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 作品数:108 被引量:258H指数:9
- 相关作者:刘芳芳杭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艺术更多>>
- 江苏昆山姜里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1
- 2013年
- 姜里遗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姜里村(图一),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1年7月,因新农村建设在姜里村北开挖河道时,出土了马家浜、崧泽、良渚及马桥文化遗物,另有汉、六朝和唐宋时期遗物。2011年7-9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考古调查,确认遗址主要分布于姜里村中部的姜里潭东、西两岛及潭的西北,面积约9万平方米,其中心区文化堆积厚达2米以上,在地表采集有印纹陶、夹砂陶等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图二)。
- 丁金龙王霞钱松甫钱桂树杨汉生徐耀明杨舜融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遗物考古调查新农村建设
- 古典考古学的先驱 奇里亚科·德·皮兹科利
- 2016年
- 一天,一位意大利教士看见皮兹科利正在绘制一座古代异教徒庙宇,便问他:“为什么你要浪费自己的时间画这个异教徒的破房子呢?”皮兹科利回答说:“我在试着唤醒已逝的历史!”在西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或者方法和理论架构,考古学可以分为天文考古学、遗传考古学、灾变考古学、认知考古学、宗教考古学、生态考古学、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性别考古学、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现象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等诸多门类。
- 何文竞
- 关键词:理论架构查士丁尼
- 江苏昆山姜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记录与古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姜里遗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姜里村,北距昆山市约20公里。地理坐标约为北纬30°14’.东经120°56’。遗址坐落于太湖平原蝶形洼地东翼的水网地区,河流、大小湖塘众多。遗址及周边地区地势低平,平均地面高程为3.3米。遗址西距太湖50余公里,西北距阳澄湖20余公里,南与淀山湖、澄湖近邻。东距东海约100公里。
- 萧家仪祁国翔丁金龙肖霞云陈晔吕燕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古环境孢粉淀山湖
- 江苏昆山姜里新石器时代遗址植物遗存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考古遗址出土的种子、果实等植物遗存,包含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探索古代农业和古代文明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并可为古代气候和古代植物研究提供重要线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植物遗存获取的有效方法——浮选法被介绍到国内,90年代以来,经黄其煦[1]和赵志军[2]等学者的推广,在中国考古学界得到迅速普及。
- 邱振威蒋洪恩丁金龙
-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植物遗存古代文明
- 江苏苏州尹山北宋墓(M15)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0年
- 2013年7~12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古城东南的尹山汽车城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时期遗存,包括墓葬26座、灰坑14个、水井3口。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尹山社区(图一)。现将其中一座北宋墓葬(编号M15)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张铁军(领队/绘图/执笔)刘芳芳(摄影/绘图/执笔)
- 关键词:抢救性发掘灰坑苏州古城商周
- 江苏常熟出土战国楚金版
- 2024年
- 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为配合常熟市的土地出让工作,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队伍对常熟市城区的一处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在该地块发现古遗址一处,因遗址紧邻原常熟县衙旧址,故命名为“常熟市县衙署东遗址”。考古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时代上迄马桥文化时期,下至明清时期,延续时间长达3000余年,遗迹堆积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发掘区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郢爯,系苏州地区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鉴于相关发现的重要性,现将遗址发掘情况及出土遗物信息,作简要介绍与分析。
- 陈璟佟建一牛煜龙
- 关键词:考古发掘出土遗物考古勘探遗址发掘土地出让
- 漆樏小考
- 2018年
- 漆樏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内含多格的日用漆器。樏最早起源于西汉的两广地区,为一种越式器具,以圆形为主。三国时期,漆樏这种精致食器开始在东吴地域范围内流行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樏以长方形居多,圆形较少。樏材质多样,有漆木质、青瓷和陶质。后世出现的一些新的器形,受到了樏的启发。
- 刘芳芳田汉民
- 关键词:源流
- 昆山绰墩遗址
- 2012年
- 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的发掘清理了大量马家浜、崧泽、良渚和马桥文化的居住址、墓葬、灰坑、水田、水井、河道等遗迹,出土遗物亦较丰富。此外,还发现了东周时期及少量唐、宋时期的遗迹和遗物。附有16篇附录,介绍了遗址内土壤、植物、动物等遗存的研究情况。
- 关键词:遗址出土遗物东周时期桥文化遗迹墓葬
- 史汀史翠普与泥炭沼泽"四叠层"
- 2020年
- 考古学史上,一般认为沃尔塞(Jens Jacob Asmussen Worsaae)最早经过细致发掘丹麦泥炭沼泽地层而验证了其师汤姆森(Christian Jurgensen Thomsen)“三期论”的正确性(格林·丹尼尔在《考古学一百五十年》一书中的描述),但近些年彼得·罗利·康维教授(Peter Rowley-Conwy)经考证后认为这种看法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 何文竞(文/图)
- 关键词:考古学史泥炭沼泽
- 从《金瓶梅》中相关描述看明代棺内四角置锭现象被引量:2
- 2019年
- 《金瓶梅词话》中有关于在棺材内四角放置银锭的描写,这种现象在一些明代墓葬的考古资料中也有所体现,出土资料与文学作品的相互印证有助于我们对这种现象的理解。《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三回"亲朋祭奠开筵宴西门庆观戏感李瓶"中提及李瓶儿病逝后,西门庆悲痛欲绝,大殓抬李瓶儿尸体入棺后作者有这么一段描写—西门庆交吴月娘,又寻出他四套上色衣服来装在棺内,四角安放了四锭小银子儿。
- 何文竞吴玲
- 关键词:《金瓶梅词话》李瓶儿《金瓶梅》吴月娘西门庆出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