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系

作品数:137 被引量:1,440H指数:21
相关作者:王建新唐东升王建德杨松庄小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环流
  • 24篇大气环流
  • 20篇夏季
  • 19篇北半球
  • 16篇季风
  • 16篇降水
  • 13篇台风
  • 13篇暴雨
  • 10篇气候
  • 10篇热带
  • 9篇海温
  • 8篇振荡
  • 7篇遥相关
  • 7篇年际
  • 7篇气温
  • 7篇青藏
  • 7篇青藏高原
  • 7篇厄尔尼诺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梅雨

机构

  • 137篇南京气象学院
  • 10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作者

  • 17篇朱乾根
  • 15篇孙照渤
  • 12篇吴洪宝
  • 11篇何金海
  • 11篇沈桐立
  • 9篇王盘兴
  • 9篇徐建军
  • 8篇施能
  • 7篇葛玲
  • 7篇田永祥
  • 6篇管兆勇
  • 5篇朱伟军
  • 5篇励申申
  • 5篇丁治英
  • 5篇丁一汇
  • 5篇赵远东
  • 5篇徐海明
  • 5篇寿绍文
  • 4篇彭永清
  • 4篇段安民

传媒

  • 136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31篇1998
  • 26篇1997
  • 32篇1996
  • 36篇1995
  • 9篇1994
  • 3篇1991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87年我国低空流场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使用1987年各月逐日2个时次地面、300、600、900、500、1000、1500、2000、3000m的风场资料,计算并分析其流场特征,得出我国低空各层次流场的年、季、月平均分布特征。同时还发现我国各台站的边界层内普遍存在一个明显风速极大值区,并得出它所在的高度、风向、风速以及出现频率。
梁汉明江燕如苗春生陈旭红
关键词:边界层风速
中国气温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1
1998年
利用1951~1989年全球格点及中国160站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气温场与全球温度场变化的关系及其相应的环流异常。指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暖的中国东北、新疆北部,属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北部增暖区的一部分,而中国西南地区的变冷则是局地现象。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主要由冬季气温的贡献所致。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增暖相对应,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也增暖,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则变冷,这种变化可从欧亚大陆纬向型环流加强和北美大陆经向型环流加强得到解释。长江中下游和南亚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呈反相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降温趋势,南亚地区则为增温趋势。
刘宣飞朱乾根
关键词:气温变化全球气温变化EOF分解
一种非线性大气化学动力学方程组的新算法被引量:2
1998年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大气化学动力学方程组的新算法,即预测/校正拟稳态近似法(PCQSSA),该方案集中了传统的QSSA方案和Hybrid方案的优点,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对于复杂的大气化学模式和区域污染模式较适用。
王体健孙照渤
关键词:非线性大气化学
一个地图投影直角坐标变网格差分模式的设计
1996年
设计了一个以均匀网格差分模式为基础的变网格差分模式,并证明:如前者满足一定条件并具有质量和能量守恒性质,以及与连续情况一致的动、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则变网格模式也同样具有,而且,把前者改变为后者增加的运算量很小。
廖洞贤
关键词:地图投影变网格大气模式
长江流域旱涝年低频风场分布和演变的差异被引量:7
1996年
从低频风场出发研究低频振荡在旱涝年的年际差异以及与降水的关系。研究表明:旱涝年我国东部环流系统低频分量所占比重显著不同;与长江流域降水变化联系的低频风场的特点及变化有显著不同。1980年(长江流域涝年)降水的变化与东亚季风区内的低频振荡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副热带季风的低频振荡。低频振荡在东亚季风区内阶段性地向北传播,且具有准8候的周期,从而导致降水的周期变化。而1988年(长江流域旱年)降水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低频振荡无关,而与控制东亚北部的强大的低频涡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强大的低频涡旋是由日本岛以东洋面上的低频涡旋北进西旋发展演变而来,且这种移动和演变也具有准8候的特点,并且伴随着降水的增加或减少。
黄静朱乾根
关键词:低频振荡旱涝降水长江流域
非热成风平衡基流的对称不稳定被引量:2
1997年
采用适合于中尺度研究的f平面、非静力平衡、滤声波模式,运用解析方法研究了具有非热成风梯度存在的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入口区左侧的对称不稳定性问题。求出了扰动流函数解析表达式,从而定性地分析了由于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中尺度扰动波结构以及波振幅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解析求解得到了扰动半波长Lc及非热成风梯度存在时的对称不稳定判据。所得理论结果可以解释在平行型高低空急流入口区之间产生强暴雨的原因。
周伟灿陈久康
北太平洋夏季大气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被引量:9
1997年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势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张存杰吴洪宝王盘兴王盘兴
关键词: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SST异常
亚洲夏季风建立格局和南海季风爆发特征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8
1997年
使用1980~1986年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格点资料和1980~1992年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观测到的黑体辐射(TBB)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和亚洲夏季风建立格局及其可能机制。发现亚洲夏季风建立征兆最早出现在中南半岛-南海地区,随后自该地区分别向西、向东扩展;中南半岛地区是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天然分界线,其两侧夏季风的建立特征和形成机制迥然不同。亚洲夏季风自东向西逐渐建立的格局与经向温度梯度的转向和最大温度梯度值的西传以及亚洲低纬地区冬夏转换时期温度正偏差自中南半岛地区向西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京佳何金海
关键词:季风
地形和时间平均基流作用下的广义波作用守恒量及其频散过程
1996年
应用几何光学中的射线理论,求得了地形和时间平均基流作用下的波动射线解以及广义波作用守恒量。讨论了青藏高原在冬夏两季环流形势下对波作用量传播的作用。结果表明:地形对波动的频散具有明显的屏障作用,这种作用随波长的增长而增强,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郭品文
关键词:地形守恒量
旱、涝年与海气相互作用被引量:2
1997年
利用1951~1991年500hPa高度场和海温场以及1980~1991年TBB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季风区季节转换在旱、涝年的不同特征。发现旱、涝年海温场分布型的不同及其形成的海气相互作用的差异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涝年季节北进较平缓,其脊线位置稳定在25°N左右,强度较强,从而导致夏季风雨带在江淮流域停滞,形成江淮洪涝。文中还讨论了中南半岛对流和赤道干旱带的变化对江淮流域旱、涝的先兆作用。
温敏罗京佳何金海
关键词:旱灾涝灾相互作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