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遗产》编辑部

作品数:2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京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建筑
  • 5篇遗产
  • 5篇文物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文化遗产
  • 3篇文物保护
  • 2篇紫禁城
  • 2篇龙母文化
  • 2篇明清
  • 2篇建筑设计
  • 2篇建筑遗产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大修
  • 1篇大遗址
  • 1篇大遗址保护
  • 1篇遗产保护与利...
  • 1篇遗址
  • 1篇遗址保护

机构

  • 20篇《文化遗产》...
  • 3篇中山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北京市人民政...
  • 1篇南京博物院

作者

  • 3篇蒋明智
  • 1篇金磊
  • 1篇李海霞

传媒

  • 9篇中国文化遗产
  • 2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建筑学报
  • 1篇瞭望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 1篇中国非物质文...
  • 1篇纪念《世界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盛世瑰宝奏华章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纪实被引量:1
2009年
2009年8月,历时7年,包括古建筑和壁画维修、部分住户搬迁及环境整治、新建改建公用设施等内容,总投资3.8亿元.累计投入劳动量18.9万人次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圆满竣工。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其投资之多、规模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在西藏文物保护史上前所未有。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全体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克服了高原上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施工,确保质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使工程成为广受西藏各族人民欢迎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三大重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竣工之后,国家开始着手实施西藏九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西藏民族文化遗产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最集中的,最大规模的维修时段。
张伟
关键词:文物保护盛世工程竣工
七年大修的含金量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2009年
维修设计:不改变原状,各有侧重,先救命,后治病 设计关乎古建维修工程的全局。考虑西藏古建维修力量不足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内技术力量最强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等分别承担三处古建筑的维修设计。
郭桂香文冰
关键词: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含金量大修
编者按
2014年
2014年4月5—6日,中国戏剧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戏曲学会2014年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戏曲学会联合主办,
关键词:编者戏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悦城龙母文化的产业化之道被引量:5
2011年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作的西江流域悦城龙母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过地方政府的着力打造,龙母文化业已成为粤港澳地区一块重要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经营开发、规划设计、宣传营销和庙会经济等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它不仅促进了经济次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且提升了地方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对外文化的交流。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成功典范,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蒋明智
关键词:龙母文化文化产业旅游文化
为建筑文化留下“史记”的先贤
2013年
一位位先贤的辞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扼腕之痛,还有“精神怎样传承”的命题 2012年,同往年一样,有许多人物会被历史记住。在我笔下定格的2012年建筑文化人物堪称中国该领域的先贤,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都在这一年相继离我们而去。如果说一个人折射一个时代,那么他们所经历的私史为经、国史为纬、亲历为鉴的心路历程,就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史记”。
金磊
关键词:建筑文化史记文化人物辞世国史
中国明清城墙 申遗背景下的城市精神重塑
2011年
保护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墙,如同保护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是全面和深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要。任何一个民族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特有的传统文化符号,如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复存在,我们的民族自然也失去了文化记忆。——引自《关于中国城墙保护的南京宣言》
孙秀丽
关键词:古城墙精神重塑城市申遗明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被引量:3
2022年
文化遗产作为整体,其本体结构与物质结构和非物质结构三者相互依存,并作为开放性概念,被赋予立法保护的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存在形态,难以脱离文化遗产的本体而存在,其呈现出与本体共具的活态特性、与物质体系的同构共生以及与人的主客互动之本质。
王福州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设计作品的最新发现——“国立北京大学孑民纪念堂等”设计草图被引量:4
2017年
梁思成先生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业,同时有着几乎贯穿一生的建筑设计经历。新近发现的梁思成、林徽因合作设计作品《国立北京大学孑民纪念堂·总办事处·大学博物馆》(1947年,未实现作品),试图舍弃传统装饰纹样图案,而能依然保持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韵味,其对传统的借鉴与承袭是隐性的、内在的,对于探索中国建筑文化之创新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张淼宁殷力欣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
20世纪建筑遗产评估标准的再研究--也议建筑遗产保护的批评之思
从研究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评估标准出发,分析借鉴多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制度,针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认定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探讨了20世纪建筑遗产与一般古代建筑遗产不同的认定标准、保护原则及做法,尤其对比了在ICOMOS《...
金磊刘若梅李沉
关键词:建筑遗产文物保护
郑欣淼:故宫要有自觉的文化承担
2010年
在中历代宫殿中,只有明清皇宫紫禁城在总体布局上最接近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门三朝等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我们代国家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先人留下的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我们是要有这个责任感的,这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表现。
孙秀丽
关键词:国家管理封建礼制文化遗产紫禁城责任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