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164 被引量:468H指数:9
- 相关作者:黄江荣黄绍毅黄革李建明唐保晖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2009-2010年河池市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河池市食品中重金属铅、镉、汞污染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为建立食品污染物的控制和监测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河池市城区范围内的154份食品进行了重金属铅、镉、汞3个指标的监测检验。结果共检测样品154份,铅含量超标74份,超标率48.05%;镉含量超标18份,超标率11.69%;汞含量全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54份样品中只有3份检出微量汞,其余均未检出。结论河池市各类食品中受重金属汞污染的风险较少,但有部分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铅、镉重金属污染,尤其是蔬菜、大米、玉米、面粉、干食用菌、鲜(冻)类等受铅的污染相当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与工业"三废"排放、污泥、城市垃圾和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应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同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 唐保晖黄丽华邓雄鹰
-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污染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农村自酿/散白酒中甲醇、杂醇油含量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农村自酿/散白酒中甲醇、杂醇油含量分析.方法:TR-WAX(30m×0.32mm×0.25μm)是毛细管色谱柱,乙酸正戊酯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择程序升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农村自酿/散白酒中甲醇、杂醇油的最佳条件.结果:待测组分的分离度、保留时间和灵敏度,均受到柱温直接影响.当高时最佳温度为55℃,甲醇与乙醇分离度差,之后选择程序升温,较慢速度,之后出的峰扁平,最佳升温速度是10℃/min,速度快,分离效果好;重复测定6次3份不同浓度的酒样,对相对标准偏差进行计算,而加标回收试验,是加入高中低3个浓度标准,分别测定6次:1.21%~3.93%间是相对标准偏差;91.5%~101%间,是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在100mL的容量瓶中,放置准确称量之后的异戊醇、甲醇、异丁醇600mg,取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异戊醇6.00mg/mL、甲醇6.00mg/mL,异丁醇6.00mg/mL.色谱条件.柱温50℃保持1min,进样器220℃,检测器250℃,之后载气1.0mL/min,以10℃/min升温至140℃,分流比5:1,空气为300mL/min,进样量1μL,尾吹25mL/min,氢气30mL/min.结论:针对农村自酿/散白酒,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适用于对白酒中杂醇油、甲醇的测定,此方式精密度好、准确灵敏,结果满意,可满足酒的卫生检测要求.
- 邓雄鹰
- 关键词:农村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甲醇杂醇油
- 河池市1980—2011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河池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与调整预防控制流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河池市1980—2011年流脑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河池市1980—2011年共报告流脑2 393例,年平均发病率2.08/10万(2 393/115 186 375);病死254例,年平均病死率10.61%(254/2 393)。地区分布高度分散;1~4月为发病高峰;1980—1999年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000年后以15岁以上为主,年龄明显高移;以农民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多;偶有暴发疫情。结论河池市近年流脑有发病率低、病死率高、病例高度分散、发病年龄高移等特点。将脑膜炎奈瑟菌(Nm)多糖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并定期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Nm多糖疫苗普种或查漏补种工作,结合加强疾病监测等综合措施,可以达到基本消除流脑的目标。
- 黄绍毅吴蓓梁章琴宁明媚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病原学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对引起一起传染病暴发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疫情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发热患者血标本547份,市政供水水样188份,学校自备水6份,食品33份,食品、供水从业人员及患者密切接触者粪便1 310份,按GB/T 4789.4-2008和W S/T 13-1996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547份血标本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89株,阳性率16.27%(89/547);1 310份肛拭子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6株,阳性率0.46%(6/1 310);188份市政供水水样和6份学校自备水样均未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市政供水余氯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学校自备水均未检出余氯,但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33份食品未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引起此次疫情暴发流行的病原菌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自备水源受到污染引发病例和与患者接触传播是引起此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原因。
- 唐保晖黄丽华吴林洪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 浅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策略构架被引量:4
- 2016年
- 我国疾控中心系统中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包括日常办公用品(如: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车辆等等)以及专项的固定资产(如:构建PCR实验室的设备、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的相关配套设施等等),本文就我国疾控中心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做了简单论述。
- 农李贝
- 关键词:疾控中心管理策略
- SARS病原来源追查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研究
-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是进入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新型传染病,在2003-2004年在全球范围引起大暴发。SARS主要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发展迅速,以家庭和医院内的聚...
- 关键词:
-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冠状病毒感染自然疫源性疾病
- 广西河池市2010年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年河池市流动人口疟疾流行情况,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所辖11个市、县、区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人14例,其中恶性疟(P.f)5例(死亡1例),间日疟(P.v)8例,混合感染1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外出史,12例外出缅甸,1例外出安哥拉,1例外出海南岛。结论尽管当地存在大量的传疟媒介,但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未发现输入性继发病例。
- 冯延新蒋智华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流动人口
- 广西部分地区自然人群中Y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和免疫水平调查
- 目的:探讨广西自然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Y群的感染情况及免疫水平,为流脑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广西梧州市、南丹县、来宾市和全州县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共调查0~82岁人群434人。调查对象采集咽拭子进行脑膜炎奈...
- 权怡梁大斌吴兴华秦卫文罗成惠崔萱林谢贵林廖和壮方锦嵩黄贵彪田兴寿蓝荣伟麦浩邓群韦东禄
- 关键词:脑脊髓膜炎抗体测定免疫水平
- 文献传递
- 5例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疑似疫苗异常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5例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婴幼儿是否为疫苗异常反应导致。方法:选择本社区2008年1月-2011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婴幼儿5例,收集其临床治疗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第1例死亡婴儿,女,出生年月为2010年11月20日,为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第2例男,出生年月为2003年7月15日,为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第3例男,2011年12月5日出生,第2次接种;第4例女,2010年2月5日出生,为第2次接种,同时接种卡介苗(BCG);第5例女,2009年11月20日出生,为首次接种。所有疫苗均未出现问题。死亡原因均与疫苗无直接关系。结论:5例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与疫苗及接种等无关,均为婴幼儿意外导致,同时说明本疫苗安全性高,无需担心,可以放心接种,预防乙肝,降低乙肝发生率。
- 黄绍毅
- 关键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
- 门诊预防接种室的护理管理被引量:4
- 2014年
- 总结门诊预防接种室的护理管理措施,规范预防接种室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减少纠纷,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各类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从而有效提升儿童免疫接种的质量。
- 谢林
- 关键词:预防接种计划免疫门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