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 作品数:51 被引量:171H指数:7
- 相关作者:黄孙卉戴旭东林春艳史历杜杰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PET/CT现象与过度检查
- 2015年
-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进步。各种影像学检查设备不断出现,但目前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仍然只遵循一个"金标准",即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纷纷引进PET/CT这种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引进成本大约1500万元~2000万元,受益人群主要是肿瘤患者。PET/CT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以及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作用。
- 庞达
- 关键词:病理检查肿瘤预防金标准影像中心医保政策
- CIK对消化道肿瘤细胞株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 cells,CIK)体外扩增特性、表面抗原变化及其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供血者(n=5)的外周血单个...
- 王东亮苏丹吕慧敏戚宁牟冠男黄孙卉张艳桥
- 关键词:CIK细胞杀伤活性
- 细支气管——肺泡癌有关问题探讨
- 1994年
-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占肺癌总数的2~5%,国内外报道较少。因缺乏临床特征性改变,易被误诊,预后不佳。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本病36例,就其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关的问题加以讨论如下。
- 高永君郭汝涛徐向英李瑛高春玲林英姬刘晏杰
- 关键词:肺肿瘤肺泡癌细支气管
- 冻存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寻求一种CIK细胞的保存方法。方法将诱导成功的CIK细胞于14天时冻存,两个月之后复苏。观察细胞状态,复苏细胞从第一天起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没有冻存的细胞从培养14天起绘制生长曲线,比较两者增殖率有无差别。复苏3天后做MTT,检测两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复苏后第三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与没有冻存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复苏后细胞状态良好,与未冻存细胞相比增殖率有差异(P〈0.05)。未冻存细胞在效靶比为40:1、20:1、10:1时杀伤率分别为(51.1±2.0)%、(50.9±3.3)%、(36.4±3.2)%,冻存细胞在效靶比为40:1、20:1、10:1时杀伤率分别为(49.7±1.5)%、(34.7±1.3)%、(29.5±7.6)%,两者在效靶比不同时杀伤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细胞表型尤其是起主要杀伤作用的细胞群CD3^+CD56^+分别为(19.1±0.4)%、(19.5±0.8)%,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冻存后复苏对CIK细胞的增殖率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临床上的应用。对杀伤活性和细胞表型没有影响。CIK细胞冻存后复苏方便了临床的应用。
- 袁玉涛梁小亮黄连江韩丽王志华
- 关键词:细胞因子冻存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抗喉鳞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讨喉癌的免疫治疗方法,观察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ecombinationhumantu-mornecrosisfactor,rhTNFα)三种不同浓度对喉鳞癌HLC14裸鼠的抗癌作用。结果表明rhTNFα高、中浓度时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均为54.4%(P<0.05),低剂量组虽有抗癌作用,但停药后肿瘤继续生长。超微结构观察表明,rhTNFα对瘤细胞膜结构有损伤作用,能增加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光镜下,在肿瘤毛细血管内出现纤维物质。说明rhTNFα可做为喉鳞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但作用有明显剂量依赖性。
- 叶京英徐秀玉史历李晓丹王久莉冯芝堂邢文缘
- 关键词:喉肿瘤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疗法
- 血管内皮抑制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 2013年
- 血管内皮抑制素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通过多条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该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均显示,单独使用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联合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 张磊徐建宇徐向英
- 关键词:内皮抑素类放射疗法药物疗法
-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 2003年
- 马占好李长明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者市场经济企业
-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再程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放疗、化疗及放化综合治疗等。其治疗目的在于提高局部控制率的同时延长生存期。再程放疗对于治疗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安全,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未见严重的近期放射性损伤,但是晚期放射性损伤及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局部复发再程放疗的作用及其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吕研李文鑫李剑徐向英
- 关键词:癌症复发再程放疗
- 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研究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及预后不良有关。因此,EGFR是目前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常用靶点。随着EGFR靶向性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无创检测EGFR在肿瘤内的表达及分布...
- 王可铮马玉彦姬洪飞王波杨悦申宝忠李伟华王凯黄涛卜丽红王丹李任飞王知非
- 关键词: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疗效监测
- 文献传递
- 转基因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IL-2的建立
- 2004年
- 目的 建立转基因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BGC - 82 3/IL - 2 ,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 以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 ,将IL - 2基因整合到BGC - 82 3胞核的DNA中 ,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寻找BGC - 82 3/IL - 2细胞的变化。结果 BGC - 82 3/IL - 2细胞的生长曲线、克隆形成、携带基因的稳定性和形态学方面与亲本细胞BGC - 82 3没有明显差别。但对抗癌药的敏感程度上 ,发现BGC - 82 3/IL - 2比BGC - 82 3要敏感 (EADR、DDP、Vpl6 )。结论 IL - 2基因转到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中 。
- 解丽华石于波唐雅莉解武华申宝忠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胃腺癌肿瘤生物学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