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作品数:24 被引量:251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昕江大翠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垃圾甲烷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被引量:13
- 1997年
- 本文讲述了城市垃圾的现状以及影响垃圾甲烷排放的各种因素,并根据IPCCGuidelines(1995)提供的方法对1990~2010年江浙沪地区城市垃圾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统计计算,1990年江浙沪地区城市垃圾甲烷排放量为7123万吨,2010年预测的甲烷排放量为26676万吨,本文就垃圾中甲烷的排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
- 徐新华汪大辉
- 关键词:垃圾甲烷温室效应
- 厌氧-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丝厂高浓度有机废水被引量:21
- 2002年
- 厌氧 -A/O接触氧化工艺应用于丝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用不同废水分质处理的原则 ,节省了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 ,实现了厌氧过程三阶段的分离 ,提高了厌氧处理效果 ,减少了剩余污泥 ,降低了处理费用 ,增强了工艺可应用性。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 ,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 ,处理效果好 ,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 ,且剩余污泥量少的特点 。
- 王浙明韩新伟史惠祥
- 关键词:丝厂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
- 青岛地区硫传输通量的估算被引量:3
- 1998年
- 利用三维欧拉模式,估算外地源和本地源对青岛地区硫沉降的贡献,同时估算硫的去除,估算的方法是根据当地的风速、风向,模拟计算各种含硫化合物(包括SO2、硫酸盐及DMS)在青岛地区的各方向上输出或输入青岛地区的量、当地源排放的量以及硫化物的干、湿沉降量。通过估算可以得出,青岛地区硫来源中本地源与外来源相当,硫的去除主要是往外输出,占全部硫来源的80%以上。
- 徐新华李金龙
- 关键词:硫大气污染污染分析
- 煤矿甲烷气体回收复用的可行性,经济性及对策
- 1997年
- 甲烷是一种重要性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本文在论述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气体排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排和充分利用这种分温室气体的可能性。
- 徐新华
- 关键词:煤矿甲烷温室效应废气利用
- 成云过程中云水pH值的参数化被引量:3
- 1998年
- 该文找出了影响云水pH值的主要因素,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它们与云水pH值之间的简单的函数关系。通过参数化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变量取值范围内,模式模拟的结果与用函数关系式得到的结果能很好地对应起来,相关系数为094。该文参数化所考虑的变量为:气相H2O2,O3,SO2与NH3的浓度,液相Fe3+与Mn2+的浓度,水的含量及温度。
- 徐新华李金龙
- 关键词:PH值参数化酸雨
- 含膦酸盐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辅助杀生剂的筛选试验
- 工业循环水系统中通常采用液氯作为广谱杀生剂,但氯是一种强氧化性杀生剂,会加速某些水质稳定剂的分解,过量的氯离子本身也是加剧循环水系统腐蚀的因素之一。另外。由于氯气对循环水系统真菌的抑制作用欠佳。真菌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在每...
- 高华生谭天恩江萍
- 关键词:杀生剂循环冷却水系统水稳剂
- 文献传递
- 江浙沪地区能源及转化业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被引量:4
- 1997年
- 根据IPCCGuidelines(1995)提供的方法,对1990年江浙沪地区能源及转化业中能源的消耗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了统计计算,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和分析,江浙沪地区能源及转化业能源消耗中固体燃料占81.7%,液体燃料占15.4%,气体燃料占2.9%。该地区该部门燃料消耗中温室气体排放为CO2:88737Gg,CH4:0.8498Gg,N2O:5.824Gg。针对能源及转化业部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 徐新华史惠祥姜虹汪大
- 关键词:能源温室气体燃料消耗
- 煤矿甲烷气体的回收方法
- 1999年
- 本文描述了煤矿中回收及生产甲烷气体的方法,主要包括坚式井,短型平式钻井,长型平式钻井,矿渣井,斜式钻井等。
- 徐新华朱可杰
- 关键词:煤层气煤矿
- 高压脉冲电晕法治理有机废气实验研究被引量:59
- 1998年
- 介绍了采用高压脉冲电晕法去除乙醇、丙酮、甲醛、二氯甲烷模拟废气的情况。实验在线—板式电晕反应器内进行,考察了电压峰值、气体浓度、停留时间和含湿量等不同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为CO、CO2和H2O。
- 黄立维谭天恩施耀
- 关键词:有机废气去除率废气处理
- 江浙沪地区人为NH_3排放量的估算被引量:14
- 1997年
- 对1990年江浙沪地区人为氨排放进行了统计计算,结果表明江浙沪地区人为氨排放总量为769.30kt,主要的氨来源为化肥的使用、家畜以及能源的消耗,其中家畜占300%、化肥使用占250%、能源消耗占258%。江浙沪地区单位面积排放强度为3.65t/km2,而人均排放量为626kg/人。
- 徐新华
- 关键词:排放量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