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
- 作品数:247 被引量:246H指数:7
- 相关作者:包春磊贾世杰符燕王翠娥高文杰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浅议海口地区镇龙斋文化——以回龙村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海南的镇龙斋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它举办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时间跨度很大,历史悠久。本文以海口回龙村举办的镇龙斋为例,通过简述镇龙斋的举办流程,阐释举办镇龙斋的缘由及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比较分析镇龙斋的和公期之间的异同关系,探讨回龙村举办镇龙斋的文化和现实意义。
- 陈标
-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现状与前景探究
- 2023年
- 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由于受到当地博物馆的内在机制和内在环境的制约,对其发展过程和顾客满意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环节中,必须要对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文创产品在博物馆展示和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并实行多渠道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钱承国
-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 华光礁Ⅰ号出水铁器文物的腐蚀与保护措施被引量:9
- 2012年
- 海南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紫外线照射强烈,地理位置四周环海,空气中含有海洋盐分,不利于铁器文物的保存。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铁器文物在海水中已经受到严重腐蚀,出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锈蚀、疏松和脆裂现象,表面覆盖着白色钙质层和红褐色铁锈层。回顾了铁器文物的腐蚀机理,调研了国内外铁器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对华光礁1号出水铁器提出了保护措施。
- 包春磊
- 元代枢府瓷剔刻化妆土工艺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景德镇历尧村月山坞窑窑址所采集到的元代枢府瓷标本,其剔刻化妆土工艺于枢府瓷中应用,尚未见相关资料著录,故对此研究具有意义。根据标本的特殊性,试探讨枢府瓷剔刻化妆土的工艺过程、其与北方窑工南迁的关系,及其对明永乐"锥拱工艺"的影响。
- 陈建辉
- 关键词:化妆土
- 宋代瓷粉盒艺术特征及反映出的妆容文化窥探
- 2021年
- 妆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容貌护理追求,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也代表着一种社会生活本能。不同时期、地域、人群对妆容文化有着差异性的认知,由此也形成了多样化的妆容文化产物,瓷粉盒作为两宋时期代表性的妆容器物,不仅艺术特征别具一格,也反馈映射出宋代独特的审美取向。文章立足宋代瓷粉盒兴盛归因分析,从造型、装饰、釉色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全方位解读宋代瓷粉盒反映出的妆容文化,以供参考借鉴。
- 张雨佳
- 关键词:艺术特征宋代
- “海上丝绸之路”对唐代海南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大陆南方35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南海,以海南岛为主体,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诸群岛散落其中。南海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海南及其海域成为亚洲东南部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东非及欧洲等沿岸国家海上通商往来和进行交流的必经之地,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历史上,海上交往不断:
- 章佩岚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海南人唐王朝
- 钻木取火工具小考
- 2005年
- 陈佩
- 关键词:小考神话传说文物考古
- 南海“华光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试析被引量:9
- 2015年
- 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有众多的沉船遗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下文化遗产。这些沉没于水下的遗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见证。"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远海水下考古。沉船成熟的水密隔舱再次证明该技术首创于中国,沉船所属的福船是中国古代远洋贸易木帆船中的典型船型,品种繁多的外销瓷见证了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华光礁I号"船体的历史信息证明,中国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起点。
- 包春磊
- 关键词:福船
- “万岁不败,长宜子孙”——海南省博物馆馆藏砖瓦类文物探索
- 2022年
- 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砖瓦类文物是馆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各个时期政治、文化、建筑等领域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旨在介绍馆藏重要的砖瓦类文物及其体现出的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希望就如何科学保管和深入研究等问题进行粗略的探索。
- 张晨
- 关键词:文物
- 唐李德裕《祭韦相执谊文》及相关问题探略——兼谈唐代贬官对海南文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唐代李德裕,出身名门显贵之家,历经唐代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和宣宗六朝皇帝。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李德裕的为官历程,始终是与以牛僧儒、李宗闵为首的牛党集团和强大的宦官势力斗争相伴相随。在平定边患、整顿内忧方面,立下了显赫功绩。宣宗即位后,李德裕罢相,牛党之徒白敏中、令狐陶、崔铉等掌握朝中大权,将李德裕贬往海南。共同的政治抱负和相同的命运结局,将李德裕和韦执谊两人的感情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于是,在祭祀韦执谊青冢之际,李德裕写下了《祭韦相执谊文》,表达了对韦执谊的无限思念。以李德裕为代表的许多唐代贬官,为海南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在海南岛的后裔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谜团。
- 王育龙程蕊萍
- 关键词: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