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机构:海南省行政学院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绿色小康”里的“三农”——以海南文明生态村为例
- 结合从海南发轫而在一些省份逐步推开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及海南专家提出的“绿色小康”新概念,概述了“绿色小康”的内涵及其对“三农”的要求。同时,也认为文明生态村是建设和谐社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好的范例。
- 傅治平
- 关键词:绿色小康三农文明生态村
- 文献传递
-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诉求评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生态省建设现已在若干省市展开,但其基本诉求尚未在理论高度得到系统、完整阐述。生态省建设应当满足“生态环境质量领先”、“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兼顾”、“‘绿色 GDP’最大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以及“一流生活质量的创建”这五项基本诉求。这是实现生态省建设理想目标的必要条件。生态省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创建世界一流生活质量,并在此过程中为人类提供一个走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示范。
- 刘新宜
- 关键词:生态省建设诉求可持续发展基本诉求
- 建立城乡一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2012年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基本上是以土地保障为主,家庭保障为辅。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有关三农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社会保障领域,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改善,必将严重阻碍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基于此,从现实角度出发,对建立城乡一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为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 陈文辉
-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
- 浅谈黎族习惯法的特点
- 2010年
- 海南黎族有其独特的习惯法,本文对黎族习惯法的特点试作探讨。
- 陈文辉
- 关键词:海南黎族习惯法
- 生态应成为海南的最大特色
- 本文从海南的生态特色着笔,阐述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就如何突出与保护生态特色作了一些探讨,并反复强调:生态既是海南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本,也是海南人必须精心呵护的瑰宝.要建好生态省,必须在海南人心中注入生态意识,建...
- 傅治平
- 关键词:生态建设
- 文献传递
-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城市化及农村的发展,农民工数量逐步增加,为城市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当前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这加剧了城乡差异,而这种城乡不和谐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健全工会组织,搞好农民工文化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多管齐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陈文辉吴林
-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
- 选择绿色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与海南的实践
- 本文回顾了21年海南发展的历史,特别是1984—1994年期间出现的两次挫折和90年代中期开始的反思与转折,总结了海南坚持比较优势发展原则,诱导农业、旅游业和新兴工业发展,走上了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绿色发展之路的经...
- 夏鲁平
- 关键词:比较优势科学发展观
- 文献传递
- 邓小平如何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被引量:1
- 2003年
- 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定位过高 ,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表现是 :在内部纵向对比上 ,把发展程度估得过高 ;在外部横向对比上 ,把成熟程度拔得太高。对此 ,邓小平拨乱反正 ,作过很多精辟论述。邓小平的论述 ,在内部纵向对比问题上现已达成广泛社会共识 。
- 刘新宜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 浅谈海南的人才引进
- <正> 人才是海南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海南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的重大战略。笔者不准备全面讨论人才战略,单就人才引进谈几点看法: 一、清除人才引进的观念性障碍,确立现代人才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
- 傅治平
- 文献传递
- 道德建设与个性发展
- 2001年
-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道德与个性良性互动的现实可能。提出要兴国先要兴人———提高人的素质 ,并把道德素质的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首期工程。同时 ,通过道德建设 。
- 傅治平
- 关键词:道德道德建设道德素质素质教育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