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作品数:353 被引量:2,802H指数:29
相关作者:彭华茂李庆安白柳李沛沛李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8篇期刊文章
  • 10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0篇哲学宗教
  • 83篇文化科学
  • 36篇医药卫生
  • 33篇经济管理
  • 32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7篇青少年
  • 54篇少年
  • 44篇中介
  • 44篇儿童
  • 34篇社会
  • 31篇中介作用
  • 29篇心理
  • 28篇抑郁
  • 25篇大学生
  • 23篇老年
  • 22篇婚姻
  • 20篇老年人
  • 19篇自伤
  • 19篇自我
  • 19篇流动儿童
  • 18篇情绪
  • 17篇教育
  • 16篇幸福感
  • 15篇留守
  • 14篇亲子

机构

  • 34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7篇中央财经大学
  • 15篇天津师范大学
  • 11篇安徽大学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中国青年政治...
  • 4篇广州大学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安顺学院
  • 3篇鲁东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侯娟
  • 5篇王玉龙
  • 4篇林崇德
  • 4篇林琳
  • 4篇白学军
  • 3篇袁晓娇
  • 3篇龚先旻
  • 3篇琚晓燕
  • 3篇聂衍刚
  • 2篇胡义秋
  • 2篇范兴华
  • 2篇陈英和
  • 2篇方晓义
  • 2篇李永鑫
  • 2篇赵景欣
  • 2篇申子姣
  • 2篇雷秀雅
  • 2篇张明妍
  • 2篇张锦涛
  • 2篇邓林园

传媒

  • 69篇心理发展与教...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3篇心理与行为研...
  • 20篇心理学报
  • 19篇中国临床心理...
  • 14篇第二十一届全...
  • 8篇教育家
  • 7篇心理科学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中国特殊教育
  • 4篇人民教育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心理学探新
  • 3篇老龄科学研究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心理...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教育科学

年份

  • 4篇2025
  • 30篇2024
  • 50篇2023
  • 26篇2022
  • 36篇2021
  • 25篇2020
  • 51篇2019
  • 58篇2018
  • 58篇2017
  • 3篇2007
  • 1篇2003
  • 1篇1997
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择偶价值感的中介及自尊的调节作用
2024年
采用情境故事法启动基于职业资源的择偶优劣势,以567师范大学生为有效被试,考察择偶优劣势对师范大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并分析择偶价值感和自尊在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择偶优劣势显著影响了师范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和外在价值认同,但对职业认同总分及其他维度(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效能、内在价值认同、意志行为认同)的影响不显著;(2)择偶优劣势通过择偶价值感的中介作用影响外在价值认同,自尊调节该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高自尊个体的择偶价值感受择偶优劣势的影响相对较小;(3)随着自尊水平的下降,择偶价值感在择偶优劣势对外在价值认同影响中的中介效应随之增大。研究为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鑫强李金文卢红燕赖正伟李佳源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自尊
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概念框架、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被引量:18
2019年
教育期望作为个体教育获得的有效预测变量,无论是对个体发展,还是对国家整体人口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直备受关注。以往大量研究主要聚焦于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与子女发展之间以及子女自我教育期望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父母教育期望与子女教育期望之间的差异(简称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并未足够重视,只有少量实证研究与理论研讨。本文对该领域已有多学科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的概念框架,明确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可细分八种类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阐述了各类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子女、父母、文化背景等多角度提出了影响各类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的因素。本文还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从厘清概念框架、改进差异计算方法、构建理论模型、丰富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亲子间教育期望差异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罗良郭筱琳
关键词:影响因素
老年人对夫妻间负性事件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问卷法对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进行间隔两年的重复测量,探讨在夫妻关系内负性事件发生时个体使用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共收集两次数据,第一期有效被试为615名,平均年龄67.48岁(SD=5.08);第二期数据在两年之后收集,共追踪到有效被试352名,平均年龄66.88岁(SD=4.95)。采用第一期数据分析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回归分析显示接受、灾难化、沉思和理性分析策略的使用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两期的追踪数据做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预测随后两年间他责、沉思策略的使用,婚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在随后两年中会更少使用他责和沉思策略,而前期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两年后的婚姻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
叶婉青李晓彤王大华
关键词:婚姻满意度老年夫妻
青少年大五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究家庭功能在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973名中学生被试完成基本人口学问卷、网络成瘾量表、人格五因素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结果:(1)人格特征可以显著预测网络成瘾。其中,情绪性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责任心、宜人性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2)家庭功能在情绪性、责任心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宜人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在治疗中,可针对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功能进行积极干预,从而减轻其成瘾症状。
侯娟樊宁秦欢方晓义
关键词:青少年大五人格家庭功能网络成瘾
应对配偶不忠:宽恕及其应对资源和策略
配偶不忠是婚姻中最具伤害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给出轨者及其伴侣带来创伤,而且严重威胁到婚姻关系。因此,良好的应对配偶不忠对个人成长和婚姻幸福都十分重要。前人研究发现,宽恕是对配偶不忠的最佳应对。
唐怡欣池培莲蔺秀云
关键词:宽恕应对资源
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幸福感等一系列积极心理与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因此,确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对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已...
易梅田园明桦黄四林
关键词:公正世界信念人际信任社会责任感性别差异大学生
祖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校活动卷入的关系: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以北京市35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祖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校活动卷入的关系,并检验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后,祖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学校活动卷入仍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其中介机制包含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两条路径:(1)祖父母温暖接纳的教养行为越多,溺爱纵容的教养行为越少,初中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就越低,进而其学校活动卷入程度就越高;(2)祖父母温暖接纳的教养行为越多,言语敌意和溺爱纵容的教养行为越少,初中生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水平就越高,进而其学校活动卷入程度也越高。
傅鑫媛邹雅雯伍俊辉刘小兰
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建议被引量:11
2019年
中小学教材编写的心理化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的建议,借助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这个交流平台,今天我围绕这一命题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建议。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编写中小学建材的出发点大家知道,我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
林崇德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教材编写心理化发展心理学年龄特征
营造成长需要的养育环境
2019年
"熊孩子"是近年来广泛传播的用于形容调皮捣蛋、破坏力强的儿童的词语。被称为"熊孩子"的儿童通常精力充沛、行为冲动、难以管教,有时还带有攻击性。面对"熊孩子",旁观者常常大呼头疼,家长也感到疲于应付。那么,"熊孩子"为什么会"熊"?父母如何教养才能使他们不"熊"呢?
张梦圆郭震寇彧
关键词:溺爱型
核心素养框架下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被引量:49
2019年
科学素养是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重要基础,是个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指导,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历史梳理及国际比较研究,提炼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科学素养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时代性等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科学素养结构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科学探究三大关键成分。在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系统把握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入手,高度重视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教育模式,同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机制。
王泉泉魏铭刘霞
关键词:理性思维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