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作品数:31 被引量:198H指数:7
相关作者:聂丹刘志敬曹晓兵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汉语
  • 5篇语言
  • 4篇高校
  • 3篇上声
  • 3篇时事小说
  • 3篇清初
  • 3篇文学
  • 3篇小说
  • 3篇明末
  • 3篇明末清初
  • 3篇教育
  • 3篇汉字
  • 3篇方言
  • 2篇代词
  • 2篇性别
  • 2篇语言变化
  • 2篇语言生活
  • 2篇社科
  • 2篇年龄
  • 2篇终身

机构

  • 31篇北京语言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维佳
  • 5篇成敏
  • 3篇居峰
  • 2篇林举
  • 1篇曹晓兵
  • 1篇刘志敬
  • 1篇王临惠
  • 1篇聂丹
  • 1篇张洪燕
  • 1篇梁彦民
  • 1篇张劲松
  • 1篇袁阳
  • 1篇郝美玲
  • 1篇周韧
  • 1篇王秋生

传媒

  • 4篇中国文化研究
  • 3篇成人教育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红楼梦学刊
  • 2篇语言教学与研...
  • 2篇汉语学习
  • 2篇民族语文
  • 1篇语文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 1篇方言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语言科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汉语应用语言...
  • 1篇中国语音学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姽婳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长期以来,对《姽婳词》的研究争议较多。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姽婳词》研究概况以及林四娘故事的演变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姽婳词》对塑造宝玉内心世界、推动故事发展等问题的作用进行比较深入的论述。
成敏
关键词:《红楼梦》林四娘
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人事争议的现状、特征及减少争议的建议被引量:1
2020年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渐入“深水区”,受市场调节机制持续作用,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教师的辞职权益及自由择业诉求与高校的传统行政管理机制产生冲突,由此引起的辞聘类人事争议持续增加。本文基于实证研究,总结人才流动辞聘类人事争议诉讼的现状及特征,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内,结合实际判例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试图弱化争议的烈度和强度,依法依规、平稳有序地推动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郑璐
建立汉语方言地理底图和坐标编号系统的设想被引量:7
2006年
近年来,随着汉语方言调查的不断深入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方言地理学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建立相关标准,就成了汉语方言地理学健康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方言地理底图及地理坐标编号系统的标准做一些探讨。
张维佳
关键词:方言地理学方言地图
《世界汉语教学》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2013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第二批入选名单公布,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承办的《世界汉语教学》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入选名单汉语研究
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留学生汉字学习初期的相对重要性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以学习汉语3个月左右(零起点)和6个月左右(初级)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为对象,探究了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其汉字学习中的相对作用。结果发现,正字法意识对零起点学习者的汉字阅读成绩具有显著贡献,而语音意识对初级学习者的汉字阅读成绩具有显著贡献。结果表明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汉字学习的不同阶段起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元语言意识,并帮助他们建立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稳定联结。
刘志敬郝美玲汪凤娇
关键词:语音意识
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12年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后,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终身学习"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职责。
居峰
关键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教育
小说史视野中的时事小说被引量:1
2006年
明末清初时事小说近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时事小说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纳入到整个小说史视野中,梳理唐人小说、宋人话本、明代小说(包括白话和文言)及晚清小说是如何以小说方式讲述时事的,借此管窥小说史视野中时事小说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现象,其萌芽、发展、变化的规迹。
成敏
关键词:时事小说小说史文学类型明末清初古代文学研究
汉语词类划分应重视“排他法”
2014年
本文首先回顾学界对汉语词类划分中关于"排他法"的一些观点,并以汉语名词定义为例,说明在语法功能上,汉语词类常常难以从正面找到简单准确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直接定义。"排他法"是注重词类划分必要条件的方法,它的重要性是由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这个特点所决定的。接着讨论了"排他法"的两种表述及其在汉语词类划分中的作用,进而通过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组织的"样例理论"说明"排他法"的实用性。本文认为,无论是在理论探求还是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汉语词类划分都应该充分重视和提倡"排他法"的作用。
周韧
关键词:词类划分名词
消变中的科洛站话
站话是一个在黑龙江省境内处于东北官话区包围的、由官话与汉语其他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交融形成的特殊的方言岛,其基础为职业方言,根据其语言特点将其划归北方方言。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考察,本文主要讨论站话的形成及分布...
郭风岚
关键词:语言生活语言变化
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校庆系列学术会议
2012年
第九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2012年6月1日-2日。“语言与大脑”学术工作坊北京语言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2012年6月13日。2012年暑期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办,2012年8月15日-24日。
关键词:校庆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研究高级研讨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