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3,222 被引量:10,393H指数:31
相关作者:伊松林蒋建新赵广杰高建民张双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98篇期刊文章
  • 547篇会议论文
  • 30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1,1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74篇农业科学
  • 688篇化学工程
  • 20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4篇文化科学
  • 154篇建筑科学
  • 112篇理学
  • 9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6篇艺术
  • 61篇动力工程及工...
  • 39篇经济管理
  • 33篇生物学
  • 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医药卫生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历史地理
  • 9篇电气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78篇木材
  • 156篇树脂
  • 147篇改性
  • 144篇家具
  • 143篇复合材料
  • 143篇复合材
  • 137篇教学
  • 126篇纤维
  • 106篇木材干燥
  • 96篇杨木
  • 96篇热解
  • 92篇力学性能
  • 92篇力学性
  • 87篇纳米
  • 86篇阻燃
  • 83篇纤维素
  • 79篇课程
  • 73篇光谱
  • 71篇胶合
  • 65篇落叶松

机构

  • 3,18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8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7篇西南林业大学
  • 36篇国际竹藤中心
  • 27篇南京野生植物...
  • 24篇清华大学
  • 24篇浙江林学院
  • 24篇国家林业局
  • 22篇教育部
  • 21篇中南林业科技...
  • 20篇河北农业大学
  • 1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7篇天津科技大学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北华大学
  • 12篇广西大学
  • 11篇广西生态工程...

作者

  • 168篇张璧光
  • 166篇赵广杰
  • 133篇常建民
  • 128篇伊松林
  • 126篇李黎
  • 116篇曹金珍
  • 110篇高建民
  • 107篇张双保
  • 105篇李建章
  • 105篇蒋建新
  • 96篇张力平
  • 88篇母军
  • 85篇蒲俊文
  • 82篇姚春丽
  • 80篇张求慧
  • 80篇何静
  • 74篇于志明
  • 72篇吴玉英
  • 63篇郭洪武
  • 54篇刘毅

传媒

  • 39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41篇家具与室内装...
  • 118篇木材加工机械
  • 101篇中国林业教育
  • 94篇林产工业
  • 85篇林业机械与木...
  • 84篇林产化学与工...
  • 80篇家具
  • 79篇木材工业
  • 56篇纸和造纸
  • 55篇林业工程学报
  • 50篇艺术教育
  • 43篇中国人造板
  • 41篇林业科学
  • 38篇化工新型材料
  • 35篇精细与专用化...
  • 34篇生物质化学工...
  • 32篇现代化工
  • 30篇中华纸业
  • 29篇造纸科学与技...

年份

  • 5篇2024
  • 86篇2023
  • 102篇2022
  • 96篇2021
  • 88篇2020
  • 110篇2019
  • 128篇2018
  • 106篇2017
  • 154篇2016
  • 151篇2015
  • 147篇2014
  • 197篇2013
  • 163篇2012
  • 238篇2011
  • 221篇2010
  • 293篇2009
  • 168篇2008
  • 163篇2007
  • 145篇2006
  • 118篇2005
3,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木高温热泵干燥的节能分析
对杨木高温热泵(除湿)干燥进行试验研究和能耗分析,并将高温热泵干燥与常规干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各阶段节能效果有较大差异,前期节能效果最好,平均能量回收率为30.5%;高温热泵干燥与常规干燥的对比表明,在同样...
刘鑫钰高建民王天龙张璧光
关键词:除湿干燥节能环保杨木
四种不同原料生物油的化学组分分析
为了测定生物油的化学组分并比较不同原料对生物油化学组分的影响,本文采用气质联用(GC-MS)定性分析和气相色谱(GC)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了杨木、落叶松、玉米秸秆和棉秸秆四种生物质快速热解油(生物油)的主要化学组分。...
景亮晶何明明张立塔常建民李瑞王鹏起
关键词: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化学组分
文献传递
SCFB-6型自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设备的研制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SCFB-6型自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设备,主要包括:加热系统、进料系统、反应系统、气固分离系统、冷凝系统以及监测控制系统。该装置工艺流程科学合理、节能高效,设备布局紧凑、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
车颜喆田红星王文亮常建民
关键词:生物质快速热解
浅析传统木材干燥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被引量:4
2014年
阐述了我国传统木材干燥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指出,采用除湿机和热管换热器等设备回收干燥室排气余热,是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完善干燥室的设备配置和运行管理也有可观的节能潜力。介绍了几种联合干燥技术,提出这将是今后节能减排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指出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将有利于保障木材干燥质量和节能。
张璧光周永东伊松林
关键词:节能减排
造纸剩余物竹屑含量对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索造纸剩余物竹屑高效利用新途径,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竹屑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竹屑质量分数为70%时,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加入竹屑降低了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但提高了其高温耐烧蚀性;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结晶度随着竹屑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当竹屑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在承受动态载荷时刚性好,热变形小。
羡瑜王翠翠王戈任文涵程海涛
关键词:竹屑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绿色糖单孢菌胞外酶漂白桉木硫酸盐浆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用绿色糖单孢菌分泌的含有木素过氧化物酶与木聚糖酶复合胞外酶漂白桉木KP浆,对其进行单段酶处理及后续化学漂白,探讨生物酶预处理对纸浆可漂性以及漂白废水污染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处理可改善桉木KP浆的可漂性,在后续漂白条件相同情况下,酶处理可使桉木KP浆白度增加6.3%ISO;在达到相近白度时,后续DED漂白的总用氯量可减少30%,漂白废水的悬浮物、色度和CODC r分别降低了22.7%、28.1%和26.2%。
翟楠吴玉英谢响明丁梦璇
关键词:生物漂白桉木KP浆
自攻螺钉与榫卯连接CLT墙体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正交胶合木(CLT)的出现使木结构建筑突破了以往的层高限制,但现在采用的金属连接件连接方式降低了CLT材料的使用效率,浪费了CLT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势。因此,连接节点成为CLT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对榫卯连接在CLT墙体-墙体处的节点应用进行抗剪性能研究,并与自攻螺钉的连接性能相比较,以探究榫卯连接节点在CLT建筑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自攻螺钉与燕尾榫连接的两类CLT墙体节点H型试件进行单调与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试件在纯剪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参数,并结合破坏现象比较分析了两类试件的初始刚度、最大承载力、耗能、刚度退化、强度退化等力学特性。【结果】钉节点一般先于CLT材料破坏,并损坏连接处木材,而燕尾榫节点后于CLT材料发生破坏;在单调加载试验中,燕尾榫节点的延性略低于钉节点,但最大承载力、极限位移、屈服荷载、屈服位移与耗能分别高出钉节点313.50%、35.38%、370.80%、92.76%、459.64%;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钉节点延性较差,燕尾榫节点延性相对较好,燕尾榫正向加载的最大承载力高出钉节点455.54%,负向加载的最大承载力高出钉节点234.74%,且燕尾榫节点维持刚度和强度的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均优于钉节点。【结论】与钉节点相比,燕尾榫节点可以更大地发挥CLT材料的优点,以推动CLT建筑的工程应用。
林沁雨文程生刁玥燕力榕高颖
关键词:CLT自攻螺钉榫卯力学性能
脱木素对糠醛渣同步糖化发酵乙醇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对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糠醛渣样品进行同步糖化发酵转化乙醇研究。结果表明,木素脱除提高糠醛渣转化乙醇得率。与未处理糠醛渣相比,脱木素糠醛渣样品发酵96h后水解液中乙醇浓度由6.8g/L提高至14.5g/L,乙醇转化率由50.6%提高至69.35%。
邢杨卜令习朱莉伟蒋建新
关键词:糠醛渣木素同步糖化发酵乙醇
三年生四倍体刺槐SFP-AQ制浆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四倍体刺槐作为一种新的速生树种,是造纸工业潜在的纤维资源。本文对四倍体刺槐(三年生)进行了制浆性能的研究。对四倍体刺槐木材原料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SFP-AQ甲醛助剂法制浆,运用蒸煮正交实验,得出四倍体刺槐(三年生)的较优蒸煮工艺条件:用碱量(以Na2O计)16%~18%,亚硫酸化度40%~50%,80℃~135℃一次升温,升温时间110min,保温1h,135℃~165℃二次升温,升温时间50min,保温1h。液比1:5.5。Na2CO3用量2.3%,AQ用量0.05%,甲醛用量2.5%。四倍体刺槐(三年生)在打浆度为47.00SR~52.00SR时,具有较好的纸张物理性能:抗张指数70.7N.m/g,撕裂指数18.52mN.m2/g,耐折度270次,紧度0.53g/cm3,松厚度1.914cm3/g。三年生四倍体刺槐比较适用于制浆造纸。
谈滔姚春丽王小琴邹鑫
关键词:物理性能制浆造纸正交实验
基于LFNMR的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察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横向弛豫特性,以阐释干燥时木材中水分状态的变化机制,为木材干燥及水分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20 mm(L)×5 mm(R)×5 mm(T)的南方松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法将试材从饱水状态干燥至约5%含水率,通过定期测定含水率和横向弛豫时间,分析木材干燥时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情况,探究自由水与吸着水的分界及其与纤维饱和点的关系。【结果】1)饱水试材存在2个明显的弛豫峰和1个峰肩,三者的横向弛豫时间为67.65、1.24和11~13 ms,分别对应着细胞腔中的自由水、细胞壁中的吸着水和微毛细管系统中的毛细管水。2)木材干燥初期,自由水含水率不断下降,在总含水率为20%左右时,自由水才蒸发殆尽;吸着水含量在木材干燥至40%总含水率时基本保持不变,当总含水率降到40%以下时,吸着水即开始解吸。3)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自由水的横向弛豫时间随含水率的降低而不断减小;而多、单分子层吸着水的横向弛豫时间则以6%左右的含水率为界分别表现出轻微下降和显著下降的不同趋势。【结论】1)木材中主要存在3种类型的水分,分别为自由水、吸着水和毛细管水。2)平均含水率在传统定义的纤维饱和点(30%)以下时自由水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分布不均造成的,且在40%~20%含水率范围内,木材表层发生吸着水解吸的同时其芯层仍有自由水的排除。3)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自由水、吸着水弛豫峰的顶点位置持续左移,揭示2种水分的平均横向弛豫时间不断减小,即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对残余水分的束缚逐渐增强,干燥难度也随之增加。
马尔妮王望李想杨甜甜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纤维饱和点木材干燥水分
共3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