并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足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进行供区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并切取游离ATA穿支皮瓣,皮瓣可完全覆盖足踝创面,穿支解剖学参数与术前建模基本一致。术后随访6~19个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皮瓣起水疱后部分表皮脱落,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厚薄适宜,外形美观,质地、色泽良好,供区及足背皮肤感觉无异常。根据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优7例,良3例。供区愈合良好,无瘢痕增生。结论数字重建技术可精确定位ATA穿支血管,辅助个体化设计和切取穿支皮瓣,精准修复足踝中小创面,是血管解剖及皮瓣切取的良好方法。 石岩 徐永清 王腾 杨曦 崔轶 夏浩 蔡特 代兴诚 杨雪标 何晓清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 生理性起搏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心脏激动传导的生理性是心脏发挥最佳泵血功能的必要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起搏器程序设置越来越智能,生理性起搏的概念、内涵以及算法也不断发展及完善,而目前生理性起搏研究方向更倾向于最小化心室起搏,多种起搏模式基于此目的应运而生。现就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闫雪晶 蒲里津关键词:生理性起搏 心脏再同步治疗 浅谈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实践对医学教育的启发 被引量:5 2020年 近年来,人工智能得到蓬勃发展,并在医学多个领域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并且人工智能与病理、诊断、影像、精神医学等诸多学科均有密切联系并有出色表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对医学教育产生影响,本文就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实践对医学教育的启发做一综述。旨在呼吁人工智能新背景下的医生及医学生积极自我调整以适应智能医学新时代。 刘纪洲 刘芳 沈宗霖 许秀峰关键词:人工智能 医学教育 医生 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