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

作品数:830 被引量:2,339H指数:19
相关作者:张凤春沈海林葛志红王之敏倪殿涛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9篇期刊文章
  • 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8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04篇护理
  • 69篇细胞
  • 52篇动脉
  • 42篇手术
  • 41篇肿瘤
  • 41篇疗效
  • 37篇术后
  • 36篇预后
  • 31篇糖尿
  • 31篇糖尿病
  • 31篇静脉
  • 29篇蛋白
  • 29篇超声
  • 28篇血清
  • 28篇腺癌
  • 28篇老年
  • 27篇血管
  • 27篇综合征
  • 26篇梗死
  • 25篇心肌

机构

  • 791篇上海交通大学...
  • 73篇苏州大学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8篇苏州大学附属...
  • 17篇德阳市人民医...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8篇苏州卫生职业...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 6篇苏州市立医院
  • 5篇苏州科技城医...
  • 4篇江苏大学
  • 4篇昆山市第一人...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8篇张凤春
  • 35篇王之敏
  • 26篇沈李奎
  • 26篇沈海林
  • 25篇尹述洲
  • 23篇蒋栋毅
  • 22篇陈寒春
  • 21篇万意
  • 20篇刘峰
  • 20篇杜红娣
  • 19篇王炳银
  • 18篇陶星
  • 18篇任宝志
  • 18篇朱祥
  • 16篇杨德宝
  • 14篇徐海燕
  • 13篇柳标
  • 13篇赵惠君
  • 12篇秦洋
  • 12篇丁双双

传媒

  • 28篇中文科技期刊...
  • 23篇中国血液流变...
  • 18篇中文科技期刊...
  • 13篇江苏医药
  • 13篇苏州大学学报...
  • 12篇全科护理
  • 11篇中文科技期刊...
  • 9篇中国医药指南
  • 9篇北方药学
  • 8篇山东医药
  • 8篇齐鲁护理杂志
  • 8篇现代肿瘤医学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国美容医学
  • 7篇检验医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当代医药
  • 7篇中外医学研究
  • 7篇中国科技期刊...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5篇2025
  • 97篇2024
  • 81篇2023
  • 64篇2022
  • 16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32篇2016
  • 55篇2015
  • 85篇2014
  • 50篇2013
  • 68篇2012
  • 67篇2011
  • 43篇2010
  • 32篇2009
  • 28篇2008
  • 18篇2007
  • 8篇2006
8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与目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影像表现易与脑膜瘤混淆,本文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颅内HPC 12例。12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颅内HPC的MRI特征: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9例,75%),肿瘤呈窄基底附着于硬膜(7例,58.3%),瘤内迂曲血管流空影(7例,58.3%),瘤内见囊泡状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8例,66.7%);DWI呈高信号(8例,66.7%);肿瘤强化呈不均匀明显强化(8例,66.7%)。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瘤内血管流空信号、DWI呈高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及肿瘤以窄基底附着于硬膜是诊断颅内HPC重要征象。
尚海龙沈海林杜红娣孙羽刘冬
关键词: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脑膜瘤
细胞角蛋白18-M30/M65用于中老年脂肪肝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M30和M65片段(CK18-M30/M65)水平用于筛查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130例,剔除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或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超标样本,根据肝区B超结果分成"健康肝"和"脂肪肝"两组,用M30和M65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比较两组M30和M65的表达水平.结果:脂肪肝组CK18-M30和M65的中位数分别为141 U/L(80-498 U/L)和133 U/L(0-564 U/L),健康肝组CK18-M30和M65的中位数分别为111 U/L(27-319 U/L)和77 U/L(0-305 U/L),两组之间F检验的P值分别为0.0027和0.00007,差异非常显著.当CK18-M30以200 U/L作为cut-off值时,脂肪肝组CK18-M30的阳性率为28.57%(16/56),健康肝组的阳性率为5.41%(4/7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CK18-M65以250 U/L作为cut-off值时,脂肪肝组的阳性率为21.43%(12/56),健康肝组的阳性率为5.41%(4/74);CK18-M30和M65联合时,脂肪肝组的阳性率为46.43%(26/56),健康肝组的阳性率为10.81%(8/74).结论:血清CK18-M30和M65水平可能是中老年健康体检脂肪肝的有效筛查指标.
尹栩芳李振军施军平
关键词:脂肪肝
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情况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笔者医院收治的106例寻常痤疮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实施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联合羟基乙酸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进行治疗4周,并进行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皮损情况、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粉刺各项及瘙痒和疼痛、尴尬、购物和家庭劳动、衣物和食物、社交和休闲、体育活动、学习和工作、个人关系、睡眠、治疗各项评分均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血清Nesfatin-1、TLR2水平均降低,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皮肤皮脂分泌量均减少,联合治疗组少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则增多,且联合治疗组多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乙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同时改善患者皮损情况,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复发率低。
吴亭妍赵玥付明婧
关键词:寻常痤疮羟基乙酸皮肤屏障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内导管室误激活发生风险分析及防治措施探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内导管室误激活发生风险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3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心内导管室误激活发生率,分析误激活相关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该模型对心内导管室误激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史、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史、典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症状、心电图误诊断、胸痛症状、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心内导管室误激活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对心内导管室误激活发生风险的预测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1.6%。结论受冠心病史、既往PCI史、典型STEMI症状、心电图误诊断、胸痛症状、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因素的影响,AMI患者存在心内导管室误激活风险,且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构建对其发生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李小芬潘光美刘祺刘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脑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2023年
分析脑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50例为对照研究对象,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方法干预,评价指标包括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负面心理、并发症、满意度。结果 ,BI指标护理前评分无对比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I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组间SAS、SDS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更积极地配合预后治疗,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以避免诱发严重并发症,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石振兴
关键词:脑出血负面心理并发症个性化护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及血流动力学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的价值。方法对7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者组)和对照组7名健康成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眼动脉(OA)及颅内动脉,分别根据患者OA反向血流及大脑后动脉(PCA)P1段峰值血流速度(Vs)大于对照组(x-+2s)来判断OA、Willis环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并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7例患者均存在双侧OA反向血流,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m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4例左侧PCA P1段和3例右侧PCA P1段Vs大于对照组;MCA、ACA V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双侧ICA闭塞患者存在OA及后交通动脉两种侧支循环代偿途径,但其颅内动脉仍供血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评价颅内动脉侧支循环血供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柳标许良标吴明双周晓东赵宝珍
关键词:颈内动脉颈动脉疾病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
中药湿敷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金黄散湿敷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经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肝素钠乳膏涂抹,而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金黄散均涂于静脉化疗穿刺点皮肤,沿血管走向方向扩展;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在静脉化疗期间,观察组局部疼痛、红肿、灼热、静脉曲张、脓液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程度、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金黄散湿敷对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化疗静脉情况,降低静脉化疗发生静脉炎的风险。
陈群
关键词:中药湿敷恶性肿瘤
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2007年7月~2009年2月间.笔者用疏肝健脾补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均为本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4.8±13.5)岁;
袁通春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评分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牙髓炎伴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治疗,试验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治疗结束后2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根管充填效果、牙龈指数(GI)及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恰填率高于对照组,欠填率及超填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均低于治疗前,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GI低于对照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根管充填效果,改善患者牙龈健康,促进咀嚼功能的恢复。
陆云峰
关键词:牙髓炎根尖周炎根管充填咀嚼功能
HDL-C试剂干扰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近年来,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已被广泛应用,该法具有灵敏度高、仪器管道无污染等优点[1]。但我们在常规生化多种项目的检测中经常出现TBA结果有假性升高的现象。经追踪分析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试剂含有TBA成分,
丁双双汪浩沈霞
关键词:总胆汁酸携带污染
共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