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整形医院
- 作品数:793 被引量:1,743H指数:17
- 相关作者:姚建民谭晓燕赵风景何葆华马亮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氧自由基与人体纤维囊形成被引量:11
- 1996年
- 经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硅橡胶囊植入体内形成的纤维囊与氧自由基有关,但在人体内的研究尚少。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resonance,ESR)技术,对7枚人体硅胶囊隆乳术后形成的纤维囊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纤维囊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纤维囊内有大量氧自由基产生,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表明人体内纤维囊的形成与氧自由基有关。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
- 陈小平李松春宋建良冯亚菲范希玲何玲焦亚平
- 关键词:氧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组织病理学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护理体会
- 2002年
- 陆文娟
- 关键词: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端缺损护理
- 硅酮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儿童激光祛痣术后疤痕修复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硅酮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儿童激光祛痣术后疤痕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进行激光祛痣手术的患儿7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治疗,观察组接受硅酮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观察两组疤痕修复效果及创面愈合、结痂与痂壳脱落时间,并比较两组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SCAR)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疤痕修复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痂时间及痂壳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儿的SCAR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疤痕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为97.30%(36/37),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P<0.05)。结论:硅酮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激光祛痣术后疤痕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术后瘢痕修复美容效果,进一步提升患儿家属对疤痕修复的满意度。
- 王雪连郑卫风郑玉婷郑群
-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炎症因子疤痕修复
- McKissock法、双环法及垂直短疤技术巨乳缩小术的比较
- 目的:为了解McKissock法巨乳缩小术与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及垂直短疤技术巨乳缩小术的近期及远期差异点。作者对上述三种方法各选择了一组病例进行比较。方法:47例巨乳患者(93只巨乳),分别采用McKissock法巨乳缩小...
- 孙豪
- 关键词:巨乳缩小术双环法
- 文献传递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隆乳术
- 1996年
- 本文报道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小乳症患者进行术前设计及术后预测,从而确定所需假体的容积,介绍了设计方法。计算机轴助没计系统的应用,为提高手术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坚方陈华庆史颂民
- 关键词:隆乳术计算机设计
- Medpor假体在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中的应用
- 目的:探索用Medpor假体治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方法。方法:自2003年2月以来, 我们使用Medpor假体充填20例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的鼻底。结果:除一例因为假体感染而取出假体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Medp...
- 林金德陈小平谭晓燕宋建良
- 文献传递
- 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处理同期硅凝胶假体置入术被引量:21
- 2005年
- 史颂民姚建民谭晓燕宋建良
- 关键词: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置入术隆乳术并发症代用品
- 第Ⅱ掌背动脉蒂掌背岛状皮瓣被引量:10
- 2000年
- 介绍一种改良第Ⅱ掌背动脉皮瓣的新术式。方法 应用以第Ⅱ掌背动脉远端为蒂的旋转点的掌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创面7例,皮瓣面积1cm ×3cm~2cm ×4cm,血管蒂长6~7cm。结果 7例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当指背皮肤同时受损,而难以应用示、中指背岛状皮瓣时,可用此手部小型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创面。
- 姚建民宋建良李建兵吴守成沈向前
- 关键词:岛状皮瓣外科手术
- 鼻部整形简介
- 鼻子是面部中最突出、先引人注目的部位,在构成人体美及容貌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挺拔笔直的鼻子,会给人以精明、端庄和精力旺盛的感觉。这正所谓是"面部一朵花,全靠鼻当家"。男人的鼻子
- 谭晓燕
- 文献传递
- 动力外固定器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被引量:4
- 2010年
-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20%~25%[1]。一直以来保守疗法是此类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手法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且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4],但对不稳定骨折常不能维持复位,出现桡骨短缩及骨折再移位。
- 钟春燕寿越彭张龙春
- 关键词:外固定器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