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创新基地

作品数:24 被引量:239H指数:10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伦理
  • 4篇儒学
  • 3篇儒家
  • 2篇中国学术
  • 2篇私人
  • 2篇文化
  • 2篇交往
  • 2篇公共性
  • 2篇共通
  • 1篇当代境遇
  • 1篇当代语境
  • 1篇道风
  • 1篇道家
  • 1篇多德
  • 1篇心性
  • 1篇心性本体
  • 1篇性命
  • 1篇性情
  • 1篇性情论
  • 1篇学术定位

机构

  • 2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李景林
  • 8篇廖申白
  • 2篇朱志敏
  • 1篇田智忠
  • 1篇晏辉
  • 1篇吴向东

传媒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齐鲁学刊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被引量:3
2006年
农耕文明中国在交往或实践活动方面造成了一个与私人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非常发育,但范围比较狭窄的私人交往社会。这个交往社会中的私人关系以及产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异常稳定的性质。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它造成家族成员的过大规模的聚居,形成了择偶和婚姻方面的许多禁忌、繁缛的私人交往礼节和人情往来上的过大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村落中的人们去外界、去城市追求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社会的基础及其秩序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历经王朝的变迁而没有根本变动。这个社会基础的改造或改进是中国最近的近两百年的社会思想中的一个主题,尽管它常常被别的话题压倒。直到最近几十年间,这个社会才在基本结构上发生着一些深层的改变。在总体上,在这近两百年的历史上发生的是中国人的交往生活的一种缓慢而带有根本性质的转变,即这种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
廖申白
关键词:公共性
农耕文明中国之省思:从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谈起被引量:2
2007年
农耕文明中国在给人类带来历史性的文明进步的同时,也造成独特的文化观念的现实。它的成就令华夏子孙自豪,但也有重要的值得省思的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待人工活动和自然的关系的理解。聚居的农耕生产活动方式内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摧毁式的掠夺态度。获得铲除了自然植被的土地的欲望在聚居的人口对承载人口的耕作土地造成过大压力时会变得分外强烈。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以扩大耕作土地,尤其是大规模水利工程,被看作是人征服自然的象征。自然是人的母亲、人的生命的来源的古朴观念隐退了,对人类的生命之母的敬畏消失了。聚居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人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观念。我们习惯于用“荒”言说人力未及的环境,用“野”言说未经人力加工和培育的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状态,即是例证。在工业文明之先,农耕文明的文化观念已经改变了人类对于自身同自然界的关系的具有原始的真实性的理解。人类思想在今天已经认识到这种改变是成问题的。但这种省思应当从对农耕文明的省思开始。
廖申白
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被引量:27
2006年
廖申白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哲学家
守望家园——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被引量:18
2006年
在原初意义上,家庭具备生育、经济、教化和关怀功能。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背景下,家庭的原初功能会分离、弱化甚至消失。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在不同人群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新的配置方式,女性可在新的配置方式中获得相当份额的缘故。当婚姻与家庭的当事人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建构和解构婚姻与家庭,而在客观上没有伤害他人和社会时,其伦理性为弱势;当这种建构与解构客观上殃及他人、子女的利益时,其行为的伦理性为强势。人类家庭及其伦理的当代形态所涉及到的不止是个人如何生活、想怎样生活的问题,更涉及到家庭在当代生活中到底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方式,既受到社会整合方式的影响,又受到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制约。对此问题的研究,伦理分析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维度。
晏辉
关键词:家庭伦理社会转型解构家庭责任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被引量:22
2006年
郭简《六德》篇讲“仁内义外”,孟子则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而主仁义内在。学者疑之,至有据此否定郭简思想属思孟学派者。本文指出:《六德》篇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名词相同,但内涵迥异。郭简《六德》篇的“仁内义外说”,讲家族内、外治理方法的区别;告子所持“仁内义外说”,则是由人的情感生活与道德普遍性之割裂,而引生一人性“白板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言治道,表达了儒家的一贯思想,亦为孟子所肯定。但告子“仁内义外说”所表述的人性论,则与儒家尤其思孟一系的核心思想相抵触,故为孟子所驳斥。孟子与告子有关“仁内义外说”的论辩,凸显了孟子人性论的根本特色和精神实质。孟子仁义内在于人的实存和情感生活的性善论,为《六德》篇“仁内义外说”所表达的儒家治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者本无矛盾,不能据此而将《六德》乃至郭店儒简排拒于思孟学派之外。
李景林
关键词:仁义内在仁义
百家争鸣的来龙去脉被引量:1
2006年
朱志敏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代双百方针《汉书》文化学术
文化的“无用之用”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契机和天命被引量:3
2007年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李景林
关键词:人文化成功利性儒学无用之用文化意识
“做事”:日常语言中朦胧的公共交往伦理观念被引量:8
2005年
Along with the notion of ‘making yourself a person’ (‘zuo ren’), the notion of ’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 (‘zuo shi’) in ordinary Chinese is basically a notion of the norms of practical affairs in communications, carrying typically obscure meanings and denoting affairs in some ‘outside’ would. Ordinary Chinese language not only distinguishes these two notions from each other, but also defines a dictionary order with affairs of ‘inside’ world prior to those of ‘outside’ world. The reference to‘affairs’ (‘shi’) instead of‘person’ (‘ren’) of this no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actical affairs of‘outside’ world are regarded not as so close to the person itself as those of‘inside’ world. Because of these qualities, although including no definite rules, the notion of‘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still holds some normative meanings. These meanings are indirectly related to the notion of‘person’formed in private communications, out of the latter some obscure requirements like‘to do things according to your good sense’ and‘to do things seriously’ arising, and emerge as some mixture with an opportunist attitude out of the need of earning a life. The core world of family is marginalized in the public transition of communications. There are reasons to anticipate that in this process the notion of‘managing your own affairs’ will undergo more radical changes than that of‘making yourself a person’.
廖申白
关键词:日常语言伦理观念朦胧技艺性交往性
“学”何以能“乐”——《论语》“学而时习”章解义被引量:4
2005年
《论语·学而》首章三句话,有着内在的意义关联。“有明而乐”、“人不知不愠”,讲的是人的生活和德性修养之事。学所以能“乐”,乃在于这“学”是表现整体生命的“学”,而不单纯以知识技艺为内容。孔子并不否定知识技艺,他对知识技艺的态度,可以用“游于艺”一语来概括。生命要由“道(德、仁)”为人的分化了的现实存有奠基,并起到整合的作用。人通过道德修养的路,才能达到存在的真实。“学”,保持在它的生命整体的意义中,才能是“乐”。
李景林
关键词:孔子生命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被引量:10
2007年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景林
关键词:知止文化认同历史精神本土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