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燕山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合作机构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等离子
  • 3篇等离子体电解
  • 2篇渗氮
  • 2篇碳氮共渗
  • 2篇相组成
  • 2篇共渗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电压
  • 1篇电压
  • 1篇氧化锌
  • 1篇液相
  • 1篇熔渗
  • 1篇渗层
  • 1篇渗氮技术
  • 1篇渗碳
  • 1篇渗透层
  • 1篇碳氮共渗层
  • 1篇陶瓷
  • 1篇陶瓷层
  • 1篇陶瓷涂层

机构

  • 6篇河北省亚稳材...
  • 5篇燕山大学

作者

  • 5篇王玉林
  • 5篇沈德久
  • 4篇李杰
  • 3篇刘凯
  • 2篇刘日平
  • 1篇邵光杰
  • 1篇秦秀娟
  • 1篇田野

传媒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被引量:22
2005年
介绍了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的工艺特点、试验机理、放电过程参数及其渗透层的性能,讨论了阳极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的应用前景。
李杰沈德久王玉林田野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解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锌半导体块材晶粒生长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以平均粒径20nm的ZnO超微粉为原料,研究了纳米ZnO块材烧结过程中的晶粒生长行为,由实验结果得出:在700~900℃温度范围内,纳米ZnO烧结的晶粒生长动力学指数n为6,晶粒生长的表观活化能Q为64kJ/mol,导出了纳米ZnO的晶粒生长动力学方程.与粗晶ZnO的晶粒生长进行了对比,初步分析了纳米ZnO的烧结机制.
秦秀娟邵光杰王文魁刘日平
关键词:表观活化能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碳、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被引量:15
2006年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表面技术,与传统的离子渗碳、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相比有工件处理时间短、整体工件受热轻微、处理完成可以即时淬火等优点。分析了液相等离子体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技术的实验机理,从电解液体系、试验装置和工艺流程3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通过SEM照片讨论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层的结构。测试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渗透处理的试样具有好的耐磨性、耐蚀性,最大硬度为770HV。
田占军李杰沈德久王玉林刘凯
关键词:等离子体渗碳碳氮共渗渗透层
快速渗氮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被引量:8
2006年
应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技术处理Q235钢,探索了在直流脉冲电源下、不同的无机盐与甲酰胺组成的电解液体系下短时间内实现渗氮的可能性,并研究了电解液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KF-CONH2电解液体系最稳定,但是渗入的效果不好;NaNO3-HCONH2电解液体系不稳定,渗入效果也不好;KCl-HCONH2电解液体系比较稳定,而且在3~5min内可以实现渗入。
李杰沈德久田占军王玉林刘凯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解渗氮相组成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碳氮共渗层形成条件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甲酰胺-乙醇胺电解液体系,对Q235钢进行等离子体电解碳氮共渗处理,通过对处理的试样进行XRD分析,确定了碳氮共渗层形成的临界条件,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下处理试样的相组成变化,给出了渗透层的形貌,测量了渗透层的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电解液体系下,不同的工作电压,所获得渗透层的相组成不同;渗透层的相组成包括:α-Fe、Fe3C、Fe5C2、ε-Fe2-3N、γ-Fe;在170V工作电压下,处理0.5min即可获得50μm的渗透层,渗透层的显微硬度最大可达720HV0.1。
李杰沈德久王玉林刘凯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解碳氮共渗相组成显微硬度
低电压等离子体放电熔渗陶瓷涂层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沉积陶瓷层的新工艺方法,该方法具有放电电压低、不需要真空条件、液态介质对放电区自然保护、电极材料转移速度快等特点。结合W9Mo5Cr4C2高速钢的强化,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沈德久王玉林刘日平
关键词:陶瓷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