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中西医结合医院

作品数:167 被引量:638H指数:11
相关作者:秦明放赵宏志刘兆娟焦娟娟刘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中西医
  • 26篇中西医结合
  • 18篇西医
  • 11篇针刺
  • 11篇西医结合治疗
  • 11篇疗效
  • 10篇中西医结合治...
  • 10篇中医
  • 7篇食管
  • 7篇中西医结合疗
  • 7篇中西医结合疗...
  • 7篇中药
  • 6篇针灸
  • 6篇肿瘤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胃肠
  • 4篇炎症
  • 4篇针灸疗法
  • 3篇针刺治疗

机构

  • 159篇天津中西医结...
  • 5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1篇天津市南开医...
  • 4篇天津市人民医...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李平
  • 10篇曹保利
  • 7篇吴咸中
  • 6篇刘兆娟
  • 5篇袁红霞
  • 5篇吕福全
  • 4篇刘照娟
  • 4篇王玉水
  • 4篇王文斌
  • 3篇于强
  • 3篇李志道
  • 3篇刘莹
  • 3篇崔乃强
  • 3篇曹泽伟
  • 3篇林文森
  • 3篇石志兴
  • 3篇崔莉红
  • 3篇毕颖斐
  • 3篇焦娟娟
  • 3篇刘莹

传媒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湖南中医杂志
  • 5篇河南中医
  • 4篇吉林中医药
  • 4篇天津中医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医疗装备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山西中医
  • 3篇新中医
  • 3篇四川中医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医研究
  • 2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0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5
  • 4篇2004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RD患者食管动力、24 h酸反流及伴发情绪因素动态测定值与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NERD患者高分辨率食管测压、24 h食管胃酸pH监测及HAMA和HAMD他评量表评定结果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以期为临床NERD患者提供更精准治疗。方法选取具有反酸、胃灼热症状的NERD患者98例,按年龄段随机分为3组,A组(青年组)31例,B组(中年组)34例,C组(老年组)33例,通过观察LES静息压力、食管异常运动百分比、酸反流次数、反流指数、DeMeester积分及HAMA/HAMD评分等指标,评价不同年龄段NERD患者的发病特点。结果 LES静息压力、食管异常运动百分比、反流指数(%)与DeMeester积分方面,B组与C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相比,P>0.05。酸反流次数方面,A,B,C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A/HAMD他评量表评分,A组与B组、B组与C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NERD患者发病机制及特点存在不同的趋向性。
刘莹唐艳萍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血药浓度被引量:1
2005年
尹显贵彭金香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血药浓度抗癫痫药
T2期胆囊癌肝切除必要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肝切除术对于T2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站。英文检索词汇包括:gallbladder carcinoma,surgery,cholecystectomy,radical cholecystectomy,hepatectomy,liver resection。中文检索词汇包括:胆囊癌、手术、胆囊切除术、根治性胆囊切除、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0 d死亡率。使用RevMan 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0个研究包含3222例患者被纳入,其中1959例患者进行了肝切除,1263例未进行肝切除。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切除组与非肝切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风险比(RR)=0.93,95%CI:0.77~1.12,P=0.44],术后无病生存率(RR=1.11,95%CI:0.84~1.47,P=0.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2.00,95%CI:0.71~5.62,P=0.19)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RR=0.90,95%CI:0.10~8.02,P=0.92)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T2期胆囊癌的患者,并不能从肝切除术中获益。
孙喆徐新生赵宏志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切除肝切除
炎症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23年
炎症是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炎症因子的持续存在会导致慢性炎症,影响疾病的发展。肿瘤炎症微环境存在大量炎症因子,在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微环境与肿瘤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动态的。本文综述了炎症微环境中几种炎症细胞因子与肿瘤的关系。
张敏才让吉
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微环境肿瘤
自发性膈疝1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29岁,因上腹痛2d于2010年5月16日入院。此前患者进食后剧烈恶心、呕吐,后出现腹痛,曾就诊于外院,未予特殊治疗,症状逐渐加重。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差,二便正常,否认手术外伤史。B型超声示:胰腺炎,左侧腹相当于胃底部可见液性暗区,内可见点状回声。X线腹平片示:小肠未见明显扩张及气—液平,左下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左膈显示不清。考虑左侧液气胸收入院。查体:T 37.7℃,R 20次/min,BP 165/144 mm Hg。
刘旭曹泽伟
关键词:成人
T1期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同期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探讨
马成泉赵朋蔡科科刘鹏念学武杨拓卢炳新
艾灸泻法作用的探讨被引量:9
2007年
艾灸补泻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实施补虚泻实的操作手法。艾灸泻法是通过灸法以通利经络的方法。认为雀啄灸属泻法。泻法主要用于实热证,有泻毒散瘀作用。
杨晓琳李平
关键词:灸法泻法实证热证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在天津召开
2012年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于2012年10月20~22日在天津召开。大会由中周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天津市中两医结合研究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市中两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联合承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白人骁王兴民葛文华冯丽萍
关键词:中两医结合
大承气颗粒剂和清胆灵对胆胰疾病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4
2000年
目的 :探讨大承气颗粒剂和清胆灵对胆胰疾病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对 66例急腹症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将内毒素血症期、SIRS及MODS患者分别按病种及APACHE Ⅱ评分 ,分层随机分为综合安慰组和综合中药组 ,对后者根据病种使用大承气颗粒剂或清胆灵 ;动态观察血LPO、TNFα、IL 6、内毒素等的变化。 结果 :内毒素血症期 ,综合中药组第1dLPO及第 3d内毒素降低 ,用清胆灵 1d后LPO降低 (P <0 0 5) ,第 3d有降低趋势 ;SIRS阶段 ,大承气颗粒剂或并用清胆灵于用药 3、7d能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或胆道感染伴结石者LPO、内毒素 (P <0 0 5) ,第 3d大承气颗粒剂并清胆灵能降低胆道感染伴结石者IL 6、TNFα(P <0 0 5) ;MODS阶段 ,大承气颗粒剂用药 3、7d分别降低内毒素、TNFα(P <0 0 5)。 结论 :清胆灵、大承气颗粒剂具有一定的抗全身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能降低LPO、TNFα、IL 6及内毒素水平。清胆灵清除或抑制ROS产生 ,大承气颗粒剂主要通过通里攻下 ,减少内毒素等所致ROS形成 ;用药 3~ 6d ,每天大便 4次以上 。
方步武邱奇崔乃强吴咸中
关键词:全身性炎症反应中药大承气颗粒剂
留置针静脉给药致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留置针静脉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患者舒适度高、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留置针静脉给药的最常见的副反应为输液性静脉炎。发生静脉炎会降低临床护理质量,甚至会导致菌血症。对留置针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防治护理措施进行综述,认为采用客观化的方法对输注血管进行评估,在输液过程中有效监测血管的损伤程度,以及静脉炎发生后的有效物理治疗将成为临床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
李心蕊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性静脉炎发病机制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