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治医学院药学系

作品数:273 被引量:1,012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金香郑王巧李囡囡宋建荣白慧云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5篇医药卫生
  • 38篇理学
  • 36篇文化科学
  • 22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39篇教学
  • 22篇药学
  • 21篇色谱
  • 20篇相色谱
  • 19篇液相色谱
  • 19篇高效液相
  • 18篇高效液相色谱
  • 17篇教学改革
  • 15篇色谱法
  • 14篇药学专业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光谱
  • 13篇细胞
  • 12篇制剂
  • 11篇有机化学
  • 11篇活性
  • 10篇药物
  • 10篇体外
  • 9篇蒙药

机构

  • 267篇长治医学院
  • 25篇辽宁中医药大...
  • 20篇祈蒙股份有限...
  • 13篇长治医学院附...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长治医学院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山西大学
  • 4篇北京振东光明...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亳州职业技术...
  • 2篇北京市药品检...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36篇杨金香
  • 35篇宋丽华
  • 33篇李俊波
  • 25篇王涛
  • 25篇贺艳斌
  • 25篇来丽娜
  • 25篇刘芳
  • 23篇郭春花
  • 21篇李囡囡
  • 20篇李建伟
  • 18篇宋晓亮
  • 17篇程岚
  • 16篇杨小丽
  • 16篇李瑞燕
  • 15篇郑王巧
  • 15篇白慧云
  • 14篇李银涛
  • 13篇张晓一
  • 13篇杨雪
  • 12篇卫星星

传媒

  • 67篇长治医学院学...
  • 10篇长治学院学报
  • 8篇中国医院药学...
  • 8篇中南药学
  • 7篇化学教育
  • 7篇中国高等医学...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化学教育(中...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基础医学教育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数理医药学杂...
  • 4篇中国药物化学...
  • 4篇广州化工
  • 4篇化工中间体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中国药房
  • 3篇分析试验室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2篇2024
  • 25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17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22篇2017
  • 30篇2016
  • 19篇2015
  • 18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19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2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党参水溶性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党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研究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水溶性多糖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确定苯酚-硫酸法最佳反应条件为:在2 mL供试样品中加入1 mL苯酚,5 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15 min,冷却至室温,在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同时进行了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各项指标良好。结论:用苯酚-硫酸法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法来测定党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可用于党参多糖的质量控制。
李瑞燕高建平
关键词:党参水溶性多糖苯酚-硫酸法
老人生活质量的情状分析及应对措施——基于《恍惚的人》
2020年
《恍惚的人》主要讲述了立花茂造的老年痴呆,他表现出的种种异常以及给家人造成的困难和负担,同时也介绍了另外一些老人的晚景。针对老年痴呆和老龄化社会,本文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杨俊杰徐晓慧张光明
关键词:老年痴呆老龄化社会阿尔兹海默症
安徽产枇杷叶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三萜酸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2023年
目的:优化枇杷叶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测定枇杷叶三萜酸成分含量,为枇杷叶质量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选用ChromCore 120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建立起枇杷叶的指纹图谱。结果:从枇杷叶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结合对照品比对指认了2个色谱峰,其中10号峰为齐墩果酸,11号峰为熊果酸,各峰分离度良好,相似度范围在0.952~0.997之间;测定三萜酸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1.55~116.29μg·g^(-1)、91.48~182.37μg·g^(-1)。结论:建立的枇杷叶指纹图谱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为枇杷叶的质量评价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张元波李刚魏庆红王涛
关键词:枇杷叶HPLC指纹图谱三萜酸
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后两届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对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后两届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李俊波杨金香贺艳斌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操作考试
白藜芦醇对对苯二酚所致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6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染毒所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HQ作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再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孵育细胞。采用微核实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白藜芦醇的抗诱变性进行研究。本研究设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白藜芦醇对HQ所致畸变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降低苯的代谢物HQ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的致畸作用。
霍静马红莲张联珠倪春娟宋丽华
关键词:白藜芦醇对苯二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SCESCGE
结构修饰的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性能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在烟酰胺分子中引入长链溴代烷得到修饰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其杀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结构修饰的烟酰胺具有比洁尔灭较强的杀菌活性,尤其对大肠杆菌显示出比洁尔灭更好的效果,抗菌能力可达到98.52%。结论:修饰后的烟酰胺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李银涛贾瑞虹卫星星贾钰霞
关键词:烟酰胺结构修饰杀菌活性
考虑课程延续性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4年
"物理化学"是学习药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尤其与"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专业课关联紧密。改革从物理化学与药学后续专业课程延续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对物理化学教学的评价,主要在物理化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调整,收到良好的效果。
贺艳斌杨金香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剂学药学专业
基于翻转课堂和科研实践案例的“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教学设计被引量:7
2017年
为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将科研实践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对“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设计,突显了“互联网+”教学思维与无机化学教学的融合,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科研和实践意识.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保持了较高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学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
高慧杨金香贺艳斌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型溴化烷基取代吡啶类季铵盐的合成被引量:2
2015年
以烟酰胺(1)为原料,分别与1-溴代辛烷(2a)和1-溴代癸烷经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溴化烷基取代吡啶类季铵盐(3a和3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MALDI)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乙醇为溶剂,1 10 mmol,n(2a)∶n(1)=1.2,于78℃反应4 h]下,3a收率69%。
贾瑞虹李银涛卫星星贾钰霞
关键词:烟酰胺吡啶季铵盐
内皮素-1在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内皮素(Endothelin,ET)最早是由YANGAGISAWA等[1]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提纯而得,是迄今为止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在体内、体外均可产生强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ET有3种异型体,分别为ET-1、ET-2、ET-3。内皮素-1(ET-1)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ET-2主要在肾脏表达,ET-3则多在神经系统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内皮素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ETR)包括3种亚型:ETAR、ETBR和ETCR。心肌和血管平滑肌以ETAR为主;肝、肾、子宫和脑以ETBR为主;肺和胎盘ETAR和ETBR表达都很高;ETCR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垂体催乳素细胞。ET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ETAR对ET-1有高选择亲和力,两者结合后可通过相关信号通路,引起血管平滑肌强烈的收缩。ET-1是由无生物活性的大ET-1转化而来。由于大ET-1的血浆半衰期较长且容易检测,因此它是检测ET-1系统活性较可靠的指示剂。
程蒋王治平宋丽华
关键词:内皮素-1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预后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