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科技处
- 作品数:19 被引量:92H指数:6
- 相关作者:钟汉均谢冬青更多>>
- 相关机构:香港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香港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
- 2007年
- 关键词:技术规程消能减震建筑专家学者减震技术
- 落实科研管理职能 实现科研管理效益
- 科研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科研管理,对提高科研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对高校科研管理的认识,了解其职能、作用,以及职能实施...
- 陈永亨郑春桐钟汉均余国扬
- 关键词:科研管理
- 文献传递
-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
- 2007年
- 2007年9月6日,《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广州市东山宾馆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科技处处长周云教授主持,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30名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规程主管、归口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
- 关键词:技术规程消能减震建筑专家学者减震技术
- 论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与效率提升被引量:6
- 2008年
- 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对全校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对科研项目、科研效应等方面进行管理的责任。文章分别从高校科研管理的服务职能、创新以及对科研效率的促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毛钟红
- 关键词:科研管理
- 钢筋混凝土连梁抗震加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钢筋混凝土连梁是抗侧向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结构—剪力墙或核心筒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刚度、强度及延性对整个结构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局部连梁的失效可引起抗侧力结构的整体失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过去建成的没有考虑抗震设计或采用过时规范设计连梁的老旧高层建筑,不再满足安全要求以及由于时间因素,钢筋强度的退化,混凝土强度的降低;还有建筑物改变用途,需要增加结构构件强度,所有这些因素,都会要求对连梁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连梁加固的抗震试验研究。加固采用在连梁两侧用螺栓固定钢板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连梁在循环荷载下,具有更好的耗能性能、强度增加、延性性能增强且延性系数不降低。所以,此种连梁加固方法是一种可行的、能应用于实际建筑结构的、有待更进一步研究、完善的连梁加固方法。
- 朱勇周云苏启亮
- 关键词:连梁抗震加固钢板螺栓连接
- 地方高校科研团队集群创新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在地方创新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科研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应是集群创新,需要解决定位、方向、成员关系、业绩、考评、能力与平台建设等系列问题,同时还要以集群创新的理念,构建团队体系、产学研、校内外互动性服务平台以及灵活创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 余国扬钟汉均
-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研团队集群创新
- 技术创新的风险及防范
- 2007年
-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创新风险已成为阻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加强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 毛钟红
- 关键词:技术创新
-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研究
- 高校科研管理就是力求通过投入、产出、评价等方法手段,配置科研资源,调动积极因素,体现责权利,以成果产出为导向,以人为本,强化绩效,建立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研管理体系则是对科研工作由单项、分工、局部的管理扩展到全局...
- 余国扬蔡兴勇钟汉均毛钟红
- 关键词:科研管理
- 文献传递
-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要论被引量:5
- 2005年
- 科研管理体系是对科研工作由单项、分工、局部的管理扩展到全局和整体的管理,强调整合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依存和影响促进的管理体系,包括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成本效益和重点关联管理等。科研人员、项目和评价是最重要的科研要素和工作阶段,是投入、产出和绩效的主要体现,对三者的管理体现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成果评价这两种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从而构成了最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
- 余国扬蔡兴勇钟汉均毛钟红
-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
-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争议与改进——兼论对中国“预聘-长聘制”的反思被引量:2
- 2023年
-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system)自确立之初就备受争议,至20世纪90年代,争议变得愈加激烈。进入21世纪,有关该制度的争议更多聚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晋升标准模糊导致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非升即走”的晋升规则使教师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女性和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遇。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有一定的渊源,该制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也正在我国高校上演。因此,梳理美国终身教职制度自确立以来的一些主要争议以及学者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国“预聘-长聘”制度改革有参考价值。
- 李晶胡艳杨玉宝
- 关键词:终身教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