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作品数:1,514 被引量:6,123H指数:27
相关作者:王云波盛丰盛松涛李小超雷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06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5篇水利工程
  • 23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7篇建筑科学
  • 20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0篇天文地球
  • 77篇文化科学
  • 47篇农业科学
  • 44篇经济管理
  • 35篇理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生物学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矿业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3篇数值模拟
  • 93篇值模拟
  • 66篇波浪
  • 62篇水流
  • 46篇冲刷
  • 44篇污染
  • 43篇泥沙
  • 42篇有限元
  • 41篇水利
  • 40篇航道
  • 37篇船闸
  • 35篇水库
  • 34篇教学
  • 34篇孤立波
  • 32篇通航
  • 30篇混凝土
  • 29篇洞庭湖
  • 27篇径流
  • 26篇应力
  • 24篇渗流

机构

  • 1,483篇长沙理工大学
  • 51篇湖南省水沙科...
  • 35篇河海大学
  • 29篇武汉大学
  • 26篇中国水电工程...
  • 25篇湖南大学
  • 25篇交通部天津水...
  • 25篇中南大学
  • 2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1篇湖南水利水电...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9篇南京水利科学...
  • 19篇湖南省水利水...
  • 18篇湖南省水文水...
  • 17篇天津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生...
  • 16篇西安理工大学
  • 15篇中交天津航道...
  • 1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9篇蒋昌波
  • 106篇程永舟
  • 91篇陈杰
  • 82篇张贵金
  • 80篇胡旭跃
  • 79篇李志威
  • 66篇邓斌
  • 63篇蒋中明
  • 63篇刘晓平
  • 56篇赵利平
  • 56篇聂小保
  • 48篇孙士权
  • 47篇谭万春
  • 42篇黄筱云
  • 41篇隆院男
  • 40篇沈小雄
  • 39篇盛丰
  • 39篇胡国华
  • 37篇王云波
  • 36篇伍志元

传媒

  • 68篇长沙理工大学...
  • 51篇水道港口
  • 48篇水运工程
  • 48篇交通科学与工...
  • 47篇湖南水利水电
  • 41篇中国水运(下...
  • 39篇水科学进展
  • 35篇长江科学院院...
  • 33篇水利水电科技...
  • 28篇泥沙研究
  • 25篇湖南交通科技
  • 23篇人民黄河
  • 23篇水动力学研究...
  • 2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1篇水利水电技术
  • 21篇吉林水利
  • 20篇环境工程学报
  • 19篇人民长江
  • 17篇水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6篇2022
  • 105篇2021
  • 122篇2020
  • 114篇2019
  • 112篇2018
  • 117篇2017
  • 93篇2016
  • 85篇2015
  • 75篇2014
  • 83篇2013
  • 78篇2012
  • 85篇2011
  • 86篇2010
  • 77篇2009
  • 70篇2008
  • 48篇2007
  • 36篇2006
  • 34篇2005
1,5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岸植物带对孤立波的波能耗散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近岸植物对孤立波的消减机制,利用物理模型实验探究了不同水深、入射波高和植物密度下植物模型与孤立波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树根、树冠和整株植物模型波能耗散系数范围分别为0.003~0.036,0.010~0.110和0.020~0.130;植物树根和树冠具有不同的消减孤立波机制,其中树冠对孤立波的消减起主要作用;波能耗散系数随相对波高增大而增大;植物模型的波能耗散系数小于其各组分波能耗散系数的线性叠加;当植物消波时,植物各组分之间存在反协同效应,且反协同效应随相对波高的增大而增强;波能耗散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当根部或冠部分布密度较小时,耗散系数与雷诺数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地区人工防浪林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龚尚鹏陈杰蒋昌波蒋昌波李佳徽
关键词:孤立波树冠雷诺数
长沙综合枢纽船闸下闸首底板合缝时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防止船闸底板开裂,长沙综合枢纽采用"墩底分浇、预留宽缝、后期合缝"的工序对其坞式船闸结构进行施工。这样设计时应考虑分缝位置、施工顺序、合缝时间等因素,但在常规设计方法中难以考虑和进行计算。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工程结构数值仿真技术可以弥补常规计算方法的不足。根据枢纽船闸下闸首的相关设计资料建立三维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合缝时机设计方案下的闸首结构内力及其地基反力,提出了回填至25 m高程后,再合缝的优化方案,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其研究成果可为设计、施工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桑雷叶雅思李帆
关键词:坞式结构数值仿真
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31
2015年
为了解东江淡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地表水和沉积物中7种典型重金属锰、锌、铜、镍、铬、铅和汞(Mn、Zn、Cu、Ni、Cr、Pb、Hg)的含量水平,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淡水河地表水中Mn、Zn、Cu、Ni、Cr、Pb和Hg的平均值浓度分别为305.00、151.50、67.50、56.50、28.50、15.00、0.07μg·L-1;淡水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大部分重金属枯水期浓度高于丰水期.沉积物中Mn、Zn、Cu、Ni、Cr、Pb和Hg的平均值浓度分别为714.00、993.50、289.50、188.50、301.50、118.50、0.43 mg·kg-1.表层沉积物中Cu和Hg是污染最为严重的金属,Mn和Cr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除Cu枯水期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外,其它6种重金属丰水期和枯水期差异较小.淡水河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整体高于西枝江和东江,且上游污染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Zn、Ni、Cr、Mn和Pb的污染来源于流域内盛行的电子电镀产业,Hg和Cu的污染来自于其它产业.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淡水河中游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西枝江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东江有强的生态危害,但数值处于强的生态危害范围的下限.淡水河上中游及其支流周边工业聚集区是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王丽陈凡马千里范中亚姚玲爱许振成谭万春赵学敏
关键词: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农业区地下水动态规律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采用双向回归突变分析方法研究黑龙江建三江地区(1992-2011)地下水埋深序列的趋势突变点,结合水稻面积增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灌溉面积的响应关系,同时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方法来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建三江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整体上呈"快-慢-快"的特点,趋势突变时间多发生在2000-2001年间和2006-2007年间;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受水稻种植面积与降水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控制。
危润初肖长来方樟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标准化降水指数灌溉
CAES储气库设计参数对其热力学特性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研究压缩空气储能(CAES)电站储气库热力学特性分布规律,并探究圆柱形洞室不同形体参数K(长度半径比值)以及入气口位置对储气洞室内热力学特性和能量存储的影响,本工作采用非等温共轭传热模型建立了CAES洞室三维模型,计算了不同形体参数K和不同入气口布置方式下充气段洞室内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CAES洞室内温度场存在显著不均匀性,但是压力分布差异性不大;圆柱形洞室体型参数K会显著影响洞室温度场,但对压力分布和存储㶲影响不大,K值越大,温度均值和极大值越大;入气口设在中部可显著降低温度均值和极大值,分别降低16 K和159.61 K,但不会影响存储㶲。因此,压气储能储气库内温度场存在不均匀性,不均匀温度场可在局部形成极高温,对衬砌和围岩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威胁,采用中部入气并设计合理形体参数可在不影响能量存储的条件下有效改善温度场不均匀性,从而避免由不均匀温度产生围岩热应力破坏。
万发蒋中明唐栋
不同波浪作用下特种防波堤对岸滩剖面变化影响分析
基于波浪水槽试验,对挡板在后侧的挡板式防波堤分别在规则波和孤立波作用下对沙质岸滩剖面变化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试验采用1/10和1/20的组合坡进行试验,并分别选取规则波模拟常浪,选取孤立波模拟海啸波,作为两组试验的入射波...
肖宇陈杰
关键词:规则波孤立波
文献传递
磁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含镉微污染水源水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湘江流域水源水的微污染现状和镉污染特征,以微絮凝砂滤-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技术为基础,提出了用磁性炭取代粉末活性炭联合超滤膜去除水中氨氮、有机污染物和微量镉的新型组合工艺。当采用磁性炭/超滤小试装置处理含镉微污染水源水时,该组合工艺运行稳定,对浊度、TOC、COD_(Mn)、氨氮和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 5%、59. 0%、51. 3%、37. 1%和99. 9%,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其中,磁性炭吸附对水中痕量镉的高效去除是出水镉达标的关键步骤,主要去除机理为静电吸附,并且磁性炭易于磁分离回收,通过现场高级氧化再生后可恢复其吸附性能。
万俊力周准刘思缘雷超雷超何洪波杨轶辉禹丽娥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重金属超滤
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黑臭水体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严重,加强黑臭水体整治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黑臭水体的宏观监测是治理的前提,而遥感技术在宏观监测领域有巨大的优势。目前利用遥感技术识别黑臭水体已有少量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的研究现状,从反射光谱、水体颜色以及固有光学量3个识别特征分析黑臭水体的光学特性,并分别归纳其识别算法;总结了这些算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算法通用性问题、大气校正问题导致遥感反射率不准确、对于不同类型水体识别特征出现重叠部分等;最后从进一步挖掘识别特征、进行反射光谱分类、应用机器学习算法3方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帅赵文玉廖中平
关键词:黑臭水体光学特性遥感
水下盾构隧道施工管片上浮控制被引量:11
2010年
以天津地铁3号线13标段盾构穿越新开河为背景,研究了盾构穿越河底粘土层、粉质粘土层条件下的管片上浮控制问题.研究结果印证了粘土、粉质粘土地层条件下注浆扩散跨过渗透注浆阶段,直接进入压密注浆阶段的结论;同时表明:在河底土层为粘土、粉质粘土地层条件下,管片上浮以局部管片上浮为主,局部管片上浮控制的决定性因素为壁后注浆动态上浮力和连接螺栓抗剪力,控制局部管片上浮的根本性方法是控制壁厚同步注浆压力.笔者还提出,盾构穿越新开河河底时,控制管片上浮的注浆压力不超过0.25 MPa,实际注浆压力为0.15~0.20 MPa,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谢录科胡旭跃朱光涛
关键词:管片上浮
资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文章以资江流域代表站桃江站1959~2012年径流量的资料为依据,运用累积距平曲线-滑动联合检验法对桃江站年径流量的变异性进行分析,应用随时间变化系统的分段回归方法对资江流域年径流量的趋势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资江流域年径流量序列在2002年发生突变,径流量在2002年之前大致是先增大后减少再增大的过程,在2002年后呈减小的过程.
胡国华谢平英李广源凌向绍高云鹏
共1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