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 作品数:14,309 被引量:39,153H指数:47
- 相关作者:周力王敏谷江方颖吴伟莉更多>>
-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洗胃后残留毒物的清除方法
- 本文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后残留毒物的清除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残留毒物是引起以后反跳的主要原因,而反跳是某些口服农药中毒死亡的第二高峰,因此清除残留毒物十分必要,且必须早期、快速反复洗胃。
- 沈奇张静萍梁显泉谢毅熊洁
- 文献传递
- 麻疹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12例麻疹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观察临床诊断为麻疹的患者与麻疹IgM抗体检测的符合率。
- 陈蓉冷祥康程明亮
- 关键词:麻疹病毒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例资料抗体检测
- 1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1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收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针对WASP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我们报道的患者具有典型的WAS表型,临床得分为5分;患儿Coomb's试验,自身抗体中ANA及类风湿因子均阳性,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为WASP基因第7外显子中第665位核苷酸C突变为T(c.665C>T),导致211位密码子发生无义突变,该位置提前出现终止密码(p.R211X);其母亲为此突变基因携带者。结论:这例男性中国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由于WASP基因突变致病,此基因型患儿(p.R211X)拥有典型的WAS表型且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 刘维亮李芳何志旭蒋红雨艾戎
- 关键词:WISKOTT-ALDRICH综合征无义突变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一期复位并截骨术治疗学步期TonnisⅢ~Ⅵ度DDH的早期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6例(16髋)DDH患儿采用开放复位、关节囊紧缩、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加Salter或加Dega截骨术式治疗。使用McKay′s及Severin′s分类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1年后出现股骨颈变宽、股骨头骨化核破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按McKay′s标准优良率87.5%,按Severin′s优良率81.25%,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率18.75%。结论一期复位并截骨术治疗学步期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姜华吴璇昭陈刚童晓波何坤风
- 关键词:截骨术骨坏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抗脂质过氧化物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病人用前列地尔治疗后血清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浓度 ,并探讨MDA及SOD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内科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治疗 7d后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及 30例健康人血清MDA及SOD的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血清MDA和SOD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正常组 (P <0 .0 1) ,MDA/SOD比值下降。实验组治疗后MDA明显低于对照组 ,SOD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 张永宏周力王培民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前列地尔丙二醛超氧化物岐化酶
-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提高对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PH)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IPH误诊病例,结合对国内近20年发表的IPH及其误诊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内文献汇总:1IPH误诊率29.51%;2被误诊病种超过30种,其中癫占误诊病例总数的59.47%,其次为低钙血症及精神心理障碍;3误诊原因分析:医生对IPH临床特点认识不足(71.43%)、神经与精神症状突出(61.90%)和忽略对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57.14%)。结论 IPH常以神经、精神障碍为突出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应提高对IPH的认识,重视高危人群筛选,降低误诊率。
- 李玲李健于云莉杨婷
- 关键词: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神经系统症状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94年
- 本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3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55例健康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lasmafibronectin PFN)含量并进行了对比观察.同时对38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病情好转期PFN含量进行了自身对比观察.结果提示,肺心病患者PF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急性加重期PFN含量明显低于病情好转期(P<0.01).我们认为PFN水平与病情轻重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是PFN的自身对比观察可作为掌握病情、估计预后的一项辅助指标.
- 杜娟闻心培查筑红
- 关键词:肺心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 严重鼻衄行颌内动脉栓塞术并发脑梗塞死亡被引量:31
- 1994年
- 报道1例严重鼻衄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经常规方法止血无效,行患侧颌内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术。术后鼻出血停止,但出现脑梗塞、昏迷,经抢救无效,于术后第9天死亡。认为对有动脉硬化的患者,应不用或慎用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 林尚泽
- 关键词:鼻衄脑栓塞动脉硬化并发症
- 阿托伐他汀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凝血和纤溶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Ⅲ)、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正常兔(n=4)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甲羟戊酸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后两组分别设有不同浓度,以阿托伐他汀或甲羟戊酸孵育兔脂肪细胞24小时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F和PAI1蛋白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TF和PAI1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在阿托伐他汀浓度为10μ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大,脂肪细胞TF、PAI1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甲羟戊酸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加入1μmol/L甲羟戊酸后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TF、PAI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以被甲羟戊酸逆转,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100μmol/L的甲羟戊酸几乎完全逆转了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TF、PAI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兔脂肪细胞TF、PAI1mRNA和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实现的。
- 李洁琪赵水平方颖吴立荣李屏
- 关键词:脂肪细胞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
- 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CD44v6蛋白表达与CT征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周围型NSCLC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T征像的相关性。结果⑴41例肺癌中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3%,在鳞癌、腺癌和其他类型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Ⅲ+Ⅳ期与Ⅰ+Ⅱ期肺癌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CT上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膜/壁浸润者CD44v6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上述征象者(P<0.05),而肿瘤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的有无与CD44v6的表达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周围型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是评价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CT表现有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壁浸润及纵隔淋巴结增大的肺癌CD44v6蛋白呈高表达,侵袭转移能力较强,预后较差。
- 兰勇魏渝清贺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