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 作品数:34 被引量:261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芯刘莲杨海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作问题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中国侗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丰富的侗民族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但又存在区位交通、服务配套等条件的制约,但通道旅游开发与周边地区进行区域协作的客观环境条件和文化渊源基础,通道在旅游开发中应扬长避短,积极主动寻求区域协作,通过形象搭车、线路连接、联合促销和建立区域协作机构等措施,推动通道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方世敏罗茜
- 关键词:旅游
- 区域旅游协作的帕累托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界的共识。本文借鉴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了区域旅游协作过程中实现旅游产业效益帕累托最优、旅游者效用帕累托最优以及两者联合最优的条件。
- 苏斌张河清
- 关键词: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协作帕累托最优
- 闲暇教育与儿童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前国内儿童闲暇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闲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和丰富。本文试图探讨闲暇教育的实施与儿童旅游开发之间相容性和共同发展性的问题。
- 刘莲
- 关键词:闲暇教育
- 怀化旅游特色及形象定位被引量:3
- 2002年
- 怀化地处湘西 ,旅游资源丰富 ,是一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旅游区。对怀化进行合理的旅游形象定位 。
- 方世敏
- 关键词:旅游形象
- 旅游圈理论在湖南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湖南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构建“大湘西旅游圈”,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湖南西部地区构建“大湘西旅游圈”有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旅游圈理论对湖南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刘红梅刘玉忠
- 关键词:大湘西旅游圈
- 传统旅游目的地形象更新问题初探被引量:15
- 2006年
-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对于大部分生命周期都处于停滞期、形象已经僵化的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有必要进行旅游地形象的更新定位,以便使旅游地得到复兴。文章从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现状出发,讨论了其进行形象更新定位的必要性,并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进行更新定位的具体手段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 罗茜方世敏
- 关键词:传统旅游目的地
- 著名风景区“边围地区”旅游开发研究——以桂林市灌阳县为例
- 2007年
- 灌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原因灌阳大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针对发展灌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灌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旅游资源考察,合理开发灌阳旅游资源,分时期分阶段地进行景点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政府主导下引导多方投资,解决景区交通瓶颈,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战略以及及时培养旅游人才等旅游开发措施。
- 陈辉张河清
- 关键词:旅游开发
- 关于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思考被引量:28
- 2005年
- 本文阐述了传统经济的弊端以及作为21世纪新经济的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李晖刘静江
-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经济生态环境
- 从文化的视点看长沙城市旅游开发被引量:9
- 2004年
-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21世纪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城市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承载者,积淀着丰厚鲜明的文化特色。在城市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其独特、持久的吸引力成了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 徐华锋方世敏
-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
- 铸造旅游名牌——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被引量:7
- 2005年
- 当今世界,知名品牌是组织形象的标志,是经济实力的标尺,是市场地位的象征。企业是否拥有名牌,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地区和国家是否拥有或拥有名牌的多少,标志其经济扩张力和竞争力的强弱。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抢占市场先机,如何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 张河清方世敏
-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旅游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