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机构: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油菜
  • 4篇性状
  • 4篇油菜新品种
  • 4篇甘蓝
  • 4篇甘蓝型
  • 4篇甘蓝型油菜
  • 3篇冬油菜
  • 3篇冬油菜新品种
  • 3篇性状分析
  • 3篇盐碱
  • 3篇盐碱胁迫
  • 3篇盐碱性
  • 3篇胁迫
  • 3篇耐盐
  • 3篇耐盐碱
  • 3篇耐盐碱性
  • 3篇抗病
  • 3篇碱胁迫
  • 2篇育种
  • 2篇资源筛选

机构

  • 1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江汉大学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永城职业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安阳市农业科...

作者

  • 9篇沈金雄
  • 8篇傅廷栋
  • 5篇文静
  • 4篇熊秋芳
  • 3篇曾长立
  • 3篇祝利霞
  • 3篇张冬晓
  • 2篇涂金星
  • 1篇张椿雨
  • 1篇孙秀丽
  • 1篇李宁辉
  • 1篇戴希刚

传媒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型油菜耐盐碱性快速鉴定方法与应用
2023年
快速准确、简便高效的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鉴定与评价油菜种质资源耐盐碱性至关重要。为建立油菜耐盐碱评价体系,筛选耐盐碱油菜种质,以中国各油菜主产区的8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品系(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菜水培系统,模拟盐碱胁迫条件下对其苗期抗性进行了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盐碱胁迫下油菜植株的完全展开绿叶数量可作为有效区分不同油菜耐盐碱性的可靠指标。通过对完全展开绿叶数进行分级,可将所测定的87份油菜资源分为0~III共计4个耐盐碱等级,其中,筛选获得7份抗性等级为III级的耐盐碱油菜资源。本研究结果为油菜耐盐碱遗传研究与育种改良提供了技术和种质资源支撑。
万何平余忆陈敬东鲁金春子冉景鸿戴希刚文静傅廷栋傅廷栋曾长立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盐碱胁迫
20年来中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被引量:25
2010年
应用近20年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中、下游及黄淮4组油菜新品种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黄淮组产量水平高于其他组;各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化不明显,而平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每果粒数增量高于黄淮组,但千粒重增量低于黄淮组;冬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下降明显,菌核病发病率最低时降到5%以下。今后一段时间内增加新品种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冬油菜遗传改良的重点,预计中国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各组新品种产量水平仍将继续提高。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沈金雄
关键词:冬油菜产量性状抗病性状
油菜新品种对油菜籽种植面积和单产影响的经济学评价——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油菜新品种的培育历程,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1987年以来油菜新品种在湖北省的审定与推广情况,根据1987—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新品种推广对湖北省油菜籽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油菜新品种推广在实现品种改善的同时,促进了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间接提高了油菜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油菜籽新品种培育的政策建议。
熊秋芳段志红周江霞李宁辉
关键词:油菜种植面积单产经济学评价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五十年被引量:5
2009年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油菜科技及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室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饲料油菜、油菜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原创性、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概述。
熊秋芳沈金雄涂金星文静
关键词:油菜遗传育种
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
关键词:油菜区试品种
油菜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2023年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用P0、P35、P70、P105表示)的田间试验,在油菜关键生育时期测定地上部生物量(W)、植株磷浓度(PPC)及产量,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构建和验证基于W的油菜Pc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油菜W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增加趋势,不同磷肥处理间表现为P0
曾丽丽江俊松
关键词:油菜施磷量
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与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年受根肿病危害严重,发病面积66.7万hm^(2)以上,已成为影响油菜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油菜根肿病防治的方法较多,但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抗性遗传改良。为了加快我国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的步伐,本文重点对抗性资源的发掘、抗性基因定位、抗病育种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适时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科学或产业问题。由于长期种植单一抗性的油菜品种容易导致抗性丧失,本文还提出了持久抗性品种选育的可能途径,特别是对如何科学应用抗病品种给出了建议。
王燕燕杨植全杨庆勇张椿雨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抗性抗病育种持久抗性基因定位
20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近20年我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中、下游及黄淮4组油菜新品种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黄淮组产量水平高于其他组;各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化不明显,而平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每果粒数增量高于黄淮组,但千粒重增量低于黄淮组;冬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下降明显,菌核病发病率最低时降到5%以下。今后一段时间内增加新品种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冬油菜遗传改良的重点。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沈金雄文静
关键词:冬油菜产量性状抗病性状
28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2024年
对286份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苗期耐盐碱性鉴定,通过水培试验,测定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数、绿叶数、绿叶比、株高、根长、根重等指标,通过盐碱胁迫综合评价值(D值)、极端材料筛选分析、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频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的油菜种质建立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模型并筛选出适宜的评价鉴定指标。盐碱胁迫下,叶片数与株高呈负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性,其他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个耐盐碱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可代表油菜耐盐碱性88.34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依据4个主成分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加权,得到不同基因型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值)。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和极端材料筛选分析,筛选出4份耐碱盐的甘蓝型油菜种质和4份盐碱敏感种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测定其绿叶数、绿叶比、地上重、根长和根重,通过回归方程估算其D值,可以初步判断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盐碱性。
薛天源鲁金春子何思晓余忆陈敬东文静沈金雄傅廷栋曾长立万何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苗期盐碱胁迫种质资源筛选综合评价
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工程。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本行业、本系统中具有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的优势地位,能起到支撑、引领本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文章对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成果转化、技术辐射、人才培训、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等几种新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发挥研究中心的强大引导与服务功能,促进农业进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增加经济效益、创建新型农业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熊秋芳傅廷栋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