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系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田允波陈云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母牛的发情特征与发情鉴定被引量:3
- 2006年
- 外部行为特征观察法是母牛发情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辅助行为特征和生理特征对母牛的发情鉴定也非常重要。应用发情特征综合评分可提高母牛发情鉴定率,评分较高的发情牛受胎率也较高。同时改善周围环境、加强泌乳牛体质等有助于提高母牛的发情鉴定率。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母牛的发情特征与发情鉴定技术进行阐述,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 刘广振唐冬生陈红玲高东
- 关键词:发情特征发情鉴定母牛
- SLA与免疫抗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SLA)与免疫应答和一些疾病抗性密切相关,对其免疫遗传机制的深入探讨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遗传选育角度提高猪对病原的抗性,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本文就SLA与免疫应答、寄生虫、黑色素瘤的关联分析以及体外重构SLA分子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探讨SLA与抗病遗传育种等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 于辉李彬李华颜其贵
- 关键词:SLA抗病性免疫应答
- 基于BAC重组酶系统构建奶牛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的研究
- 以奶牛为研究对象,以其重复的rRNA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为靶位点,基于BAC重组酶系统构建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为建立体内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获得关键材料.首先构建BAC-TDN筛选载体,然后构建pYLVS-GD表达载体.将BA...
- 唐冬生蒋泓苏运贞李月琴张欣李芳周天鸿
- 关键词:基因打靶细菌人工染色体奶牛
- 文献传递
- 提高产后奶牛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 2007年
- 奶牛的繁殖力是指根据排卵进行适时输精,母牛受精并维持妊娠的能力。理想的繁殖力是牧场管理和母牛生理相协调的结果,母牛生理是指排出的卵子能够受精和子宫内环境能够支持妊娠,牧场管理包括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等(Darwash等,1999)。奶牛繁殖力低主要是由产后长期乏情,卵泡不发育或不排卵,发情周期紊乱,胚胎死亡或流产等引起。加强产后母牛的饲养和管理、尽快恢复卵巢和子宫功能,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力的根本措施。现将提高产后繁殖力的措施归纳如下。
- 刘广振唐冬生陈红玲曾芳
- 关键词:产后母牛繁殖力奶牛牧场管理适时输精胚胎死亡
- 滇南小耳猪与巴马小型猪SLA-DQA基因多态分析被引量:17
- 2006年
- 对滇南小耳猪和巴马小型猪的SLA-DQA基因的部分内含子1、完整的外显子2和部分内含子2共341bp片段进行了PCR-RFLP酶切分型,结果表明:2品种经EcoRⅠ酶切后BB基因型频率(0.468 8)高于AB型(0.375 0),AA型最低(0.156 3),B为优势基因(0.656 3),A为劣势基因(0.343 7)。经AluⅠ酶切后,滇南小耳猪MM基因型频率(0.500 0)高于MN型(0.321 4)和NN型(0.178 6);而巴马猪则以MN基因型频率(0.485 3)高于MM型(0.338 2)和NN型(0.176 5);2个品种中M等位基因(0.604 2)频率高于N等位基因(0.395 8)。经分析表明,2猪种在两酶切位点上各分型已达Hardy-Weinberg平衡。巴马小型猪和滇南小耳猪中分别存在9种和7种PCR-RFLP组合基因型,其中BBMN为优势组合基因型,AAMN为劣势组合基因型;AAMM组合基因型在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多态参数分析表明: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两酶切位点在2猪种间均表现为中度多态,AluⅠ的基因多样性略高于EcoRⅠ,巴马小型猪杂合性略高于滇南小耳猪,2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 4。
- 李华于辉蒋岸岸李学伟田允波赵海全陈云
- 关键词:小型猪SLA-DQA基因PCR-RFLP
- 高产奶牛繁殖力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被引量:2
- 2007年
- 高产奶牛繁殖力降低的原因,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些机理至今仍不清楚。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遗产选择、母牛生理和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 刘广振唐冬生陈红玲曾芳
- 关键词:高产奶牛繁殖力营养代谢母牛
- 奶牛难产的发生与预防被引量:6
- 2006年
- 刘广振唐冬生陈红玲高东
- 关键词:奶牛难产助产剖腹产分娩母牛
- 奶牛双胎的发生及其对奶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奶牛在一个发情周期内如果同时排出两个成熟卵子,经过受精和发育,就可能出现双胎现象。奶牛双胎的发生与遗传、产奶量、胎次、受孕年份和季节等因素有关。由于奶牛双胎出现了异性孪生母犊不育、胎衣不下率升高、胎间距延长、流产率和难产率升高、胎儿成活率降低等负面影响。因此,奶牛双胎对奶业生产是不利的。如果能结合性别控制等先进技术,奶牛双胎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刘广振陈红玲唐冬生
- 关键词:双胎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