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安县第三人民医院

作品数:59 被引量:117H指数:5
相关作者:陆海一张建王存民王一兵曹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护理
  • 7篇抑郁
  • 7篇抑郁症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5篇依从
  • 5篇治疗依从
  • 5篇精神科
  • 4篇药物治疗
  • 4篇依从性
  • 4篇治疗依从性
  • 4篇慢性
  • 4篇精神病
  • 4篇甲状腺
  • 3篇电休克
  • 3篇电休克治疗
  • 3篇休克
  • 3篇药物
  • 3篇抑郁症患者
  • 3篇中医

机构

  • 49篇海安县第三人...
  • 5篇东南大学
  • 3篇南通市第三人...
  • 3篇浙江省湖州市...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通市肿瘤医...
  • 2篇镇江市第四人...
  • 2篇海安县李堡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中西医...
  • 1篇海安县卫生防...
  • 1篇如东县卫生防...

作者

  • 5篇陆海一
  • 4篇王一兵
  • 4篇王存民
  • 3篇孙学娟
  • 3篇张建
  • 2篇顾尔莉
  • 2篇岳莹莹
  • 2篇章幼奕
  • 2篇许美琴
  • 2篇李民
  • 2篇袁勇贵
  • 2篇丁佐龙
  • 2篇沈鑫华
  • 2篇刘继斌
  • 2篇刘月梅
  • 2篇王一兵
  • 2篇周庆
  • 2篇夏蓓
  • 2篇曹晓燕
  • 1篇刘继强

传媒

  • 6篇基层医学论坛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药物与人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国医论坛
  • 1篇南京军医学院...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全护理管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年
目的研究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安全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安全组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安全组不安全事故反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老年痴呆患者发生不安全事故情况,切实保证患者人身安全,效果显著。
许美琴
关键词:安全护理老年痴呆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首次住院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分为依从性好组(100例)和依从性差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病程、医患关系、疾病知识、精神分裂症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家庭及社会支持、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来源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160例患者中,依从性好100例(62.50%),依从性差60例(37.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依从性危险因素为: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OR=4.34)、应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OR=3.79)、疾病知识缺乏(OR=3.32)、医患关系一般(OR=2.97)。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依从性。
王存民
关键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
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特点。方法 对 1996年及 2 0 0 0年住院的 10 1例抑郁症病例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阿米替林的使用率从 1996年的 77.1%显著下降至 2 0 0 0年的 17.0 % ,2 0 0 0年临床上氟西汀的使用率为3 5 .9% ,万拉法新为 43 .4%。结论 在目前的抑郁症治疗当中 ,新型抗抑郁药正在取代传统的抗抑郁药而成为一线用药。
吕军
关键词:抗抑郁药临床药学合理用药抑郁症
文拉法辛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疗效。 方法 :对 4 7例药源性肥胖患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疗程 6周。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 (体重 )、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 /臀比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 /臀比值和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不良反应少而轻。 结论 :文拉法辛是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存民
关键词:文拉法辛抗精神病药肥胖
对精神科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对精神科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精神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针对病情、心理特点和文化素质,采取个别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为94.55%,护理满意为96.36%,治疗依从性为87.27%,均高于对照组的76.92%、81.82%、58.18%。对两组患者随访3月~4年,平均(2.01±1.1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7.27%、再住院次数(0.87±0.21)次,低于对照组的20.00%、(1.42±0.35)次。结论:采取节段性教育提高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掌握程度,有助于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实现对自身的有效护理,降低复发减少再住院次数。
刘月梅
关键词:精神病健康教育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的效果及体会
2016年
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和临床体会。 方法:我院护理部根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于2011年1月~2014年10月初步建立三维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和分析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和体会。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的主动参与率、知识考核合格率、沟通能力测试评分、事故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率等方面,在患者的救治率、换管率、感染率、并发症、舒适度等方面,P<0.05,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沟通能力和护理水平,能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和谐。
杨艳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
快感缺失的不同成分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快感缺失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期待性快感及消费性快感是快感缺失的两个不同成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快感缺失的两个不同成分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中的差异。方法:176名抑郁症患者、346名精神分裂症及268名健康对...
李英辉袁勇贵姜文颢毛圣芹杨忠沈鑫华金珠玛戴志萍刘玉局张建
文献传递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率和护理质量影响的应用体会。方法该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组成立QCC小组,通过一系列的QCC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透析并发症率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QCC活动,血液透析并发症率和护理缺陷率显著下降,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应用QCC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率的发生率,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增进了医护患和谐。
郭丽
关键词:品管圈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管理
对精神科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84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管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针、打翻输液瓶、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针的发生率、打翻输液瓶的发生率、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其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
王新
关键词:精神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电化学法对483例现患抑郁症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83例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为5.2%(25/4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3.3%(64/483例)。根据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否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96例和异常组8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首发年龄、病程、发病次数、阳性家族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近期(3周)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高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但不影响抑郁症的近期疗效。
张建岳莹莹刘玉局杨忠沈鑫华袁勇贵
关键词:抑郁症甲状腺功能流行病调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