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临沂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品数:93 被引量:130H指数:7
相关作者:周学云房浩宇周宝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理学
  • 15篇文化科学
  • 14篇电子电信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气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教学
  • 8篇天线
  • 7篇极化
  • 7篇传感
  • 6篇单片
  • 6篇单片机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6篇课程
  • 5篇电沉积
  • 5篇纳米
  • 5篇感器
  • 5篇CU
  • 5篇传感器
  • 5篇磁性
  • 4篇圆极化
  • 4篇通信
  • 4篇宽带
  • 3篇第一性原理
  • 3篇电池

机构

  • 87篇临沂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电力学院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宿迁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紫...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天津城市职业...

作者

  • 3篇李宝
  • 2篇孙长平
  • 2篇邱继彩
  • 1篇吴雪峰
  • 1篇李翔
  • 1篇李翔
  • 1篇常进
  • 1篇张毅
  • 1篇张毅
  • 1篇李剑
  • 1篇路宝凤
  • 1篇刘树彬
  • 1篇汤怒江
  • 1篇封常青
  • 1篇颜景志
  • 1篇冯磊
  • 1篇冯磊
  • 1篇张云龙
  • 1篇雷力
  • 1篇袁强

传媒

  • 10篇科技视界
  • 5篇无线互联科技
  • 4篇山东化工
  • 4篇高教学刊
  • 4篇凝聚态物理学...
  • 3篇大学物理实验
  • 3篇科技创新与应...
  • 2篇电子世界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科技资讯
  • 2篇科教文汇
  • 2篇应用物理
  • 2篇光电子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 1篇天文学报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有机化学

年份

  • 14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14篇2021
  • 10篇2020
  • 20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5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体分子吸附对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性质的影响
具有石墨烯六角形晶格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电子器件领域中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近期实验上利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镍双二硫代化合物(Ni3C12S12)。理论研究预测单层Ni3C12S12材料,表现出非平凡的拓扑性质。但是单层...
刘洪梅李小龙陈丽
关键词:分子吸附
文献传递
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计划被引量:2
2022年
高能伽马射线探测是研究极端天体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空间高能伽马射线探测具有覆盖波段宽、时间连续性好、能量分辨率高等突出优势.在成功研发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的基础上,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内的多家单位提议研制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ery Large Areagamma-ray Space Telescope,VLAST),该望远镜在GeV-TeV能段接受度高达10 m^(2)·sr,并具有强的MeV-GeV波段探测能力,其综合性能预期比费米卫星的大面积伽马望远镜(Fermi-LAT(Large Area Telescope))提升10倍之上.重点介绍了VLAST的主要科学目标,探测器的初步配置及预期性能指标.
范一中常进常进袁强郭建华郭建华岳川袁强胡一鸣胡一鸣张云龙李翔李翔余玉洪岳川赵承心刘树彬封常青张云龙韦家驹孙志宇余玉洪孔洁夏子晴徐遵磊冯磊黄晓渊潘旭魏俊杰曾厚敦汪慎李剑杨睿智颜景志徐遵磊吴雪峰冯磊
3d金属掺杂对反钙钛矿型氮化物磁性的影响
2024年
反钙钛矿型氮化物具有丰富的物性,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3d金属元素掺杂反钙钛矿型氮化物磁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分析了掺杂元素的晶格占位、价态和掺杂量以及薄膜的厚度和温度对反钙钛矿型氮化物磁性的影响机制和规律。研究表明,3d金属元素掺杂不仅会改变反钙钛矿型氮化物的结构,也会调控反钙钛矿型氮化物的磁性。最后,展望了3d金属元素掺杂反钙钛矿型氮化物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肖柯郭书均于丰硕林立敏武佳傲贵译欧李哲媛史晓慧
关键词:氮化物磁各向异性磁性
通信原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效果,充分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采用MATLAB GUI开发工具设计一套可视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模拟调制、数字调制、数字基带传输和模拟信号数字化等功能模块的实验教学,可视化操作界面能提升学生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的理解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仿真平台使用方便、可靠性强,可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路涵铭孟令辉李永乐于平孙如英
关键词:通信原理数字化
纳米塑料的污染行为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由于微塑料分布广泛、难以降解且易生物富集的特点,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污染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纳米塑料尺寸更小,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容易吸附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比微塑料更为严重。阐明纳米塑料对健康影响的毒理学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论述了纳米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毒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对纳米塑料的健康效应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王超云董晓菲邵青娜潘星任秦鹏飞
关键词:纳米塑料环境行为毒理效应复合污染
宽带微带正交耦合器设计
2018年
文章设计了一款微带线型宽频带微带正交耦合器。该正交耦合器由一个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和一个宽带移相器级联组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正交耦合器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它在50%以上的频带(S11≤–15 d B)上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功率分配(-3 d B)和90°移相(相位偏差为3°)功能。所以该正交耦合器必在宽带圆极化天线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凯孙如英韩荣苍
关键词:正交耦合器
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3+X"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3+X"培养模式.该模式中的"3"指举办赛事、开设课程、提供平台,"X"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学科竞赛、撰写科技论文、申请国家专利及多方支持.教学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模式能够解决困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成果质量不高等难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孙长平卢兆信崔宝凤王法社
关键词:大学生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通信技术越发被重视起来。电磁场和电磁波是电子通信技术的主要基 础,电子通信信息传播是依靠电磁波来进行的,在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质量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中,有很多通信 技术电子产品都在被利用起来,比如无线电视、手机等。
王文涛姜汉周李云龙魏贵延吕利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
二维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理论研究
2023年
锂硫电池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储能装置。但是电池中存在穿梭效应,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电池的正极需要使用导电的多孔材料负载单质硫和中间产物。本文提出利用导电性良好的二维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作为正极材料,即铜-六氨基苯(Cu-HAB)、铜-六羟基苯(Cu-HHB)和铜-六巯基苯(Cu-THB)的配位聚合物。计算结果表明多硫化锂分子在Cu-HAB表面的结合能在-1.294~-2.292eV范围内,说明Cu-HAB薄膜能够有效抑制多硫化物溶解到电解质溶剂中。进一步对比了配位基团(N、O、S)的影响,Li_(2)S_(6)分子在Cu-HHB表面的吸附作用很强,导致Cu-HHB结构被破坏;而Li_(2)S_(6)与Cu-THB薄膜的结合能较小,不能有效抑制穿梭效应。因此,在三种导电的二维MOF材料中,Cu-HAB薄膜是良好的硫宿主材料,而Cu-HHB和Cu-THB薄膜均不适宜。
王思奇于姜超江国亮吕正雪苑文扬刘洪梅李小龙
关键词:锂硫电池
Cu_(2)O/Co_(3)O_(4)纳米阵列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2024年
硫化氢(H2S)被证实是第三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其异常浓度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如果能够获得一种快速、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来监测生物体内硫化氢的动态变化,那么这些疾病的可控性就会大大提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u_(2)O/Co_(3)O_(4)纳米阵列的生物H2S传感材料,基于界面电导调制和硫化反应,该材料对人体血液中的H2S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这项工作证明了Cu_(2)O/Co_(3)O_(4)纳米阵列应用于便携式传感器快速检测生物硫化氢的可靠性。
厉壬承朱凯文张梦瑶朱丽丽孟沂
关键词:生物检测纳米阵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