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作品数:1,215 被引量:6,338H指数:36
- 相关作者:袁星赵元慧王肇钧徐镜波范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离子组成对氧化石墨烯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室内饱和石英砂柱一维渗流模拟实验,研究离子强度相同、离子组成(钠吸附比)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对氧化石墨烯(GO)在地下环境中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测定GO穿透过程的沉积动力学曲线,结合数学模型与界面化学理论,对其迁移沉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钠吸附比从0增加到∞时,砂柱出流最大浓度升高,GO回收率增加,穿透实验沉积速率、去除效率和吸附效率分别从0.356 min1、1.04×102、0.054减小到0.039 min1、1.1×103、0.003。研究认为布朗扩散是造成GO颗粒与石英砂粒相互接触的主要机制,Ca2+浓度变化是造成不同钠吸附比环境下GO不同迁移行为的主要因素,其机理在于Ca2+与GO发生电中和与桥接作用,改变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与引力平衡,进而影响了GO颗粒粒度与形态,并最终强化了砂柱对GO的截留效应。
- 姜雪辉范伟霍明昕杨武刘仲谋周欢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离子组成多孔介质
- 硅藻土矿开采区颗粒物浓度特征分布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 2017年
- 选择位于白山市六道沟镇山区典型的硅藻土矿点及晾坯场,采用野外现场监测结合健康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硅藻土矿点和晾坯场内工况条件下PM 2.5和PM 10的浓度特征,依据WHO环境空气准则值、美国和中国AQI指数对硅藻土矿点和坯场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静态工况时,矿点内PM 2.5浓度均值是(30.2±0.53)μg/m^3,PM 10的浓度均值是(152.47±0.46)μg/m^3;坯场PM 2.5浓度均值是(32.4±0.32)μg/m^3,PM 10浓度均值是(79.7±0.69)μg/m^3.动态工况时,矿点PM 2.5和PM 10的均值分别为(197.4±32.5)μg/m^3和(3 055.4±205.6)μg/m^3;坯场PM 2.5和PM 10的均值分别为(139±44.6)μg/m^3和(2 195.4±135.2)μg/m^3.矿区颗粒物暴露水平,静态工况时,矿点PM 2.5和PM 10分别为30.2μg/m^3和152.5μg/m^3,坯场PM 2.5和PM 10分别为32.4μg/m^3和79.7μg/m^3;动态条件时,矿点PM 2.5和PM 10分别为98.7μg/m^3和1 527.7μg/m^3,坯场PM 2.5和PM 10分别为69.5μg/m^3和1 097.7μg/m^3.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动态工况时(短期暴露),矿点和坯场PM 10和PM 2.5浓度远超IT-1目标;矿点和坯场PM 10的AQI指数均已超出指数上限(爆表),而PM 2.5的AQI指数也依次为很不健康和不健康、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静态工况时(较长期暴露),矿点和坯场PM 2.5浓度实现IT-3目标,矿点PM 10小于IT-2,坯场PM 10高于IT-1;矿点和坯场PM 2.5和PM 10的AQI指数分别为二级(适中)和三级(轻度污染)、二级(良).
- 王肇钧盛连喜张刚王咏肖婷婷毛晟仪
- 关键词:PM2.5PM10空气质量指数
-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典型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22年
-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是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接壤的关键区域。由于过渡带本身的脆弱性,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区域内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剧烈变化。然而,气候变化和放牧双重作用对森林草原过渡带草地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森林草原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8、2009、2010和2019年沿着草甸草原—森林草原过渡区域—林间草地—森林的梯度进行野外调查,对比分析11年间受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双重干扰下,该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Raunkiear生活型功能群、牧草饲用价值以及群落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与2008—2010年均值相比,2019年植物物种数量明显下降,其中禾本科牧草减少10余种;植物Raunkiear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二年生植物物种数增加4%,地面芽植物降低8%;牧草饲用价值中优等牧草所占比例下降5%,劣等牧草比例增加7%;总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35%。在过渡带各区段中,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受气候和过度放牧影响更加明显。与2008—2010年均值相比,2019年草甸草原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12%,优等牧草比例降低4%,劣等牧草比例增加7%,植物地上生物量更是显著降低62%。对区域气候和放牧因素分析可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与过渡带地上生物量均显著相关,其中降水是导致过渡带整体上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而过度放牧是导致草甸草原群落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 段新宇钱芮黄学文徐网谷王智吴红慧高英志
-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群落生产力
- 长春市东新开河小流域土壤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 东新开河为松花江三级支流,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目前全流域均属长春市主城区,为研究典型工业城市城镇化过程中,中小河道小流域集水区内土壤重金属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于2018年沿东新开小流域内的上游至下游干支流两侧岸带...
- 史欣马睿岐张韬张刚
-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态风险
- 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构建的影响探析被引量:16
- 2006年
- 注意力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公众注意力的争夺,城市的发展也日益注重城市形象的经营,因而城市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也更加实际的意义。城市文化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城市形象的塑造中,文化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在城市形象中注入城市文化的内涵。文化产业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活动的开展、文化产品的开发、文化设施的建设三方面来影响城市形象。
- 王伟年刘志勇
-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文化产业
- 乌裕尔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以乌裕尔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选取流域内4个气象站1958—2011年的气温数据和1985—2006年12个水文站的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数据,运用M-K突变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各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50多年乌裕尔河流域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际变化率为0.4℃·(10a)^(-1).1985—2006年,降水量呈显著减小的趋势,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夏季降水充沛,冬季干旱.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63.3mm,21年蒸发量未发生突变,各个季节也均未发生突变.径流量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60%以上;多年径流量呈波动性变化,整体径流量呈下降趋势.由此推断,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将减小,蒸发量将增大.
- 李天宇林山杉李朝阳冯永
- 关键词: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径流量变化
- 东北地区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 <正>当今世界,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配性要素。文化力与经济力共同作用, 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文化资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地域文化塑造着区域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将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
- 王群力
- 关键词: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文化力
- 文献传递
- 城市生活垃圾中汞的特征及处置措施研究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其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前沿议题,汞被发现广泛存在于生活垃圾之中,汞又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中汞的来源、赋存、处置、去向和风险等问题对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有重要...
- 张洋婕
- 关键词:生活垃圾汞填埋焚烧堆肥
- 近30年中美玉米带生长季干旱特征的差异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玉米的种植均受到了干旱灾害的严重影响。为有效借鉴美国抗旱减灾措施与经验,利用1986-2015年位于中国东北和美国大平原的世界两大黄金玉米带的气象资料,计算其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线性倾向估计、相关性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两地干旱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东北玉米带生长季的太阳辐射较高、平均气温较低、降水更为稀少且集中在玉米生长后期,美国玉米带生长前、后期的降水较均衡;两地不同生育阶段的SPEI年际波动及干旱频率、强度和干旱范围的时间变化均有明显不同,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各自的特征;由于中国东北玉米带生长季出现异常高温少雨高辐射天气的频次高于美国玉米带,故其在玉米生长前、后期的干旱频率及强度均高于美国,尤其生长后期因美国异常天气出现频次较低,两地差异更为显著。两地具有较为一致的光温水演变特征,导致其干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玉米生长前期均趋于湿润而后期趋于干旱,但仅美国玉米带生长前期湿润化趋势明显,其原因主要是该生长期降水明显增加及辐射显著降低。在应对干旱威胁时,美国可能会较注重对玉米带前期干旱的管理,而中国东北除关注前期干旱管理外,还需特别重视玉米生长后期的抗旱措施保障。因此,在借鉴国外抗旱减灾经验时,需充分考虑国内外干旱灾害发生规律及灾害主导因子的不同,从而对抗灾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 王芳王春乙邬定荣姚树然白月明张继权
- 关键词:气候背景
- 东新开河小流域土壤汞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研究选择松花江三级支流东新开河小流域,在其干流及支流选定了13个河流断面,测定并讨论了断面两侧岸带土壤总汞的空间分布、污染现状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小流域内土壤汞含量为14μg·kg^(-1)~499μg·kg^(-1),均值为(78±11.87)μg·kg^(-1),其中超过长春市土壤背景值(40μg·kg^(-1))的采样点占比为63.8%。流域总体表现为无汞污染(污染指数为-0.11),最高处汞污染为强(污染指数为3.06)。流域总体中有中度潜在生态风险(78),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处为极强(499)。
- 胡嘉琪张刚史欣杨忍晴王钊
- 关键词:土壤汞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