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 作品数:234 被引量:268H指数:7
- 相关作者:康家玮赵宪军辛刚国张凤玲马仲荣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集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 2010年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中共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巩固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确立了更高的目标。
- 王兰
- 关键词:政党制度理论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爱国主义精神被引量:1
- 2006年
- 薛山徐文杰
-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爱国主义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反法西斯战争抗战胜利中流砥柱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及制度内涵被引量:1
- 2017年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渊源来自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借鉴了政治学对西方传统"民主"的反思与批判,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民本等思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内涵强调政治秩序下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中西方探讨"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王凯
-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秩序
-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能力建设探索
- 2019年
-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加强人民政协协商能力建设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协商能力建设需要应对社会调适,在新时代下引导各方力量在利益协调过程中达成共识。弘扬和丰富政协工作的协商内涵,最终要落实在政协协商能力建设的实效性上。
- 康家玮
- 关键词:团结人民政协
- 中国共产党人统一战线思想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 2023年
- 统一战线理论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中国化的演进,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根据当时的国情世情,一面继承前人的思想精髓,一面结合实际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突破与理论创新,以更好地指导统战工作实践实现目标.每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都是该时期统战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通过对不同时期统战思想及其工作目标的发展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把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理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脉络,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统一战线的内涵,进而厘清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目标追求.
- 钟科丞
- 关键词: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创新
- 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2023年
-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生态功能显著,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于现实条件和比较优势,旅游业已然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甘南州以旅游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劣势,针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资金投入、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 才让珠玛
- 关键词:旅游业新型城镇化
-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该文旨在通过对比中高职课程体系现状,以公共基础课英语为例,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提出解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办法和对策。
- 赵金柱曹永平
- 关键词:课程衔接
- 发挥藏传佛教和谐理念的积极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藏传佛教崇尚和谐,追求和平,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宗教。它以"十善业"、"六度"作为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信条,"不念自利,常念利他",体现了济世利人的弘法趋向。我们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藏传佛教同样有着发挥积极作用的可能,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 次仁娜姆
- 关键词:藏传佛教社会和谐
- 中华始祖文化初探——陇东南人文始祖的神话记忆被引量:2
- 2021年
- 始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内涵和根源所在,其核心为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在致力于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始祖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本文涉及了溯源始祖文化的三条途径:文献考据、考古发掘和神话解释,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神话解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到的著述不多。基于此,文章选取了陇东南的人文始祖,对其作神话记忆的个案分析,希冀为推进中华始祖文化的研究提出有益探讨。
- 王雄刚张玉斌
- 关键词:人文始祖
- 古代民族“文脉”观念的当代传承
- 2013年
- 古代民族的"文脉",蕴含着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它在历史绵延中逐渐衍生,以文史发展脉络的方式形成了理论体系,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资源与框架。"文脉"体现在文化层面的常规和惯性,决定着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古代民族"文脉"的当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文脉"是人创造和延续的,它具有建设性和规律性的自然辩证法特点,违背它又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文脉观念",对后人的思想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因此只有创造性地延续和传承,才能体现其价值。
- 杨泽明
- 关键词:古代民族当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