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望江县植检植保站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朱世华范爱华徐进才何学平罗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潜山县植保站安庆市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棉花
  • 4篇害虫
  • 3篇棉花害虫
  • 2篇瓢虫
  • 2篇主要害虫
  • 2篇棉花棉铃虫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2篇棉田
  • 2篇病虫
  • 1篇稻纹枯病
  • 1篇早稻
  • 1篇早稻纹枯病
  • 1篇蜘蛛
  • 1篇植棉
  • 1篇植棉面积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杀伤
  • 1篇杀伤力

机构

  • 8篇安徽省望江县...
  • 1篇安庆市植物检...
  • 1篇安徽省潜山县...

作者

  • 5篇朱世华
  • 4篇范爱华
  • 3篇李权生
  • 2篇何学平
  • 2篇罗国平
  • 2篇徐进才
  • 1篇章炳旺
  • 1篇曹中良
  • 1篇姚玲玲

传媒

  • 3篇植保技术与推...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望江县棉田生态系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2008年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产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在2万hm^2左右。本县棉田生态系主要以棉花为主体,由害虫、天敌、中性昆虫和一些无机体等构成。这一整体受多种因子的制约,是个动态的平衡。
何学平
关键词:长江下游植棉面积中性昆虫棉花
早稻纹枯病为害损失估计及防治指标的研究初探被引量:5
2002年
经调查测产,早稻纹枯病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方程为:y=e0.4659+0.039 23x(式中y为损失率,x为病情指数)。根据望江地区情况,得出纹枯病经济允许损失L=2.17,防治指标用病情指数表示为8左右。
徐进才李权生杨敏胡热清张满娟曹晖
关键词:早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
8种杀虫剂对棉花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对瓢虫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防治棉铃虫比较理想的药剂和处理有赛丹 +三唑磷、拉维因、赛敌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的时间长 ,对棉蚜防效差 ,不能作为防治棉蚜的专门药剂 ;8种试验药剂均不宜于防治棉叶螨 ;试验药剂及处理 ,对瓢虫卵杀伤力不强 ,但对瓢虫成。
朱世华章炳旺蔡凌李权生何学平范爱华
关键词:防效杀伤力棉花害虫杀虫剂瓢虫
望江棉田病虫发生新变化及原因浅析
2006年
通过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黑光灯诱测等方法发现近5年棉田病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鳞翅目害虫为害减轻,吸汁类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虫害,缺钾性生理性病害连年流行。并从Bt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田化防次数减少、土质的恶化、植保技术的滞后等方面浅析了原因。
朱世华曹中良姚玲玲林中保
关键词:鳞翅目害虫
望江县棉花棉铃虫发生特点、爆发因子及防治对策
本文分析认为,近几年旱地种植结构调整、梅天雨日雨量少、棉花生育期提早是望江县棉铃虫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从农业防治、推广抗虫品种、改进化防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李权生朱世华范爱华罗国平
关键词:棉铃虫
文献传递
“先正达小麦中后期解决方案”对小麦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分析
2023年
探索了麦甜+麦甜伴侣和麦甜预混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明确了麦甜+麦甜伴侣以及麦甜预混剂与市场主流防治赤霉病药剂对比防效差异显著性,同时也考察了该解决方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度。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是望江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以其发生速度快,危害损失大等特点位居小麦重大病虫害之首。通过研究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和筛选高效防治药剂,为沿江流域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金兵华徐进才虞毛华
关键词:小麦产量
望江县棉花棉铃虫暴发因子分析及防治对策
2002年
通过30a的系统调查表明,望江县以四代棉铃虫为主害代,棉铃虫各代次发生程度的主控因子不同,棉铃虫对常用农药表现出明显的抗性,保铃棉32B对各代棉铃虫均表现出良好抗性。对棉铃虫暴发因子进行了探析,认为棉铃虫近几年处于活跃期,旱地种植结构调整、梅天雨日雨量少、棉花生育期提早是棉铃虫暴发的主要原因。并从农业防治、推广抗虫品种、改进化防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朱世华范爱华罗国平
关键词:棉铃虫棉花害虫
棉田瓢虫、蜘蛛种群调查及作用评价被引量:7
2003年
调查结果表明,望江棉田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蜘蛛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为主,瓢虫、蜘蛛的数量比约为7∶3;不同棉花品种间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瓢虫对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基本能控制棉蚜的为害;对棉田天敌应采取以次要害虫养天敌,利用天敌控制主要害虫,充分利用又不完全依赖天敌的策略。
朱世华范爱华宋加祥洪小状
关键词:瓢虫蜘蛛棉蚜主要害虫棉花害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