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 作品数:104 被引量:122H指数:6
- 相关作者:翁利远张达章剑刚高琳萍陈南定更多>>
- 相关机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 石油沥青对煤沥青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了解石油沥青对煤焦油沥青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在煤焦油沥青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加入了不同掺量的石油沥青,分析了石油沥青掺量对可纺沥青软化点、元素含量以及碳原丝纤维纺丝长度和直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石油沥青掺量。研究表明:①可纺沥青软化点在石油沥青掺量小于10%时基本保持不变,在10%~25%时随着沥青掺量增大而减小;②可纺沥青的碳含量随着石油沥青掺量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③当石油沥青掺量为10~15%时,碳原丝纤维的平均直径最小而纺丝长度最大;④最佳石油沥青掺量为10~15%。
- 白洁庄江鸿高冬梅
- 关键词:石油沥青煤焦油沥青碳纤维结构性能
- 裂解炉对流段原料炉管失效分析与预防被引量:3
- 2015年
- 乙烯裂解炉对流段原料炉管穿孔问题在国内各乙烯装置均有发生,各厂对此均有较多的研究,原因也各有不同。针对某厂乙烯裂解炉对流段原料炉管发生的穿孔,通过宏观观察、测厚检测、硬度检测、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确认该厂对流段原料炉管的穿孔主要原因是由于炉管内结垢导致的垢下腐蚀引起,而垢的主要成分是由管内介质中的磷元素在炉管局部形成的盐。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对系统磷元素来源的控制管理以及维持生产平稳操作等预防措施,为今后裂解炉的操作提出指导。
- 闫全庆
- 关键词:裂解炉对流段穿孔垢下腐蚀预防措施
- 纳米N/TiO_2复合醇酸树脂涂层的防护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掺杂TiO2纳米颗粒(N/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醇酸树脂混合制成纳米N/TiO2复合醇酸树脂涂层。采用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纯醇酸树脂涂层和纳米N/TiO2复合醇酸树脂涂层在海水环境中对碳钢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N/TiO2粉末的晶型为锐钛矿型,粒径及结晶度均低于纯TiO2。在醇酸树脂中添加1%的纳米N/TiO2,所得复合涂层可有效抑制海水在其中的扩散,显著提高了醇酸树脂涂层的耐蚀性:耐盐雾时间从480 h提升到900 h;在相同的浸泡时间内,0.01 Hz时的阻抗模值均高于醇酸树脂涂层;自腐蚀电位正移。
- 高再玲赵霞刘栓
- 关键词:醇酸树脂二氧化钛氮溶胶-凝胶法碳钢
-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喷气燃料中真菌的污染程度
- 2018年
- 目的:以ATP生物发光法为基础,建立一套可以快速检测喷气燃料中真菌污染程度的方法。方法:筛选喷气燃料中的枝孢霉菌、曲霉菌及青霉菌这3种主要污染真菌的ATP释放条件,比较3种ATP荧光素-萤光素酶体系的标准荧光曲线,考察ATP生物发光法与传统平板计数法计量主要污染真菌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以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BAC)作为裂解液提取ATP效果最佳,最佳作用浓度与作用时间分别为0.15%和30 s,筛选得到的荧光素-萤光素酶反应体系有良好的荧光效率,其检测限可达10^(-15)mol ATP,用ATP生物发光法与传统平板计数法计量主要污染真菌的数量,两者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ATP生物发光法可以用于检测喷气燃料中真菌污染程度,且能将检测时间缩短至10 min内,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泽振熊云陈波
- 关键词:ATP生物发光法喷气燃料真菌污染荧光素萤光素酶
- 聚乙烯树脂的表征与产品开发的相关性分析
- 2020年
-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聚烯烃材料,其性能强烈依赖其组成结构。核磁共振碳谱、凝胶渗透色谱联用红外检测器、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技术是表征烯烃聚合物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提供聚合物组成结构的信息,还可以推测聚合机理以及预测材料性能,从而对材料设计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对聚乙烯的微观结构的深入表征剖析和装置的实际生产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装置的稳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手段。
- 杨来琴
- 关键词:聚乙烯
- 炼厂瓦斯系统优化探讨
- 该文介绍了镇海炼化瓦斯综合利用硬件设施配置及日常瓦斯运行管理情况。依托瓦斯系统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平台,从计划安排、调度员促进、监控考核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瓦斯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企业...
- 洪志刚
- 关键词:瓦斯氢气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工业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的供应链、制造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及相应信息系统的优化和集成,旨在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和服务水平,进而推动制造业实现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式发展[1]。美国的“先进制造领先战略”、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英国制造2050”、法国的“新工业法国计划”、日本的“再兴”战略和韩国的“新增长动力”战略等,都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希望借此增强本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与话语权。
- 陈强陈彬
- 关键词:能力成熟度
- 发挥设备专业化优势探索项目建设设备综合管理标准化工作
- 2021年
- 设备综合管理工作始终贯穿在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审查、基础设计审查、设备订货前的技术把关,到工程施工环节的专业技术检查,再到项目中交、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处处可见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本文梳理出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节点内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镇海基地项目群的建设,就如何发挥设备专业化的优势、如何对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如何优化工作流程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将专业化优势形成合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地为项目建设服务。
- 梅绍南
- 湿式静电除雾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
- 2020年
- 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经脱硫脱硝后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仍存在有色烟羽及烟气下坠现象。在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单元综合塔上增加湿法静电除雾器设施,对综合塔进料口烟气中的颗粒物和硫酸酸雾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通过3年的运行和完善,该静电除雾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基本满足生产要求。
- 武明波
- 关键词:催化裂化烟气
- 压力容器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 压力容器的管理是化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典型,为确保其在装置生产期间正常投入使用,必须对压力容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严格管理,设计的选型、材料、制造、安装的质量以及操作工况的合理性都是影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的重要...
- 梅山保
-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