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435 被引量:1,481H指数:17
- 相关作者:许向春符传博邹海平吴慧邢旭煌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多并发OLAP型查询性能预测方法被引量:2
- 2022年
- 数据库查询性能预测即预测查询的执行延迟时间,数据库查询延迟预测技术能够用于查询调度和查询进度显示等;当前的查询性能预测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预测分布式数据库中多并发查询导致CPU、I/O资源争用情形下的查询延迟;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数据库中预测并发OLAP型查询延迟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建立查询干扰度和查询敏感度模型来衡量资源(I/O,网络)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据此来预测不同执行环境下的查询性能;TPC-DS的实验结果表明,分析型查询预测的误差率在25%以下,说明该技术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查询执行时间。
- 刘骥超杜建华杜建华刘霄燕谢召干
-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
- 海南岛日最低、最高气温空间插值研究
-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同时还是我国反季节瓜菜生产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及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之一。但海南岛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农作物易发生寒害;春夏则易发生高温热害。目前海南岛气温观测站的站间距仍在10千...
- 张国峰; 白蕤; 李伟光; 蔡大鑫; 田光辉; 邹海平;
- 关键词: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
- 文献传递
- 三亚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 2023年
- 为了弄清三亚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三亚2009—2021年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及18个加密地面观测站的逐小时和日降水数据以及哈德莱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采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线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三亚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亚短时强降水呈北多南少和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EOF分解得到三亚短时强降水呈现全区一致和东西差异两种典型的空间分布模态,华南沿海海温异常是影响全区一致性降水模态的重要因子;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出现站次为19.1,76.33%的短时强降水集中在16.0~30.0 mm·h^(-1),短时强降水月变化呈双峰结构,峰值出现在7月份和9月份,87.32%的短时强降水出现在4~10月份;日变化的双峰结构明显,多发时段为04~05时、07~08时及16~17时;月平均短时强降水为26.6 mm·h^(-1),极端小时降水为107.4 mm·h^(-1),极端小时降水多由强对流系统引起.83.34%的暴雨过程伴有短时强降水,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短时强降水对暴雨总量的贡献为58.87%,对年降水总量的贡献为32.30%.
- 张日晶朱梅方勉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与海南岛秋季暴雨有关的一类热带中尺度涡旋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分别通过线性和非线性求解探讨造成2010年10月海南岛一次特大暴雨中一类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动力、热力机制,研究发现:(1)在副热带高压和大陆冷高压南侧反气旋性纬向水平风切变大值区、静力不稳定大气层结、积云对流潜热释放、低空急流、适当强度的冷空气有利于热带中尺度涡旋的形成和发展;(2)非线性惯性重力内波的孤立波解与这类热带中尺度涡旋有很好的联系,在静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下,热带中尺度涡旋的形态主要由对流凝结潜热加热所决定,即潜热加热下的孤立波解要求热带中尺度涡旋在垂直方向是一个浅薄的涡旋系统;另外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更有利于涡旋的发展和维持。基于天气事实分析的理论研究为深化影响海南的热带中尺度涡旋乃至南海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机理认识进行了探索。
- 吴俞李国平冯文
- 关键词:非线性
- 海南岛晨雨日数对橡胶产量影响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 2019年
- 选取海南岛18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量、20:00至次日08:00降水量和逐月天然橡胶单产,分析雨季期间(5-10月)晨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橡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每年5-10月平均晨雨日数为6.8~11.0 d/月,其中,9-10月晨雨日数最多,平均每3 d一遇;雨季期间各地累计晨雨日数在30.5~71.9 d之间,其中南部地区日数最多、东部地区其次,西部晨雨日数最少。小雨级别(>0.1 mm)的晨雨日数超过15 d/月,中雨级别(>5 mm)的晨雨日数超过5 d/月,橡胶月产量明显下降。极端晨雨日数,小雨级别在13~28 d/月,中雨级别在3~16 d/月,其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分别在18 d和11 d以上。5-10月平均晨雨日数占月降水日数的比例在30%~83%,9-10月高达60%~80%。
- 吴名杰陈小敏陈秋壮刘少军
- 关键词:天然橡胶割胶
- 海南岛地闪活动的时空特征与海陆风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海陆风是触发海南岛春夏季节对流天气的主要因素,对海南岛闪电活动有很大影响。利用2007—2008年以及2013年海南省气象局地闪定位监测网资料、中尺度气象自动站逐时地面风向风速等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海南岛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海陆风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地闪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大部分地区地闪主要发生在白天,特别是下午,而南部沿海和西部沿海地区的地闪在夜间较白天更为活跃。春夏季活跃的海陆风对海南岛地闪活动有很大影响,是导致海南岛地闪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北部内陆和东北部沿海地区,白天偏北海风与环境偏南风辐合,造成地闪活动多发生在白天;而在南部沿海地区,夜间偏北陆风常和环境偏南风辐合造成地闪在半夜和早晨更为活跃。
- 郭冬艳陈红陈有龙陈有龙
- 关键词:海陆风地闪
- 南海港口大风的环流特征及其预报指标——以海南洋浦港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本文以海南洋浦港为例,利用2015—2019年大风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大风过程的环流特征、发生机制及其预报指标。结果表明:(1)洋浦港大风过程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冷空气型、切变线型、热带气旋型和热低压型4种。(2)冷空气型大风主要是由强冷平流引发的;当925hPa关键区24h降温超过6℃且北风分量大于11.5m/s时,洋浦港6h后易发生冷空气型大风;切变线型大风主要产生于强对流引发的雷暴大风、飑线等;当925hPa低空切变线、500hPa南支槽等天气尺度系统出现有利配置,对流有效位能CAPE≥1500J·kg^(-1),且具有较合适的对流抑制能量CIN值时,易发生切变线型大风;热低压型大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海风锋密切相关;当海南岛西北部陆地与近海海面的6h变温之差≥3.5℃,CAPE≥1500J·kg^(-1),CIN≤20J·kg^(-1)时,海风锋极易触发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热带气旋型大风主要发生在TC中心附近的等压线密集带以及外围螺旋雨带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中。业务预报时可在数值预报基础上结合统计规律以及卫星、雷达等实况资料综合判定风力等级。
- 魏晓雯魏晓雯赵蕾陈亮
- 关键词:大风过程环流特征
- 强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特性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利用位于海南文昌市的90 m测风塔观测的强台风海鸥多层测风数据,分析了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风场时空特征、湍流强度、垂直风切变及阵风因子等风场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海鸥登陆期间,近地层各高度风速呈现"M"型双峰特征,最大风速出现在台风后风圈;台风过境前后,风向旋转了180°;近地层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各高度风速垂直切变符合对数和指数规律;粗糙度长度、风廓线幂指数、湍流强度、阵风系数等风场特性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降低;从台风外围至台风眼,粗糙度长度随风速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特征;台风眼内部风速垂直切变剧烈,前后风圈的风速垂直切变较弱;强风区湍流强度较弱,弱风区湍流强度较强;台风风圈的湍流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台风眼内湍流强度随高度先减小再增加;台风影响各阶段阵风系数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各高度层阵风系数遵循指数定律;阵风系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阵风系数随风速变化不明显。
- 赵小平朱晶晶樊晶贵志成
- 关键词:湍流强度风速廓线
- 海南省冬季暴雨时空分布及环流异常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利用1951—2016年海南岛18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海南岛冬季暴雨的时空特征,并以2008年12月27—28日和2013年12月14—15日两次冬季持续性暴雨过程为例,分析海南岛冬季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及其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近66 a来,海南岛冬季暴雨多发生在初冬(12月),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2000年以后冬季暴雨出现频繁;(2)海南岛冬季暴雨日数和雨量均自西向东逐渐递增,其中心均位于东南部的万宁地区;(3)典型冬季暴雨过程中,海南岛位于南支槽前、冷高压底后部,低层有偏东风急流维持,南支槽较常年偏强偏南,冷空气势力偏弱,加强的槽前扰动使得海南上空西南风异常增强,且出现了较强的水汽通量散度负异常(尤其是海南岛东部为负异常大值区),为海南冬季暴雨的发生提供水汽和扰动。
- 杨薇杨薇冯文冯文
- 关键词:冬季暴雨环流异常
- 卫星遥感在海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总结了海南省气象局卫星遥感业务的发展历程,在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监测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等领域应用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未来将依照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应用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省级遥感综合应用体系,重点提高微波遥感在海洋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能力,增强风暴潮、海洋水色等海洋气象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服务能力,为海南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区一中心”建设气象保障工作提供遥感支撑。
- 李伟光刘少军李勋张国峰蔡大鑫韩静赵婷
- 关键词:气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