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计委经济研究所

作品数:66 被引量:104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企业
  • 7篇经济增长
  • 6篇农业
  • 5篇资产
  • 5篇经济发展
  • 4篇政府
  • 4篇农村
  • 4篇资本
  • 4篇国有企业
  • 4篇产业结构
  • 3篇融资
  • 3篇资产投资
  • 3篇经济增长方式
  • 3篇固定资产投资
  • 3篇财政
  • 2篇第三产业
  • 2篇银行
  • 2篇社会
  • 2篇市场化
  • 2篇投融资

机构

  • 51篇安徽省计委经...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日报报业...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安徽省财政科...
  • 1篇安徽省政府发...
  • 1篇安徽省国有资...

作者

  • 1篇许昌明
  • 1篇李守身
  • 1篇林世昌
  • 1篇苏文才
  • 1篇宋宏
  • 1篇殷家明
  • 1篇丁国华
  • 1篇张世平
  • 1篇韦伟

传媒

  • 7篇学术界
  • 5篇江淮论坛
  • 4篇理论建设
  • 3篇上海综合经济
  • 3篇预测
  • 3篇特区经济
  • 3篇投资理论与实...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安徽科技
  • 2篇决策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乡镇经济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决策咨询(安...
  • 1篇财贸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南京经济学院...

年份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6篇1998
  • 6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 1篇1985
  • 1篇198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资改革:我们如何构建新框架?——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纵横谈
1997年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周时也是倍受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局组织了在肥的部方知名专家学者,对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就安徽国资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并就某些深层次问题达成了共识。本刊摘要发表,以期能把安徽国资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丁美采李守身张世平荣兆梓殷家明苏文才林世昌韦伟宋宏王傲兰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政府机构改革
加快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被引量:1
2003年
潘利
关键词:汽车工业
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市场化
1994年
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体制,就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大刀阔斧地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市场化.一、建立完善的投资市场体系完善的投资市场体系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体制、实现投资市场化的前提和依托.投资市场体系作为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子系统,主要由下列几类市场构成:第一是资本市场.要培育形成包括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融资主体和商业性信贷、政策性信贷以及贷款、信托、债券、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的完整的资本市场.第二是投资品市场.包括钢材、水泥、木材和各种新型建材市场,投资所需的各类成套设备或专用设备市场,房地产市场,工业产权交易市场.第三是投资劳务市场.首先是建筑施工劳务市场,其次是为投资服务的劳务市场,或称投资服务市场.投资服务的主要内容有:投资咨询、勘测设计、验资、工程预决算审计、招标服务以及合同公证、仲裁、项目竣工验收、资产评估、拍卖等项服务.总之,要形成完整的服务市场,实现投资过程各个环节的社会化.第四是产权转让市场.固定资产投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投资通常是指筹集资金购买投资品和劳务,经过建筑、安装等形成新的固定资产.第二种投资是直接出资购买或承租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第二种方式是第一种方式的前提,所以。
王傲兰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化
农业科技创新融资问题解析
2003年
夏兴萍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融资资本市场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被引量:1
1998年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邹彦林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历史依据
面向沿海,面向东方──关于安徽发展战略的空间取向问题
1998年
王傲兰
关键词:一体化经济区经济重心
如何看待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997年
夏兴萍
关键词:货币政策适度从紧
加强宏观管理 促使农产品稳定增长
1991年
在体制转换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业也出现了新的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部分农产品的产、购、销、需及购销价格的不平衡性加剧。某些年份,某些农产品因供不应求而发生争购“大我”,价格猛涨,生产规模随之扩张。而当这些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之后,一旦供求发生逆变,又出现“卖难”,价格猛跌,生产下降。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苎麻、烤烟的产销大上大下;蚕茧收购“大涨”不已;粮食两度“卖难”;棉花生产很不稳定,近年来缺口较大;油菜籽生产波动较大,部分地区也出现“卖油难”,等等。
王傲兰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价格
略论国有企业两个转变的三个问题
1997年
一、要素资源由行政分配转向市场配置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向国有企业分配人、财、物各类要素资源,这种行政分配成了国有企业粗放经营的起点。一方面,企业对各类要素的获取缺乏自主权,行政分配什么就用什么,给多少用多少,何时给何时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对各类要素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虽然行政分配的要素也要记帐核算,但由于统收统支的财务体制,实际上是无偿使用。既然如此,企业乐得多多益善,竞相加码。结果,在我国国有企业中,随处可见大场地、大门楼、大厂房、大设备,连产品也傻大黑粗,高耗材、高耗能、高耗资、高耗工。企业往往热衷于铺摊子,很少顾及提高要素的投入产出率。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分配要素资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还远不能说已经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改变要素的行政分配。
王傲兰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安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1992年
近年,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控制;另一方面,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快增长,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有较大进步,使得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大大提高。但是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口与经济、社会、
苏文才
关键词:社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