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5,041 被引量:19,136H指数:41
相关作者:张朝升徐忠根吴旷怀金建敏蔡旭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259篇期刊文章
  • 691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17篇建筑科学
  • 70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3篇天文地球
  • 164篇文化科学
  • 150篇理学
  • 1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2篇化学工程
  • 8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6篇动力工程及工...
  • 45篇经济管理
  • 41篇机械工程
  • 34篇水利工程
  • 21篇电子电信
  • 20篇电气工程
  • 17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矿业工程
  • 8篇社会学

主题

  • 506篇混凝土
  • 447篇隔震
  • 380篇抗震
  • 349篇地震
  • 330篇建筑
  • 304篇阻尼
  • 253篇减震
  • 249篇阻尼器
  • 245篇有限元
  • 243篇抗震性
  • 242篇抗震性能
  • 190篇支座
  • 184篇桥梁
  • 162篇荷载
  • 154篇钢管
  • 153篇有限元分析
  • 145篇振动
  • 134篇力学性能
  • 134篇力学性
  • 131篇隔震结构

机构

  • 4,953篇广州大学
  • 2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6篇哈尔滨工业大...
  • 82篇北京工业大学
  • 78篇同济大学
  • 65篇湖南大学
  • 52篇广东工业大学
  • 51篇广东省地震工...
  • 47篇中山大学
  • 43篇教育部
  • 39篇中国地震局工...
  • 36篇广东省建筑设...
  • 34篇西安建筑科技...
  • 31篇学研究院
  • 30篇大连理工大学
  • 28篇东南大学
  • 25篇清华大学
  • 25篇江西理工大学
  • 2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2篇广东科学中心

作者

  • 359篇周云
  • 288篇谭平
  • 249篇周福霖
  • 194篇张季超
  • 145篇张朝升
  • 125篇荣宏伟
  • 122篇邓雪松
  • 119篇张永山
  • 118篇张可方
  • 114篇焦楚杰
  • 114篇汪大洋
  • 106篇马玉宏
  • 102篇丁云飞
  • 101篇张俊平
  • 98篇徐忠根
  • 92篇刘爱荣
  • 86篇赵桂峰
  • 86篇崔杰
  • 86篇吴从晓
  • 83篇童华炜

传媒

  • 400篇广州大学学报...
  • 179篇广东建材
  • 124篇建筑结构
  • 123篇地震工程与工...
  • 114篇振动与冲击
  • 110篇工程抗震与加...
  • 94篇工程力学
  • 79篇华南地震
  • 77篇中国给水排水
  • 69篇混凝土
  • 65篇建筑结构学报
  • 56篇广东土木与建...
  • 54篇科学技术与工...
  • 49篇制冷
  • 46篇工业建筑
  • 46篇高等建筑教育
  • 44篇建筑科学
  • 43篇世界地震工程
  • 42篇低温建筑技术
  • 36篇公路

年份

  • 14篇2025
  • 158篇2024
  • 196篇2023
  • 208篇2022
  • 205篇2021
  • 205篇2020
  • 223篇2019
  • 329篇2018
  • 294篇2017
  • 232篇2016
  • 237篇2015
  • 247篇2014
  • 230篇2013
  • 188篇2012
  • 217篇2011
  • 251篇2010
  • 261篇2009
  • 233篇2008
  • 227篇2007
  • 226篇2006
5,0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延缓空气源热泵换热器结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20年
在分析结霜机理的基础上,从室外环境参数、蒸发器结构、翅片结构和表面特性、外加驱动力四个方面介绍了空气源热泵换热器延缓结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
罗家恩方赵嵩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
某大桥桥墩病害分析及加固设计
介绍了某大桥桥墩的病害情况,针对病害采用大型Midas/civil分析程序模拟分析桥墩在使用荷载以及基础不均匀沉降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与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桥墩墩柱裂缝是由桥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
朱文正陈烁钊
关键词:桥梁桥墩不均匀沉降应力分析
文献传递
低碳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低碳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试验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基于缺氧吸磷理论,在(AO)-SBBR运行过程中引入一个缺氧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AO)2-SBBR运行系统,经过四个阶段的培养驯化,反硝化除磷菌...
荣宏伟张朝升张可方
关键词: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反硝化除磷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带转换层的错层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带转换层的错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和有限元计算分析,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性能和结构地震反应。为对比错层结构和传统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三维SAP2000有限元程序建立并分析了该试验结构模型和对应的传统结构模型,两分析模型的结构参数和质量分布相同,仅楼板位置不同。对比分析的试验与计算内容包括:模型结构周期、振型、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层间位移角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沿高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因地震波特性不同,错层结构与传统结构反应存在一定差别。
魏陆顺熊玉生田坤
关键词:错层结构复杂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有限元分析
专业课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被引量:6
2007年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批判性思维教育缺失现象,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专业课程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一环,结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格品质是非常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创造开放和自由的课堂文化、考核手段体现批判性思维、利用期刊资料促进批判性思维教育和利用网上学习平台培养批判性思维等途径实现。
刘夏平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专业课教学
变幅疲劳试验原理分析
2019年
介绍了变幅疲劳试验的加载时间历程、循环计数法和试验要求。变幅疲劳试验中用于试验加载的载荷幅值以随机载荷谱形式变化,其目的是为了模拟实际零部件或结构件所承受的随机载荷,其中用于试验加载的载荷谱通常通过直接测量在役零部件或结构件的载荷或加载时间历程获得,进而使用相关的循环计数法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加载控制信号用于试验加载。
徐忠根郭轩邓长根
关键词:变幅疲劳试验
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设计了1/3缩尺模型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考察了试件高宽比、高厚比及加劲肋厚度对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其饱满程度随高宽比的降低而下降,随高厚比的降低而提高,与加劲肋厚度的变化无关;单位累计耗能随高宽比的降低、高厚比的降低以及加劲肋厚度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高厚比的影响最为显著;极限平均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单位累计耗能一致,并接近剪切屈服强度。该研究为钢板剪力墙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李洋赵啸峰谭平谭平
关键词: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高宽比高厚比
缺陷结构稳定分析的一致缺陷模态近似法
在比例加载条件下,提出了建立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缺陷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初始缺陷模态放大法和一致缺陷模态近似法。按初始缺陷模态放大法,缺陷结构的节点总位移向量等于理想结构的节点位移向量与节点初始缺陷向量乘以放大因子的叠...
邓长根徐忠根
关键词:屈曲模态
文献传递
基于浇筑工艺的流动胶浆型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
基于胶浆流动这一理论创新和胶浆流动填充骨架空隙的原理,本文提出了流动胶浆沥青混合料(Fluid Mastic Asphalt,FMA)。沥青混合料可采用振动密实成型,要求胶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FM-13抗车辙能力强,抗裂...
郑钰祺吴旷怀
关键词:反射裂缝抗裂性能
基于能量及损伤的主余震地震动对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第一周期为8.57s的某超限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7条实际长周期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并与单主震地震动一起作为输入样本,通过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着重从结构整体、楼层滞回耗能情况及构件材料损伤等反应量角度来研究主余震地震动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单主震地震动,结构在主余震地震动作用下整体滞回耗能增幅最大达到31.34%,楼层滞回耗能增幅最大可达到45.71%;同时余震地震动作用会使结构中构件损伤逐步累积过渡,导致部分构件转变为严重损伤状态。因此,对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仅根据现行规范或超限高层建筑专项审查研究超限高层在单次主震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建议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时补充余震地震动作用的影响,从而全面、安全可靠地评估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李钱吴轶Vincent Lee张春梅陈麟王宏伟
关键词:超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滞回耗能
共4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