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岭南大学

作品数:907 被引量:6,732H指数:34
相关作者:汪春泓许子东盛立中田小琳林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3篇期刊文章
  • 103篇会议论文
  • 58篇专利

领域

  • 222篇经济管理
  • 190篇文学
  • 143篇语言文字
  • 84篇文化科学
  • 37篇历史地理
  • 35篇哲学宗教
  • 30篇政治法律
  • 25篇艺术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社会学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翻译
  • 50篇文学
  • 42篇文化
  • 28篇小说
  • 26篇企业
  • 21篇教育
  • 18篇代文
  • 18篇金融
  • 18篇汉语
  • 15篇税收
  • 13篇学史
  • 12篇诗歌
  • 12篇垄断
  • 9篇经济学
  • 9篇港式中文
  • 8篇散文
  • 8篇抒情
  • 7篇政府
  • 7篇政治
  • 7篇重读

机构

  • 834篇岭南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 1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0篇暨南大学
  • 10篇山东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9篇河南师范大学
  • 8篇安阳工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香港中文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广东外语外贸...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 4篇东北财经大学
  • 4篇对外经济贸易...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宁夏大学

作者

  • 46篇盛立中
  • 43篇汪春泓
  • 30篇许子东
  • 22篇林平
  • 21篇田小琳
  • 13篇俞自由
  • 13篇张南峰
  • 12篇马跃
  • 11篇陈德锦
  • 10篇马毛朋
  • 9篇苏朋
  • 9篇侯桂新
  • 8篇黄曼丽
  • 6篇何冠明
  • 6篇萧爱铃
  • 6篇莫家豪
  • 6篇王玲玲
  • 6篇钱诗智
  • 6篇胡宁
  • 5篇刘蜀永

传媒

  • 28篇中国翻译
  • 14篇文艺争鸣
  • 13篇住宅与房地产...
  • 8篇文学遗产
  • 8篇文艺理论研究
  • 7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中国比较文学
  • 7篇涉外税务
  • 6篇外国语言文学
  • 6篇汉语学报
  • 6篇现代中文学刊
  • 6篇亚太跨学科翻...
  • 5篇经济研究
  • 5篇管理世界
  • 5篇传记文学
  • 5篇环球财经
  • 5篇中国经济和信...
  • 4篇大经贸
  • 4篇文学评论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6篇2024
  • 48篇2023
  • 35篇2022
  • 52篇2021
  • 41篇2020
  • 33篇2019
  • 34篇2018
  • 36篇2017
  • 35篇2016
  • 34篇2015
  • 48篇2014
  • 36篇2013
  • 27篇2012
  • 36篇2011
  • 36篇2010
  • 41篇2009
  • 25篇2008
  • 48篇2007
  • 21篇2006
  • 24篇2005
9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译者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以蒲松龄《聊斋志异》英译为例
2020年
本文讨论了蒲松龄《聊斋志异》英译中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聊斋志异》因生动活泼地描述年轻男性文人与美丽的女妖、神仙和女鬼之间的爱情故事而闻名。这些女性神怪人物在蒲松龄笔下经常是美丽、善良、服从、忠诚和被动的形象。这些特征从儒家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价值观和形象。在贝勒和莱尔森(Beller&Leerseen,2007)看来,意象形态反映的是"其他国家和人民的起源和特征",这些描述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之前对《聊斋志异》英语翻译的研究也涉及意象形态的翻译(例如,Dong&Hu,2013;Chen,2014),但他们皆未考虑影响译者在其翻译中重建原始意象的社会文化因素。然而,当重新制定原始文本意象时,译者的行为往往受到其身处的某特定时期的社会影响,而这些因素不应在意象学研究中受到忽略。本文研究《聊斋志异》的两个英文译本,分别是翟理斯(Herbert Giles)的《聊斋志异》(1880/2010)和闵福德(John Minford)的《聊斋志异》(2006)。本文探讨了这两位译者如何重演《聊斋志异》中描写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叙事,通过研究两位译者的社会语境来讨论西方的这些形象转变。本文重点探讨通过翻译塑造形象过程中的社会学因素,希望对意象学的研究做出贡献。
梁文骏
关键词:聊斋志异中国女性形象英语翻译
论司马相如对司马迁思想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史记》不烦词费,全文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诸多赋奏,表明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推崇。考察司马相如的作品和行事,可以发现司马迁跟他在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上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推崇绝不仅仅是因为司马相如作为辞章家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接近的缘故。无论是史学、政治还是文学,司马迁应该是受到了司马相如的极大影响。
徐刚
关键词:司马迁司马相如史记封禅辞赋
结伴出行推动消费升级:基于铁路大数据的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结伴行为日益普遍,其在出行、购物、餐饮、休闲及其他商业领域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行为能够被更加精准、系统地记录,为研究结伴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认为,结伴行为背后蕴含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有助于推动产品消费升级.本文借助铁路出行的视角,基于成渝铁路的客票销售数据,探究消费者结伴出行对铁路客运产品选择的影响.通过应用赫克曼二阶段模型并控制超过130万名乘客的个体固定效应,本文揭示了结伴出行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高级列车和高等座位的选择.另外,人口统计学特征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女性以及年长者结伴出行更倾向于选择高级列车和高等座位.这些发现不仅为铁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结伴行为对消费升级的正向影响作用,为商业服务和公共管理等广泛领域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企业、单位及政府通过鼓励人们的结伴行为,有利于刺激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选择.
曹炜威刘圣李宜威贾建民
关键词:结伴大数据高铁
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8
2008年
工作投入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新概念,文章从5个方面对国内外工作投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工作投入的研究背景;工作投入的概念界定与测量;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工作卷入和组织承诺的区别与联系;工作投入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最后在分析工作投入研究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日后研究应着力于明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研究的领域和层次、丰富研究方法、夯实与完善理论基础、开发干预措施和开展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研究。
林琳时勘萧爱铃
关键词:工作倦怠工作压力积极心理学
读《史》、《汉》“传舍”札记被引量:1
2012年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有日:“但凡客商在路,早晚安歇,有两件事免不得:吃癞碗,睡死人床!”如今神州酒店、宾馆林立,只要不乏杖头钱,出门在外,餐饮、住店,并无任何问题。可是古人若飘泊在外,丛林茫茫,真所谓凶多吉少,前程难卜。
汪春泓
关键词:札记传舍《水浒传》
用于管理学习计划成果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用于管理学习计划成果的方法和系统,其系统包括配置于非瞬时存储器中的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计划数据记录、流数据记录、课程数据记录、学习目标数据记录;评估任务数据记录、标准数据记录和特征数据记录;其中,所述特征数据记...
卢伟声
文献传递
批判、研究与发展:从香港经验看当代文化教育的前景
文化研究本身并不认为'文化'是对我们进行有关研究与教学所需的一种理想模式,反之,文化研究的起点是,我们已意识到文化不可能再以一种'理念'的形式起任何作用。本文从香港经验看当代文化教育的前景进行了论述,简述了岭南大学文化研...
陈清侨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文献传递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香港十年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在香港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香港与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共建的测试站至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以前,遍布香港各大学,依成立先后次序为: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前香港树仁学院)...
田小琳
20世纪初香港华文报纸上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以《唯一趣报有所谓》(1905-1906)所刊载的《七王会》为例
2012年
20世纪初,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香港,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过程中,译者(特别是男性译者)会怎样传达原文中的女性形象呢?本文以20世纪初在香港《唯一趣报有所谓》上所刊登的翻译小说《七王会》为例,描述女性形象如何被操纵和改写。这种操纵与改写突出表现为女性"被失业"、"被收声"、"被宠召"以及"被隐姓埋名"等。本文将结合20世纪初期的香港人口性别构成、教育背景与就业分布等因素,揭示并解释西方女性形象在翻译中被操纵和改写的社会动因。
李波杨岱若
关键词:女性形象改写
香港高校学术研究世界领先为国家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2021年
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6月17日,三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消息使香港科技教育界为国家科技的突破性进展感到无比振奋,同时为香港科技工作者能够参与“天问一号”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感到骄傲自豪。这极大地提升了香港科技界人士推动国家科技体系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热情和积极性。香港的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的需要就是香港科技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香港教育科技界的飞速发展与祖国的支持息息相关。自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作为中外科技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科技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香港高校在各类国际排名和评估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莫家豪
关键词:科技强国国家创新体系香港高校国际排名
共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