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作品数:142 被引量:560H指数:14
-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都市农林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3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59
- 2018年
-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稻鸭、稻虾及稻鱼3种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生态种养模式稻米整精米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下降趋势,对于稻米的精米率和粒形无明显的改善。(2) 3种生态种养模式稻米的胶稠度呈上升趋势,崩解值显著提高,消减值显著降低,极大地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3) 3种生态种养模式的水稻产量稳定,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研究说明生态种养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并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生态技术途径。
- 寇祥明谢成林韩光明张家宏姚义王守红王桂良唐鹤军朱凌宇徐荣毕建花吴雷明陆佩玲
- 关键词:水稻生态种养稻米品质
- 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模式及其经济效益被引量:6
- 2010年
- 示范推广了克氏原螯虾的5种高效养殖模式,即稻-虾共育、虾-蟹混养、虾-鲢鳙混养、虾-茭白共育以及克氏原螯虾冬季暂养等,研究探索了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模式的关键配套技术,研究分析了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克氏原螯虾高效养殖提供了新型模式。
- 张家宏寇祥明王守红毕建花唐鹤军金银根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养殖模式
- 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依据生态经济学食物链和经济链的原理,提出了双链开发农业的新思路,倡导发展“双链型”生态农业的新理念,使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协调发展,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典型示范模式,并积极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 张家宏赵琦王守红孙坚勇金银根白和盛毕建花唐鹤军盖玉芳
- 关键词:生态农业
- 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体组成及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粉(BSFL)替代鱼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体组成及免疫力的影响。以含8%鱼粉的实用饲料(G0)为对照,以黑水虻幼虫粉替代实用饲料中20%(G20)、40%(G40)、60%(G60)、80%(G80)和100%(G10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10.30±0.16)g的克氏原螯虾虾苗630尾,随机分为6组(G0、G20、G40、G60、G80和G10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6组试验虾投喂对应的试验饲料90 d。结果显示:随着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40组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G100组(P<0.05),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00组(P<0.05);根据回归方程,当饲料中的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鱼粉比例为34.25%时,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最高;各替代组(G20~G100组)雌虾和雄虾的末均重、末均体长、腹肉率、肝胰腺指数(G60组除外)、性腺指数等形体指标与对照组(G0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G40组体重>50 g的个体比例为17.86%,约为对照组的2倍;G80和G100组雌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20和G40组雌虾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雄虾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血淋巴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G40组血淋巴中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G100组(P<0.05);G20组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G0、G80和G100组(P<0.05),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G60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G80组(P<0.05)。综上所述,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34.25%的鱼粉时,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最佳,并有利于提高个体规格;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中20%~40%的鱼粉可提高克氏原螯虾血淋巴中总蛋�
- 韩光明张家宏张家宏寇祥明寇祥明覃宝利叶小梅王守红毕建花马林杰王守红徐荣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体组成免疫指标
- 沼液替代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8年
- 研究了沼液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生长发育特征(生育进程、株高动态、群体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小麦产量显著增加(P<0.05),以沼液替代50%化肥氮(50%Nbs)处理产量最高,为7.75 t·hm^(-2),比全施化肥(Ncf)处理增产18.14%;以沼液替代100%化肥氮(100%Nbs)处理与Ncf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籽粒千粒重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穗粒数和收获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沼液替代化肥氮比例的增加,小麦各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熟期,100%Nbs处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Ncf处理(P<0.05);以沼液替代200%化肥氮(200%Nbs)处理的小麦株高、分蘖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都显著高于Ncf处理(P<0.05)。施用沼液可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籽粒的Cu和Zn含量,显著降低Cd和Cr含量(P<0.05),对Pb和As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各处理籽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应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当沼液替代化肥氮比例达到50%以上,由于贪青晚熟,以及基部节间长度显著增长等原因可能导致倒伏、减产,施入大量沼液也可能导致二次污染风险。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麦田灌溉沼液替代化肥氮最佳比例为50%。
- 王桂良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徐荣韩光明唐鹤军朱凌宇毕建花吴雷明
- 关键词:沼液小麦生长发育重金属
- 盐度和时间对运输克氏原螯虾虾苗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克氏原螯虾虾苗在不同盐度条件下运输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输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0%~0.4%盐度范围内,NaCl和Na2SO4处理虾苗的死亡率都随着盐度的提高而降低,之后随着盐度的增大,死亡率开始上升;在盐度相同的情况下,NaCl和Na2SO4处理虾苗的死亡率均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NaCl和Na2SO4处理组虾苗在饲养1周后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2种盐处理均在盐度为0.4%时的模拟运输死亡率最低,且成活率也最高;在运输时间相同和同等盐度条件下,NaCl组虾苗的运输死亡率和饲养1周后的成活率均好于Na2 SO4组。
- 寇祥明张家宏张聚涛王守红金银根毕建花韩光明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虾苗盐度成活率
- 稻蛙种养模式下放养密度对黑斑蛙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2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蛙种养模式下放养密度对黑斑蛙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8.12±0.03)g的黑斑蛙幼蛙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养密度,M1、M2、M3、M4、M5组放养密度分别为6、12、24、48和96只/m^(2)(即0.4万、0.8万、1.6万、3.2万和6.4万只/亩),每组3个重复,养殖80 d。结果显示:1)放养密度超过24只/m^(2)时,黑斑蛙的成活率出现显著下降(P<0.05);M3组黑斑蛙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M4和M5组(P<0.05)。2)各组之间血清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甲状腺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M3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M5组(P<0.05)。3)随着黑斑蛙放养密度的增加,肠道菌群的Chao1、Faith_pd、Observed_species、Shannon指数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M5组显著高于M1组(P<0.05)。4)在门水平上,与M1和M2组比较,M4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随着黑斑蛙放养密度的增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黑斑蛙放养密度过高不利于个体生长,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可以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在稻蛙种养模式下,建议黑斑蛙的放养密度为12~24只/m^(2)(即0.8万~1.6万只/亩)。
- 韩光明覃宝利吴雷明张家宏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马林杰
- 关键词:黑斑蛙放养密度血清激素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
- 壅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及配套技术被引量:7
- 2017年
- 构建壅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集成品种选择、种养时空耦合、水上种菜、水面养鸭、水下养鱼、水质调控等配套技术体系,分析其经济生态效益。
- 张家宏韩光明王守红寇祥明王桂良朱凌宇徐荣金银根毕建花
- 关键词:人工湿地
- 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0
- 2019年
- 近年来因市场火爆,克氏原螯虾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总结了当前中国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主要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并创建了综合种养“茬茬清”的“一稻三虾”“一藕三虾”和“一茭三虾”等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的主要优势,为提高中国克氏原螯虾的产量、规格、品质和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 张家宏朱凌宇朱凌宇王守红韩光明王桂良徐荣毕建花吴雷明
-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生物防治
- 水生蔬菜+鸭共作技术集成及效益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水生蔬菜+鸭共作是江苏里下河地区推行种养结合的创新模式。本文着重阐明了茭白、莲藕和慈姑与鸭共作的田间工程、时空耦合、资源配置、共作技术,集成了水生蔬菜田套养鸭高效配套技术,分析了水生蔬菜+鸭共作的经济效益,为江苏里下河地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型模式与技术支撑。
- 张家宏王桂良王守红寇祥明徐荣朱凌宇韩光明毕建花唐鹤军
- 关键词:共作生态循环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