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稻棉病虫测报站
-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爱萍郭文瑞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金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浅析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发展对策被引量:3
- 2019年
- 我国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一直伴随着病虫害的侵害,使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技术一直是我国农业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提高农作物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基于此,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 罗定荣
-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 25%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6
- 2008年
- 以25%噻嗪酮WP和48%毒死蜱EC为对照药剂,进行了25%吡蚜酮WP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20g/667m2药后14d防效达91.66%,略优于25%噻嗪酮,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何木兰郭文瑞周爱萍熊桂和余夕辉桂宿奕
- 关键词: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稻飞虱
- 宿松县二化螟发生呈回升之势的防治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2005~2008年宿松县二化螟的发生测报资料的比较分析,认为宿松县二化螟的发生程度有回升之势,提出应尽快研究和调整控制对策。
- 余夕辉
- 关键词:二化螟
- 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适期的探讨
- 2006年
- 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上,我县以往一直是以稻纵卷叶螟的2龄幼虫高峰期作为防治适期。根据有关研究报道及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到稻纵卷叶螟的1龄幼虫高峰期。其主要理由如下。
- 桂宿奕余夕辉何木兰
-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防治适期药剂防治水稻生产幼虫害虫
-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草地贪夜蛾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在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玉米地采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进行草地贪夜蛾的诱测试验。结果表明,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诱蛾虫峰明显、诱蛾量较高,与普通诱捕器相比,具有人机远程交互、随诱随报、省时、省力等优点。能够定时反馈使用目标害虫性诱芯,同时采集温度适度,虫情预测分类统计更全面,为实现害虫预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周爱萍
- 关键词:自动计数
- 佰靓珑TM106SC(三氟苯嘧啶)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 2020年
- 为筛选防治水稻稻飞虱新型环保高效药剂,对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佰靓珑TM106SC(三氟苯嘧啶)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佰靓珑TM106SC佰靓珑TM106SC240g/hm^2药后20d防效达100%,明显优于50%吡蚜酮可湿性剂150g/hm2的防效,且施药简易方便,持效期长,对稻田天敌安全,对水稻生长安全。
- 罗定荣
- 关键词:水稻稻飞虱防效
- 褐飞虱趋光性的最佳波长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以2代褐飞虱为例,探究不同波长对不同虫态不同性别的褐飞虱趋光性的影响,并确定2代长翅型成虫(♀♂)、2代短翅型成虫(♀♂)的趋光性和2代5龄若虫(♀♂)趋光性的最佳波长。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340、345、350、355、360、365、370、375、380 nm等9个波长处理来模拟测定大田自然散射光,分别对长、短翅型雌雄成虫(♀♂)和雌雄若虫(♀♂)的影响。结果:2代5龄褐飞虱雌雄若虫(♀♂)、2代短翅型褐飞虱雌雄成虫(♀♂)以及2代长翅型褐飞虱雌雄成虫(♀♂)的趋光性最佳波长范围均为360~365 nm;2代5龄褐飞虱雄若虫、2代长翅型褐飞虱雄成虫、2代短翅型褐飞虱雄成虫均比其雌性表现出对最佳波长具有较强的趋光性;2代褐飞虱趋光性强弱依次为:2代长翅型雌雄成虫(♀♂)﹥2代短翅型雌雄成虫(♀♂)﹥2代5龄雌雄若虫(♀♂)。结论:不同虫态和性别间的2代褐飞虱趋光性略有差异,不同虫态的雄性褐飞虱均比雌性表现出对最佳波长较强的趋光性;其趋光性强弱依次均为:2代长翅型雌雄成虫(♀♂)﹥2代短翅型雌雄成虫(♀♂)﹥2代5龄雌雄若虫(♀♂),但其趋光性最佳波长范围集中在360~365 nm。
- 黄保宏罗定荣刘师佳罗华影吴莉君凌和平王占陈军民
- 关键词:褐飞虱趋光性
-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3
- 2018年
- 鉴于近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的情况,该研究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是防治稻飞虱理想的长效性药剂,其施药简易方便,防效高,持效期长,且对稻田天敌安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g/hm^2药后14d防效达91.46%,与50%吡蚜酮可湿性剂(飞能)150g/h㎡的防效相当,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周爱萍
- 关键词:水稻稻飞虱防效试验
-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斜纹夜蛾测报和防治示范被引量:2
- 2012年
-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在安徽省宿松县一年发生6~7代,发生期在5-11月份;以3代、4代、5代为主害代,主要危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及油菜,7代为不完全代;在自然环境下,在宿松县冬前不进入休眠期,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
- 吴习水刘效明何木兰熊桂和桂宿一刘满来
- 关键词: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测报技术休眠期
- 24%井冈霉素A AS(菌刀)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4
- 2019年
- 鉴于近年来宿松县水稻纹枯病严重发生的情况,为筛选防治纹枯病的新型环保高效药剂,对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4%井冈霉素A AS(菌刀)防治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4%井冈霉素A AS(菌刀)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用量450g/hm2处理药后15d防效达71.94%,防效较高,且对稻曲病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稻田天敌无不良影响,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 罗定荣周爱萍余兵
-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