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安吉县气象局

作品数:35 被引量:12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云曹卫东江杰彭飞易欣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浙江省安吉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气象
  • 6篇灾害
  • 5篇白茶
  • 4篇环流
  • 4篇防雷
  • 4篇干旱
  • 4篇高温干旱
  • 4篇安吉白茶
  • 3篇遥相关
  • 3篇遥相关型
  • 3篇气候
  • 3篇气象灾害
  • 3篇雷电
  • 3篇环流形势
  • 3篇减灾
  • 3篇高温
  • 3篇ROSSBY...
  • 2篇低空
  • 2篇低空急流
  • 2篇地形

机构

  • 33篇浙江省安吉县...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气象局
  • 1篇浙江省气象服...
  • 1篇杭州市气象局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9篇李云
  • 5篇曹卫东
  • 4篇江杰
  • 2篇蔡晓军
  • 2篇王文
  • 2篇彭飞
  • 2篇易欣
  • 2篇许金萍
  • 2篇黄潇
  • 1篇董敦义
  • 1篇张青
  • 1篇柳丽娜
  • 1篇朱兰娟
  • 1篇范一平
  • 1篇缪敏
  • 1篇沈阳
  • 1篇李雪涛
  • 1篇曹卫东
  • 1篇孙畅

传媒

  • 7篇浙江气象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科技通报
  • 2篇第十届长三角...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科技风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南方农业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第五届中国国...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吉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安吉AQI大于100的天数进行聚类分析,系统地研究安吉不同污染天气环流特征及其影响下大气颗粒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相关。最优6类环流形势分别是第1类阻高型,第2类浅槽东移型,第3类低槽南压型,第4类纬向平直环流型;第5、6类高压脊控制(影响)型,,是安吉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类型。在持续时间超过2 d的连续污染天气形势中,PM_(2.5)在第5、6类天气型中与各气象要素无显著相关,这意味着全年最多的污染天气形势下PM_(2.5)难清除,结合逐时要素相关分析,与降水相关最显著,与这两类天气形势降水少密切相关。PM_(10)相反,与雨类变量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风类变量无显著相关。
李云梁明珠张莹曹卫东
关键词:K-均值聚类PM1PM2.5PM10
安吉县白茶种植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浙江省安吉县一直致力于白茶种植,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介绍安吉县的地理环境,分析安吉县茶叶种植的农业气候条件,总结温度、光照及水分等因素对白茶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针对白茶在生长期间遭遇高温、低温及害虫等灾害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为提高安吉县白茶的品质做出贡献。
曹卫东吴亚岚
关键词:农业气候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冬春连旱及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环流特征及其与Rossby波活动的联系对比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1981—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OISST海温月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冬春连旱及2013年夏季高温、干旱事件的形成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次干旱事件:(1)均受偏强东亚季风影响,导致冷暖气流无法交汇于长江流域;(2)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均呈现"西正东负",加强Walker环流的同时引发局地Hadley环流异常,致使长江流域上空长期受异常下沉气流控制;(3)均与大西洋的Rossby波有关:2011年冬春,受NAULEA遥相关型影响,Rossby波能量向东频散至亚欧大陆东部及太平洋地区堆积,使东亚大槽长期维持在120°E附近,加强东亚冬季风;2013年夏季,受同为负位相的"silk road"及EAP遥相关型共同作用,源自北大西洋的Rossby波能量能够影响到东亚-太平洋地区,致使西太副高异常西伸,加强东亚夏季风。
许金萍许金萍王文蔡晓军许金星
关键词:干旱ROSSBY波遥相关型
插值方法对地质灾害预警本地化影响分析
2019年
通过对强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安吉县地质灾害预警算法本地化改进、插值方法对比、站点密度影响等方面研究,探索分析了安吉县地质灾害预警的本地化与插值方法优劣。对地质灾害预警公式本地化,选择克里金插值、多项式回归、改进谢别德等8种插值方法对24站逐时降水量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择优选择2个插值方法对不同站点密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菲特”影响期间,安吉县的地质灾害等级整体是阶梯式先升后降;对比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滞后2~4 d;同时受短时雨量变化影响大,尤其是小时雨强超过30 mm;改进谢别德方法“表现”较好,与实际等级最为符合。站点密度对克里金插值影响变化不大,未出现漏报现象;改进谢别德方法站点密度对其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李云张莹许金萍杨聃蒋晓梅
关键词:插值方法
基于GIS的湖州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研制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结合湖州特色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要,利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湖州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集气象与农情信息监测、灾害识别和预警、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显示、数据查询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地提升了湖州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吴彬李艳芳刘双喜陈中赟骆丽楠吴亚岚
安吉白茶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与思考——以2022年极端高温干旱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以2022年的夏、秋季节高温干旱为例,利用安吉国家气象观测站、49个加密自动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安吉白茶气象指数保险数据,分析了安吉县此次干旱过程气象特征和安吉白茶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022年6月底至11月底,安吉县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40℃且高温日数超45 d,雨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七成,中旱以上日数达85 d,受灾面积817.3 hm^(2),保险承保面积734.46 hm^(2),总赔付440.68万元;自从应用安吉白茶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以来,累计赔付金额543.81万元,简单赔付率高达166.19%,极大地提高了白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许金萍王丹丹刘琨
关键词:安吉白茶高温干旱
基于GIS的安吉县茶树栽培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2025年
安吉白茶产业是安吉县核心农业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编制安吉县茶树种植区划可为茶农建设茶园提供有利支持。利用安吉县及周边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及49个加密自动气象站点的气温及相对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基础地理数据及土壤资料,选取气象、地形、土壤9个因子进行空间分布的精细化模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茶树栽培适宜性区划评估模型,完成茶树种植适宜性综合区划。结果表明,安吉县适宜茶树栽培的面积为623.09 km^(2),分布在北部及中部的梅溪镇、溪龙乡、递铺街道、昌硕街道等地区;较适宜茶树栽培的面积为622.46 km^(2),分布于县域中北部的递铺街道、孝丰镇、鄣吴镇、杭垓镇西部、天荒坪镇北部等地区;不适宜栽培区域面积为441.43 km^(2),主要分布于县域的南部地区,包括章村镇、报福镇、上墅乡、天荒坪镇南部及山川乡等地。对安吉县茶树栽培的适宜性进行区划,可为安吉白茶种植提供地理位置选择参考,为扶贫茶苗优质生产提供思路。
许金萍蒋晓梅胡波胡越李云程仡锴
关键词:安吉白茶茶树种植地理信息系统(GIS)
2012年“4.2”罕见大风过程中尺度分析
利用雷达以及地面观测实况资料对2012年4月2日影响浙北、浙中地区的大风强对流天气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从中尺度物理场来看,是低层或地面强上升气流主导形成的汇合线,而从形势场来看,是低空急流以及受横槽转竖引导的向地面...
李云蔡云泉曹卫东
关键词:大风强对流低空急流
浅析防雷社会管理现状及对策
防雷减灾管理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气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是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随着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防雷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依法开展防雷社会管理职能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履行的职责.因此,加大防雷...
周烨堃谢周陈骥彭飞李君灿
关键词:雷电防护社会管理政府职能
文献传递
天目山地区重污染天气预测模型及其环流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建立基于LIBSVM方法的重污染天气PM_(2.5)、PM_(10)预测模型及参数寻优,得到重污染天气时PM_(2.5)、PM_(10)对应的最优环流形势场并分析重污染天气环流特征。(1)根据与PM_(2.5)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及显著性,在训练值占比69%,相关性与显著性最好的27个要素参与时得到了重污染天气下PM_(2.5)日数据最优预测模型,训练值和测试值的R2分别达到了0.9992和0.7196;(2)由相关性与显著性最好的24个要素参与,得到了重污染天气下PM_(10)日数据最优预测模型,训练值和测试值的R2分别达到了0.9978和0.7792;(3)PM_(2.5)最优预测模型对应的最优5类700 hPa合成环流形势中第4、5类和PM_(10)模型对应的最优6类700 hPa合成环流形势中第1、3、4类均属于高压脊控制(影响)型,容易出现长时间持续污染,是天目山地区影响PM_(2.5)和PM_(10)污染的最主要天气类型。
李云张莹许金萍蒋晓梅杨聃梁明珠
关键词:LIBSVM气象条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