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701 被引量:1,726H指数:17
相关作者:耿德旭李洪洲孙丽霞张玉峰甘新基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3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49篇机械工程
  • 1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8篇文化科学
  • 7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5篇农业科学
  • 17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8篇电子电信
  • 8篇建筑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电气工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社会学
  • 3篇艺术

主题

  • 69篇机器人
  • 37篇气动
  • 35篇教学
  • 28篇仿真
  • 27篇教育
  • 24篇有限元
  • 24篇高校
  • 23篇大学生
  • 23篇管道机器人
  • 22篇课程
  • 21篇数控
  • 19篇关节
  • 18篇柔性关节
  • 17篇工科
  • 14篇创业
  • 13篇液力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驱动器
  • 11篇运动学
  • 10篇液压

机构

  • 643篇北华大学
  • 63篇吉林大学
  • 2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7篇青岛科技大学
  • 8篇长春工业大学
  • 6篇长春理工大学
  • 6篇燕山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东北电力大学
  • 5篇吉林化工学院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武汉化工学院
  • 4篇中国空间技术...
  • 4篇吉林建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吉林航空工程...

作者

  • 67篇李建永
  • 52篇姜生元
  • 40篇高兴华
  • 39篇孙丽霞
  • 39篇张耀娟
  • 36篇陈雪
  • 34篇范久臣
  • 34篇张玉峰
  • 31篇耿德旭
  • 30篇王开宝
  • 29篇张占国
  • 28篇褚亚旭
  • 27篇罗春阳
  • 21篇刘晓波
  • 19篇王尧
  • 19篇贾双林
  • 19篇甘新基
  • 18篇李海连
  • 18篇杨克
  • 17篇李冬梅

传媒

  • 118篇吉林化工学院...
  • 76篇北华大学学报...
  • 48篇机床与液压
  • 18篇液压与气动
  • 15篇黑龙江科技信...
  • 13篇机械设计
  • 13篇吉林大学学报...
  • 12篇农业机械学报
  • 9篇机械工程师
  • 8篇北华大学学报...
  • 7篇机械传动
  • 7篇吉林省经济管...
  • 7篇科技经济市场
  • 7篇中国校外教育
  • 6篇液压气动与密...
  • 6篇长春教育学院...
  • 5篇机器人
  • 5篇长春工业大学...
  • 5篇科技资讯
  • 4篇教育与职业

年份

  • 4篇2024
  • 29篇2023
  • 46篇2022
  • 42篇2021
  • 41篇2020
  • 40篇2019
  • 47篇2018
  • 52篇2017
  • 62篇2016
  • 44篇2015
  • 24篇2014
  • 17篇2013
  • 17篇2012
  • 28篇2011
  • 33篇2010
  • 37篇2009
  • 18篇2008
  • 16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7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力变矩器导轮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被引量:28
2007年
利用CFD分析软件对W305型液力变矩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混合平面理论处理旋转速度不同的各叶轮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仿真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导轮内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并将导轮内流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场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才委马文星褚亚旭刘春宝崔志军
关键词:液力变矩器导轮流场仿真
同轴式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2024年
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和大小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相流水平集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接触角下微细气泡的生成过程。以接触角为主变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强和气体类型为次变量,探究次变量对微细气泡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的影响。设计并制造了同轴式微流控芯片,开展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接触角在0~180°递增时,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脱离体积先增加后减小,其中90°接触角为生成时间的分界点和脱离体积的峰值点。此外,3个次变量中液体流量的变化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液体流量越大,其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越小。实测值与仿真值的偏差在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验证了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汪琴孙丽霞张玉峰张其久宁宏阳黄智杰
关键词:润湿性接触角
六独立轮驱动式管内机器人的研制被引量:11
2004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内检测系统的机器人机构设计及工作原理。该机器人采用周向60°等间距布置的六只驱动臂结构,主动轮直接安装于驱动臂的端部,分别由一台电机控制,形成六独立轮驱动方式。其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牵引力大的特点。实验证明这种机器人适合作小直径管道检测系统的理想牵引装置。为解决检测系统因发生故障滞留在管道内,还提出了可行的救援方案,并设计了对接机构。
邓宗全陈军姜生元王少纯孙东昌张士华
关键词:机器人海底管道小直径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包变换的齿轮信号去噪方法被引量:12
2021年
针对齿轮故障信号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包变换(maximal overlap discret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MODWPT)相结合的信号去噪方法。采用VMD方法将齿轮振动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不同中心频率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对VMD分解过程中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参数选择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相关参数的选取依据。结合能量熵增量-频域互相关系数准则以剔除分解出的高频噪声和虚假干扰成分;采用MODWPT方法对包含高频噪声的IMF分量进行去噪,以进一步提升信号的去噪效果和性能指标;最后将去噪后高频IMF分量同表征信号自身特征的敏感模态分量重构为去噪信号。通过仿真信号和齿轮断齿故障信号的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周小龙徐鑫莉王尧刘薇娜姜振海马风雷
关键词:去噪齿轮特征提取
T形微通道中微细气泡生成过程数值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微细气泡因其具有尺寸小、上升速度慢和传质效率高等特点,在污水处理、超声成像和皮肤清洁等领域具有可观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微流控方法生成微细气泡为研究对象,针对T形微流道中气、液二相流体相互作用机制,开展基于COMSOL的微细气泡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观测不同时刻下的微细气泡的形态特征,分析气体压强、液体流量、气体通道宽度、混合界面润湿性等因素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研制T形微流控芯片,通过微细气泡生成特性测试系统开展试验验证,为微细气泡定量精准可控生成提供仿真与试验依据。
李鹏闫雪梅孙丽霞张玉峰樊明旭秦宏伟
关键词:微流控润湿性数值模拟
基于离散元理论的勺轮式排种器设计与仿真被引量:1
2018年
设计了一款新型勺轮式玉米排种器,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使仿真更加准确,随机选取"吉科玉12"玉米种子3 000粒,按长扁形、球锥形、类球形进行统计,得出各种形状种子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挑选出各种形状的种子100粒,分别测量其3维尺寸,并依据尺寸完成3种形式种子仿真模型的建立。建立排种器播种精度评价指标,得出了不同转速对排种器播种性能的影响,当勺轮盘的转速为40~50 r/min时,排种器漏播率低、重播率低,排种量最稳定。
贾双林魏立志张志强郝思琦刘洋孙兆国
关键词:离散元法精密播种
基于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固结磨具制作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寻找固结磨具制作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实现固结磨具制作工艺参数的快速寻优。方法设计磨粒粒径、磨粒质量分数、成型压力、烧结温度的正交工艺参数表,按正交表工艺参数制作蓝宝石晶片加工用的Cr_(2)O_(3)固结磨具,并且设计不同固化温度下制作的固结磨具的硬度与抗压强度测试试验,验证自制的固结磨具加工的有效性以及固化温度选择的合理性。使用自制的Cr_(2)O_(3)固结磨具在抛光机上进行加工试验,测量蓝宝石晶片的去除率和Cr_(2)O_(3)丸片的磨削比。综合考虑丸片的磨削效率与使用经济性,将去除率与磨削比采用min-max方法归一化后,乘对应的权重值并相加,得到丸片综合评分Y,作为丸片的评价标准。以磨粒粒径、磨粒质量分数、成型压力、烧结温度为输入,综合评分Y为输出,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丸片制作工艺参数与丸片综合评分Y之间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使用决定系数R2评价BP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最后,设计初始化种群个体N、交叉概率Pc、变异概率Pm的正交试验表,基于构建的神经网络,根据正交试验表,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制作工艺参数的全局寻优。依据寻优结果制作丸片并进行试验,计算综合评分Y,与预测评分对比。结果构建了4个输入层神经元、12个隐含层神经元、1个输出层神经元的三层BP神经网络。构建的BP神经网络的决定系数R2为0.9313,丸片综合评分Y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4%以下,满足工程的实际应用。在给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在参数组合为初始化种群个体N为80、交叉概率Pc为0.6、变异概率Pm为0.06的条件下,使用遗传算法寻优得到的蓝宝石加工用Cr_(2)O_(3)固结磨具最优的制作工艺参数组合为:磨粒粒径10μm,磨粒质量分数88%,成型压力80 MPa,成型温度174℃。丸片综合评分Y的寻优值为94.09,试验得到的丸片�
张翔王应刚陈泓谕杭伟曹霖霖邓辉袁巨龙
关键词:固结磨具蓝宝石正交试验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改进的HHT方法及其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针对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方法中存在的模态混叠和虚假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总体包络均值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nvelop Mea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EMD)和虚假模态函数剔除算法相结合的改进HHT方法。该方法利用EEMEMD可准确反映加噪后信号的自身变化,一定程度上中和残留在各模态分量间的噪声,获得无模式混淆的较纯净的IMF分量。同时,通过基于归一化能量熵值的虚假模态函数剔除算法可有效剔除噪声干扰成分和迭代误差分量,从而提高信号特征提取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分析和转子不对中故障诊断的工程实例表明,改进HHT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模态混叠问题并有效剔除同故障无相关的虚假IMF,实现对旋转机械故障的有效诊断。
周小龙刘薇娜姜振海马风雷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故障诊断
高校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的途径——以社会质量理论为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我国传统的高校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方式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忽视青年教师人生价值、长远发展,重视‘硬’实力,忽视‘软’实力培养"等诸多问题。社会质量理论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入、社会赋权"等方面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张其久孙丽霞张耀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质量
高速磨削加工的残余硬度被引量:3
2004年
研究了淬硬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关系的回火效应模型。磨削热导致回火引起淬硬钢磨削后表面硬度变化。通过合并磨削热模型和回火效应,可以预测工件磨削后的表面硬度变化。进行了45#钢的高速磨削试验,研究了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后表面硬度的影响。试验值与预测值能够较好吻合。
杨斌久盖全芳张玉峰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