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74 被引量:211H指数:8
- 相关作者:杨翠云朱琼美李华昌郭先荣施靖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临沧市艾滋病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为全面了解临沧市艾滋病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应用情况,比对分析快速检测替代策略与传统蛋白印迹法(WB)确证检测策略差异,总结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临沧市2018~2023年报告病例资料,使用Excel整理统计出使用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和WB确证检测策略的病例,并对其检测单位、结果报告时限进行统计分析,比对两种确证方法成本效益差异。结果2018~2023年临沧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383例,其中使用快速替代检测2871例,占报告数的84.9%,快速替代检测从筛查阳性到出确证结果报告的平均时间为2.9d;使用WB确证检测512例,占报告数的15.1%,WB确证检测从筛查阳性到出结果报告的平均时间为4.8d,是快速替代检测的1.7倍。WB确证检测成本约为快速替代检测的8倍。结论艾滋病快速检测替代策略已在临沧市广泛应用,全市各类艾滋病实验室能规范有序地开展快速替代检测,通过6年实践应用,快速替代检测已成为临沧市艾滋病确证检测的主要检测手段,与WB确证检测相比,优点是方便快捷、简单易行、快速高效,能有效地节约检测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确证检测可及性,为有效发现感染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 朱琼美李晶杨翠云董莉娟付廷早
- 关键词:艾滋病
- 临沧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 2017年
- 目的研究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临沧市某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8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内容作调查,重点分析当前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自我护理知识需求,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状况,了解患者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探析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期望。结果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以及对病症预后改善知识需求最为迫切,同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需求也超过90%以上;患者对于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获取途径多来自于医护工作者的讲解,占总比85.87%(158/184);对于健康教育方式多期望获得医护工作者的个体化宣教指导。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针对患者健康知识的教育需求关注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患者自身以及家属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能力,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正确认识糖尿病的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 顾娅芬
- 关键词:糖尿病
- 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状及工作建议
- 刘红兵
- 某市2011年~2014年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2011年~2014年云南省临沧市建档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2014年建档并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的8497例患者一般信息进行核对和整理,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对云南省临沧市纳入国家信息系统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99.74,P〈0.05),汉族患者居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8~44岁;2文化程度在小学、文盲和半文盲阶段的发病最高,无家族史和已婚患者的发病率也较高;3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总人数的94.14%,贫困并且在标准贫困线标准以下的人群,占总人数的99.58%;4主要类型为精神分裂症,发病人数为7018例,所占比例高达82.59%;5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凤庆县,其次是云县、永德县、耿马县和临翔区等。结论 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男性、青春期和中年期、受教育程度低、农民、低收入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群众知晓率。
- 顾娅芬
- 关键词:严重精神障碍流行病学患者管理
- 云南省临沧市1952年1月-2020年12月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治历程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云南省临沧市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治历程,评估临沧市疟疾防治成效,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沧市1952年1月—2020年12月疟疾疫情和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临沧市疟疾流行特征和防治历程。结果1952—2020年临沧市共报告疟疾病例493641例,死亡1944例,病死率为0.39%;发病高峰期为1953年和1973年;1990—2020年间日疟病例数占全市报告总数的76.37%,恶性疟占18.87%,未分型占4.75%。疟疾防治经历了疟疾流行基线调查与防治试点、控制疟疾发病率、疟疾大幅度回升与控制暴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和巩固扩大防治成果、消除疟疾5个阶段。2015年报告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8年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认证。结论临沧市已到达消除疟疾标准,但疟疾流行因素依然存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防止疟疾再传播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 吕全杨平施靖孙晓东李华昌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探析
- 2022年
- 观察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消化内科于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分两组,各53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于参照组基础上使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率较高,各类症状改善时间短,各项胃黏膜病理表现积分、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减少复发,且对临床安全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毕绍春
- 关键词:消化内科症状改善
- 云南省临沧市453例HIV^+/AIDS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18年内累计死亡的453例HIV+/AIDS者进行分析,了解该市HIV+/AIDS死亡特点。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453例HIV+/AIDS死亡者进行人口学资料、传播途径、不同的死亡年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53例HIV+/AIDS死亡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其他民族,注射毒品途径多于性传播途径;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上看,注射毒品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年限的中位数为2.0年,异性性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年限的中位数为0.3年,比注射毒品途径的死亡年限中位数小;经相关分析,注射毒品途径和异性性传播途径的H IV+/AIDS死亡比例随年限的增加而降低(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0.943。经曲线拟合,注射毒品途径和异性性传播途径的HIV+/AIDS死亡比例(Y)与年限(X)的关系分别为Y=1.3318+5.1056/X,Y=-4.2557+9.7111/X。结论临沧市18年内,累计死亡的453例H IV+/AIDS中,HIV+/AIDS死亡比例在前三年内较高,在前两年内,异性性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速度快于注射毒品传播途径HIV+/AIDS死亡速度。
- 郭先荣阮元彭霞郑克勤刘淮李洪
- 2011~2020年临沧市麻风流行状况分析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临沧市近10年麻风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风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临沧市各县(区)(2011~2020)年麻风疫情报告资料。结果 2011年至2020年临沧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例66例,2011年发现率为0.54/10万、患病率分别为2.35/10万。2020年发现率下降至0.04/10万,患病率下降至0.1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确诊年龄以(35~54)岁为主,平均确诊年龄为42.20岁;无儿童病例;多菌型占比为68.18%;病人确诊时Ⅱ级畸残率15.15%;平均延迟期在两年以内的占75.75%;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为主。结论临沧市麻风疫情呈持续下降趋势,控制成效显著,防治成果得到巩固。
- 杨平税铁军张波崔鑫
- 关键词:麻风流行病学
- 云南省中缅边境2015年一起登革热暴发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对2015年云南省中缅边境一起登革热暴发查明病因,对流行的登革病毒(DENV)进行分子特征分析,为疾病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DENV NS1抗原阳性血清中的DENV特异核酸(CprM基因),对阳性标本用DENV E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并将PCR产物送测序,经拼接剪切后的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BLAST比对,在Megalign中计算核苷酸相似性;在GenBank中选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度的DENV E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在Mega 5.05 软件中采用邻接(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对25份中国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本地病例和14份缅甸输入病例DENV NS1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DENV特异核酸检测,共有21份本地和10份缅甸输入病例标本为DENV-1阳性,其余8份为DENV阴性。测序得到13株(8株来源于本地病例,5株来源于输入病例)1 485 bp的E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12株(9株来源于本地病例和3株来源于输入病例)406 bp的CprM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为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3株E基因序列均属于DENV-1的基因Ⅰ型,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 本次登革热暴发由DENV-1的基因Ⅰ型引起,该病毒与相邻缅甸区域流行的DENV进化关系最近,当地需加强对登革热防控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登革热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 郭晓芳杨明东姜进勇李华昌朱崇革桂琴卜力群周红宁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 云南省禄劝县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2023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禄劝县小型兽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为禄劝县鼠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禄劝县辖区海拔1000~3700 m间选择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等生境进行小型兽类的调查取样,所获数据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3目7科14属27种共408只,总捕获率为13.07%;居民区优势种为黄胸鼠(45.46%)、褐家鼠(36.36%)和小家鼠(18.18%),野外优势种为齐氏姬鼠(19.95%)和大绒鼠(19.69%);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3种生境的捕获率分别为1.75%、18.97%和3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85,P<0.001)。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农耕区最高,优势度和均匀度以居民区最高;在海拔梯度Ⅲ~Ⅴ带(2000~3500 m)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高;丰富度与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到一定海拔梯度后缓慢下降,呈单峰分布。结论禄劝县小型兽类物种丰富;黄胸鼠、褐家鼠与齐氏姬鼠、大绒鼠分别为居民区与农耕区或林区的优势种,提示当地存在鼠传疾病流行传播的潜在风险。
- 李玉琼毛美娟段兴德刘正祥耿占凯李兴能张荣兵程盼李春霞刘美琪邵宗体
- 关键词:小型兽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