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1,005 被引量:4,287H指数:24
相关作者:万红莲徐玉霞刘引鸽张翀傅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4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0篇天文地球
  • 168篇农业科学
  • 157篇经济管理
  • 63篇文化科学
  • 47篇历史地理
  • 39篇水利工程
  • 25篇生物学
  • 21篇建筑科学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化学工程
  • 14篇理学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社会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7篇气候
  • 84篇污染
  • 72篇灾害
  • 70篇土壤
  • 56篇气候变化
  • 52篇旅游
  • 50篇城市
  • 44篇地理
  • 44篇重金
  • 44篇重金属
  • 43篇生态
  • 40篇降水
  • 34篇教学
  • 30篇影响因素
  • 29篇植被
  • 29篇小麦
  • 26篇气温
  • 25篇水分
  • 22篇地震
  • 20篇水质

机构

  • 969篇宝鸡文理学院
  • 88篇陕西省灾害监...
  • 83篇中国科学院
  • 48篇陕西师范大学
  • 30篇长安大学
  • 19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西安建筑科技...
  • 8篇青海师范大学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7篇陕西省气象局
  • 7篇绥德中学
  • 6篇湖州师范学院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北京市农林科...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8篇万红莲
  • 81篇周旗
  • 70篇徐玉霞
  • 57篇文彦君
  • 45篇张蓓蓓
  • 43篇郁耀闯
  • 38篇耿雅妮
  • 37篇王长燕
  • 33篇易文利
  • 33篇张翀
  • 32篇刘引鸽
  • 30篇张军
  • 25篇宋海龙
  • 24篇张军
  • 22篇朱婵婵
  • 20篇范拴喜
  • 19篇包光
  • 19篇马莉
  • 16篇傅志军
  • 16篇李景宜

传媒

  • 124篇宝鸡文理学院...
  • 63篇江西农业学报
  • 62篇河南科学
  • 31篇中国农学通报
  • 27篇陕西农业科学
  • 24篇湖北农业科学
  • 21篇干旱区资源与...
  • 20篇水资源与水工...
  • 16篇四川环境
  • 14篇水土保持通报
  • 13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干旱区地理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0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篇灾害学
  • 10篇宝鸡文理学院...
  • 9篇环境科学

年份

  • 34篇2024
  • 57篇2023
  • 66篇2022
  • 78篇2021
  • 76篇2020
  • 90篇2019
  • 99篇2018
  • 105篇2017
  • 91篇2016
  • 40篇2015
  • 32篇2014
  • 31篇2013
  • 31篇2012
  • 50篇2011
  • 39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0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海红果黄酮工艺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海红果黄酮粗提液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从10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海红果黄酮纯化的最优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对海红果黄酮的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性能并对吸附与洗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A-9树脂对海红果黄酮有很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其最优的动态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4.0,浓度5.15 mg/mL,上样量为4 BV,流速控制在2 BV/h。最优的解吸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为80%乙醇溶液,洗脱液用量为3 BV,洗脱流速控制在1 BV/h。在此优化条件下,海红果黄酮的吸附率、解析率、收率、纯度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为(79.39±0.13)%,(84.14±0.11)%,(68.20±0.15)%和(28.81±0.06)%(n=5)。
徐玉霞王华斌
关键词:海红果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黑河中游春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确定黑河中游地区的最佳灌溉制度,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下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并对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量和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在各个生育期的变化速率和增长量有明显差异,且产量及构成要素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420mm是该地区春小麦的最佳灌溉量。
马莉王全九
关键词:黑河中游春小麦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
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0个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以陕西省的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进行分析。确定三个主成分作为评价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指标,计算得出陕西省各地市相应主成分的得分和排名,在此基础上对相应地区的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进行评价。
文彦君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主成分分析法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混合式教学设计在大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被应用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基于雨课堂在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雨课堂+腾讯会议+QQ班级群”的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根据所提出的新模式对大学地理课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与方法评价,构建实时互动的教学环境,以期达到高效、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刘美泽马莉宋佃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大学课堂
简论灾害评估被引量:3
1999年
灾害评估是以灾害事件或灾害系统为评估对象的,通过对灾害事件或系统的深入分析,确定反映灾害事件或系统本质特征和评估者价值偏好的指标体系,来度量灾害事件或系统的行为过程。灾害评估的核心是度量指标体系的确定。分析了灾害评估概念与灾害评估系统的组成,并论述了灾害评估的基本过程。
周旗
关键词:灾害评估灾害事件灾害系统指标体系
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因素调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以宝鸡市为例,研究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在SPSS 20.0的软件环境下,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与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因子个体与维度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参与强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②影响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因素包括:居民个人>村庄建设。居民个人因素包括:乡村旅游偏好>闲暇时间>出行距离,起到了主导作用。村庄建设因素包括:自然风光>地域文化>娱乐项目>公共服务,起到了旅游吸引与支撑作用,同时公共服务还具有较强制约性作用。研究结果对提升宝鸡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参与度提供理论依据。
焦军同宋玉婷常蓉陈碧欣贾坤钰
关键词:乡村旅游
1987~2015年嘉陵江源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20年
江河源头地区植被建设与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应用遥感技术分析植被覆盖状况近年来已渐成热点。本文以嘉陵江源头所在地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为研究区,基于1987年、2000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3和Arc GIS10.4软件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987~2015年期间研究区植被以高覆盖区为主,高覆盖区面积增加了5.96%,呈上升趋势;(2)研究区植被退化面积占3.91%,基本不变的面积占85.36%,改善面积占10.73%,研究区植被改善面积多于退化面积,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关系密切;(3)植被覆盖度随坡度和高程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阴坡的植被覆盖度低于阳坡,但高于平地,坡向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上;(4)矿产资源开发对植被破坏的影响大于风力发电场建设,建议当地政府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力度。研究结果可服务于嘉陵江源区生态保护与流域管理。
俱战省杨青森邢培茹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遥感与GIS
陕北地区公众气候变化感知的时空变异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为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户访谈、问卷调查与实测数据对比的方法。结果陕北地区居民对当地降水和温度变化的感知强度均随年龄(被调查者年龄为11~80岁)。变小而在波动中变小,其中对降水和温度的感知强度分别以≥66岁和61~65岁年龄段相对较大,且延安地区居民对降水变化的感知强度随年龄变小而变化的幅度更大;与实测数据对比,居民的温度变化感知一致率延安、榆林地区分别为22.2%和66.7%,对降水变化感知的一致率均为33.3%。结论从总体趋势上看,居民对温度、降水的感知与实测数据相对一致。在温度、降水变率较大的时段,居民的感知差异也较大。
郁耀闯周旗王长燕
关键词:气候变化
渭河宝鸡市区段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可以有效地揭示河流的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选取了渭河干流宝鸡市区段、清姜河、金陵河和千河4个河床沉积物的76个样品进行了粒度测量。结果表明:渭河干流,清姜河和千河沉积物主要以砂为主,金陵河以黏土为主。渭河干流、清姜河、金陵河和千河沉积物平均粒径分别为3.89Φ、3.71Φ、3.79Φ和3.56Φ,分选系数较好,偏度总体上为负偏,个别样品为正态,金陵河以正偏为主,峰度都以较窄和极窄为主,表明沉积物优势粒级突出。通过分析渭河干流与支流河床沉积物的粒度特征,揭示了渭河干流宝鸡市区段及其主要支流均属于间歇性河流,物源以上游携带和沿岸侵蚀为主,两岸支流存在部分供给;根据渭河干流宝鸡市区段的粒度特征将其划分为两段,第一段宝鸡峡到神龙大桥,第二段神龙大桥至千河入渭口。
张俊辉周雄辉康秀丽李东兴林青刘滨王彦虎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特征
陕西延安近50年极端气温变化及周期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1962-2012年陕西省延安市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及累积距平和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地区近50a来,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冰日、霜日、冷夜、冷日数量呈下降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日呈现波动上升。由20世纪60年代至今,各类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天数平均增加了6.61 d。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日、热夜、冰日、暖夜都存在27a左右的周期,冰日、冷夜有5a左右或更短的周期。极端高温天数的增多会加大旱灾、森林和草原的防火压力,极端低温天数的减少易发生森林和草原的病虫灾害,应做好预防工作。
赵景波罗雪银周旗马晓华
关键词:极端气温气温突变
共9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